备受业界关注的阿里巴巴上市地点选择一事终于有了最终的答案,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宣布,已启动该公司的上市事宜。阿里巴巴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地点(IPO)地点确定为美国。
很多人会发出“阿里巴巴为什么要选择在美国上市而不是香港甚至中国内地上市、阿里上市后创始人还具备公司掌控权吗”等等疑问,并且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答案,就此速途网把阿里巴巴上市最受关注的13个问题罗列出来。
一、关于止步港交所的原因:独创的“合伙人制度”
1.阿里巴巴提出的上市公司的“合伙人制度”是什么? 跟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有什么区别?
答: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很现实,看的就是你是否能创造直接的效益,能给律所带来创收的基本就可以成为合伙人。 而阿里的这个合伙人制度是马云首创的,这个合伙人需要在阿里工作够一定时间,高度认同阿里文化,并且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当然,其实说白了, 马云搞这么一个合伙人制度无非就是想找一批他可以控制的人,关键时刻在投票的时候能站长他这边。
2.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不同于现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马云独创的,他提出这样一个崭新的制度是想达到什么目的?现有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跟阿里“合伙人制度”相比都存在哪些不同?
答: 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目的在于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这要分开来看, 在中国的A股和H股当然是同股同权了,而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允许AB股同时存在,B股拥有比A股更大的投票权。
3.马云的“合伙人制度”对于上市公司到底是好是坏?(非企业灵魂团队的大股东是否能引领公司继续创造辉煌?比如柳传志的例子,灵魂人物离开了,企业状态马上下降。)
答:合伙人制度对阿里公司的稳定来说利大于弊,但对广大投资人来说不公平,因为有股票但没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
至于柳传志这个案例要区别对待,柳传志第一次离开的时候公司走下坡路,但现在杨元庆具备了足够的威望和掌控力,没有柳传志联想照样快速发展。
二、香港上市和美国上市的比较
2.1、港交所现行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接受阿里的“合伙人制度”。
答:香港甚至伦敦交易所的规则都是同股同权,不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如果接受了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意味着香港交易额放弃了自己原则,这样会失信于民,港交所不会这样做。
2.2、如果阿里巴巴以现有条件在香港上市,港交所需要在哪些方面妥协、经历哪些步骤?港交所有可能妥协吗?
答:如果港交所要批准阿里的上市要求,就必须修改上市规则条例,需要香港政府,香港交易所,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等机构通过,而且时间历时会比较久,往往一项法规的通过从调研到下发,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香港交易所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妥协。
2.3、美国股市AB股的制度能满足阿里巴巴的要求吗?
答:可以,美国本来就允许AB股,谷歌和脸谱等都是前车之鉴。
2.4、2011年的“支付宝风波”至今,雅虎和软银还有追诉阿里巴巴不当得利的可能性,这一隐患会成为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重要阻力吗?
答:2011年的支付宝风波各方已经达成了协议,总体来说在支付宝事件上阿里团队得到控制权,软银和雅虎得到资金。而且阿里和雅虎的协议中允许阿里去美国上市,所以这次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2.5、如果在美国上市,其定价机制跟香港相比有何不同?会影响阿里融资额吗?
答:不会。美国的纽交所和港交所每年的IPO都是一个体量,大概都是300亿美元左右,区别就是一个港币一个美元了,但不太会影响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估值,而且这两个都是非常开放的市场,融资额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当然,由于美国有股民集体诉讼的机制,很多电商类的企业都有上市后股票暴跌的前科,或许会稍微影响到阿里的估值。
2.6、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为什么大批优秀中国企业在美国寻求资本支持?这些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以科技类企业居多,这类型企业体量不大,但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互联网类的公司注册地都在开曼群岛,利用vie机制来控制内地的公司,规避了法律政策的监管。这类型公司性质算中国公司还是外资企业争议很大,很难在A股上市,只能跑国外的资本市场了。
当然,业界一直呼吁A股放开限制,允许外资登陆资本市场,这样的话以后会有大量的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国内上市的。
三、A股还差多远
3.1、港股过不去、美股价格低,那阿里为什么不选在a股上市?难点在哪里?(ipo重启未知?制度问题?整体氛围?。。。)
阿里巴巴是开曼群岛注册的外资公司,也就是千万提到的VIE结构。A股不允许外资,而且A股IPO一直摇摆不定,啥时候开放还不知道,同时A股不允许双重股权,所以阿里A股上市就免了吧。
3.2、市场热议的在a股中引入普通股的方式能解决阿里巴巴的需求吗?
答:这个问题同上。
3.3、如果阿里选择在a股上市,融资量跟香港和美国比会是什么状态?投资者会欢迎阿里巴巴吗(个人投资者、各类机构投资者分别讨论)?
答:A股如果开放的话,以阿里巴巴的表现投资人会非常乐意接受,甚至阿里会拉动整个大盘的上升,这个绝非夸张。仅仅2012年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站就创造了1.1万亿的交易额,这个体量已经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地步。
2007年的时候阿里旗下的淘宝网每年只有400亿的交易额,那个时候阿里赴港上市就已经万人空巷,广泛追捧。6年过去了,淘宝网的交易额增长了几十倍,阿里巴巴此次上市可以说是万众期待,不管在哪个交易所都会受捧。
3.4、阿里巴巴上市的终极猜想:香港、美国还是a股?或者是其他市场:伦敦、法兰克福、巴黎、新加坡
答:阿里巴巴此次上市预计融资200亿美元(全球科技行业新记录),只有纽交所,伦敦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纳斯达克等少数的几个交易所能接纳消化,大型的交易所里面只有美国允许AB股票。而我们知道阿里巴巴要坚持合伙人制度(双重股权结构),所以在香港政府不修改规定的前提下,阿里巴巴会最终在美国上市。
阿里为何最终还是得赴美上市
据搜狐IT报道,阿里巴巴在哪儿上市,其实本来不该是个谜题。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喜欢在美国上市,美国市场又大,钱又多,又普遍信仰互联网,有很多优点。但阿里巴巴这次酝酿上市却莫名其妙的首选香港,而放弃美国。关于阿里为什么放弃美国,外界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阿里不愿面对美国严格的监管压力和会计准则,有的说是因为淘宝的假货问题以及支付宝归属权之争可能带来的诉讼问题,又有的说是因为有关部门不放心阿里这个民族的电商巨人被外资掌控,总之是猜测了各种理由,但目前看,既然阿里最终还是选择了美国,这些理由就都不能成立了,必然有另外的原因。
从现有的资料看,找不到阿里当初为什么不选择美国上市的官方说法,它只是宣称香港更适合阿里巴巴,比如蔡崇信在自己的文章中就说,“作为一家主要业务都在中国的公司,香港自然是我们上市的优先选择。”这话听起来非常之“自然”,但其实经不住推敲,因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有好几打,它们的主要业务也都在中国,但这丝毫没影响在美国IPO。
戏剧性的是,虽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与不上市都各自有一大堆理由,但最终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居然是忽然冒出的合伙人制度。包括马云在内的“合伙人”目前仅持有约10%的股份,为了在IPO后继续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马云设计出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但却在他更喜欢的香港被管理部门残忍拒绝,证监会认为阿里的做法有损小股东利益,明确表示不会开绿灯。对此,阿里一开始是试图促使香港方面修改上市规则,未遂后转而求问美股,在获得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接受阿里合伙人制度的书面确认后,阿里做出在美国上市的决定。
难道合伙人制度才是最终决定阿里巴巴在何地上市的最关键因素?大概是吧,但我以为或许此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只不过阿里运气比较好,顺利的闯过了一个关键的时间差。
阿里首选香港上市的时间点在2013年上半年之前,做出此一选择的时候,中概股在美国市场上被做空的余波还未完全散去,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当时,多家在美上市中概股选择主动退市,近一年里没有一家中概股IPO成功。在这一背景下,即便美国允许合伙人制度,阿里也很难做出抉择,因为根据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协议,阿里巴巴的IPO发行价需要较阿里巴巴回购雅虎股份每股价格溢价110%,在当时的美股上市,阿里很可能无法履行承诺。香港股市则没有这些问题,但香港又不允许合伙人制度。
在当时,最完善的解决办法是在香港上市,并推动香港修改规则允许合伙人制度。但因为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协议同时也规定了上市时间,如果香港实在不愿意修改规则,估计没有合伙人制度阿里也就屈尊在香港上市了。
但谁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又火了,并且在移动互联大潮的推动下,阿里业务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眼看着在美国IPO不但能够履行对雅虎的承诺,而且还超额完成任务,再加上美国又支持合伙人制度,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在乎能不能在香港上市呢?
反向思考,如果美国股市依旧沉迷,而阿里巴巴又必须上市,而香港又依旧不允许合伙人制度,马云该如何选择呢?合伙人制度其所欲也,上市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合伙人制度而取上市也,大概最终阿里还是会选择向港股退让吧。
阿里巴巴这个有可能创造IPO数额纪录的公司本来不可能在香港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阿里曾经有可能选择在香港上市,但香港却固执的坚守了原则,失去了这一个数十年难逢的,把一个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留在香港的机会。这样的代价,事后想起来香港会不会有所后悔呢?
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概要
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5月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通过此次交易筹集10亿美元资金,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股票交易代码尚未确定。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中的筹资金额只是名义上的数字,一旦开始定价则肯定将会提高。分析师预测,阿里巴巴集团的筹资额将在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
以下是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的摘要:
我们的使命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们的创始人创办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小企业,并坚信互联网可以通过技术和创新,帮助小企业成长,提升他们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指引我们决策的是如何更好的长期服务于这一使命而非短期的利益。
我们的业务
根据相关的行业数据,以2013年的商品交易总额来看,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在线和移动电商公司。我们运营这个市场平台,为第三方服务。我们不直接在平台上销售商品,不和我们的商家竞争,也没有存库。
以各自的商品交易额来看,我们经营的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目的地,天猫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零售商和品牌商平台。以月活跃用户数计算,聚划算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团购网站,根据艾瑞的数据。这三个平台组成了我们的“中国零售平台”。截止2013年12月31日,这三大平台的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为15420亿人民币(2480亿美金),来自2.31亿活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其中我们很大部分的客户开始在我们移动平台上交易,我们正专注于把握这个机遇。在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们的移动GMV占总GMV的19.7%,相比去年同期的7.4%取得显著提升。
除了三个“中国零售平台”,这个平台2013年2,3,4季度产生的收入占我们总收入的82.7%,我们还有全球最大的批发平台Alibaba.com(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以收入计),中国批发市场1688.com和全球零售平台速卖通,以及云计算服务。
作为平台,我们提供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和市场触达,帮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发展业务,和企业与消费者进行商业活动。在中国,我们是发展网络交易平台标准的领先者。由于我们在中国电子商务的早期时代就实现了如此大的规模,一个生态系统围绕着我们平台发展起来,包括买家、卖家、第三方服务提供方、战略联盟伙伴和被投资公司。我们的平台和扮演的角色是居于生态系统的核心,让买家和卖家之间能够随时随地做生意。我们大量的努力、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为这个生态系统和各类参与者获得更大成功的计划中,我们感到了强大的责任来继续发展这个生态,并且我们对这种发展怀有主人翁意识。因此,我们称其为“我们的生态系统”。
我们的“生态系统”有强大的自我增强的网络效应,我们市场的参与者从中获益,同时也为我们生态系统的成长和成功做出投入。通过这个生态系统,我们成功的改变了中国的商业形态,建立了声誉,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参与者可信赖的伙伴。
为了支持生态系统的不断增长,我们对专有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做了大规模的投入。这使我们能够利用平台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我们为平台使用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
通过我们的关联公司支付宝,我们为卖家和买家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在线第三方担保支付服务。我们采用平台的方式进入物流和快递领域,通过中央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为用户派发包裹。这个物流系统是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或者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运作———这是一个我们占股48%的关联公司。通过我们在UCWeb的投资,我们能够利用他们作为一家移动浏览器运营者和开发者的特长,增强我们电子商务的移动产品,如移动搜索。
平台上产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为商户提供的网络营销服务(通过我们的专有在线营销平台,阿里妈妈)、交易佣金、在线服务费,我们也通过会员费、增值服务和云计算服务产生收入。在2013年2、3、4季度,我们获得了405亿人民币(65亿美元)的收入和177亿元人民币(29亿美元)的净收益。我们的财年在每年的3月31日结束。
我们的关键指标:
我们的中国零售平台经历了显著的增长:
总交易额和移动渗透率
活跃买家
我们的业务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达到了显著的规模,如图所示
我们的规模
我们的规模
除非特别说明,以上数字是关于我们的“中国零售平台”,且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全年
全年商品交易额(GMV)为2480亿美元(15420亿人民币)
“光棍节”当天,通过支付宝的成交额(GMV)为58亿美元(362亿人民币)
2.31亿活跃买家
800万活跃卖家
年交易笔数113亿笔
平均每个活跃买家一年的购买笔数为49笔
移动端商品交易额370亿美元(2320亿人民币)
移动端商品交易额占平台总交易的19.7%(注1:2013年第四季度数据)
2013年全年,手机淘宝的交易额占中国移动端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76.2%
(注2:根据艾瑞数据,去除了虚拟物品)
1.36亿月移动活跃用户
(注3:在2013年12月,在我们中国零售平台上产生交易的移动app的总月活跃用户)
“中国零售平台”上共产生50亿个包裹
(注4:中国快递行业在2013年递送了92亿个包裹,根据中国国家邮政总局数据。我们占54%。)
每秒钟交易360万笔(注5:截止2013年12月31日,阿里云的交易处理能力)
300万付费卖家(注6:付费用户数包含a.中国零售平台的付费及支付佣金的用户;b。截止2013年12月31日批发平台上付费用户数,一个商户与我们至少产生一次付费行为)
买家来自190多个国家(注7:包括有注册用户的国家和地区a.2013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至少发过一次询价的买家;b.2013年在速卖通上通过支付宝至少购买过一次的买家)
我们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规模
我们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规模
支付宝总交易额5190亿美元(32240亿人民币)(注8:2013年全年,来自中国零售平台的交易额占支付宝总交易额的37.6%)
超过62万个营销联盟成员(注9:2013年从我们平台上获得过收入的营销联盟成员)
31家物流合作伙伴雇佣人员超过95万(注10::2013年4月由物流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
有98万用户(直接或者通过第三方间接)使用云计算服务
超过4000家零售运营合作伙伴
超过4万个淘女郎
小微贷款服务的贷款对象超过34.2万个
我们平台的网络效应
买家和卖家的互动创造了网络效应:大批的卖家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又吸引了更多卖家。此外,我们的平台互相连接,参与一个平台的买家和卖家同时也参与了我们其他多个平台的活动,以此创造了二级网络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生态系统。
图表描述了这个网络如何为我们生态体系注入活力
图表描述了这个网络如何为我们生态体系注入活力
买家:
•中国消费者在淘宝天猫聚划算上购物
•当买家在淘宝上浏览搜索式,既能看到淘宝,也能看到天猫上的商品
•全球消费者在速卖通上购物
•全球批发商在Alibaba.com上购买
零售卖家:
•中国小卖家在淘宝和速卖通上出售商品
•中国品牌在淘宝、天猫和聚划算,速卖通出售商品。全球品牌在天猫国际上出售商品。
•卖家从1688.com上进货
批发卖家:
•在中国,批发商和制造商在1688.com上向零售商供货,在Alibaba.com上向全球卖家供货。
•中国批发商和制造商直接在速卖通上向全球消费者供货
•全球批发商和制造者在Alibaba.com上向全球买家供货
我们的市场机遇
我们的市场机遇受以下因素驱动:
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驱动线上和移动端商业发展到更高水平,我们的业务从中受益。中国真实消费额在2013年占GDP的36.5%,消费渗透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的消费在2013年占GDP达66.8%,根据欧睿国际咨询的数据。我们预计消费力的增长会强力拉动在线和无线端电子商务的增长。
中国线上购物渗透率相对较低。截止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18亿,成为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CNNIC)。根据CNNIC统计,中国在2013年有3.02亿网上消费者,我们相信在线消费者,在持续增长的互联网用户和网购用户比例走高的双重推动下,会继续增加。
我们认为消费者在线购买的商品种类及服务种类都在不断扩大,这将进一步提升在线和移动端的商业活跃度。
移动设备使用的增加会让接入互联网更加容易,让更多网上购物者参与进来,推动新的应用和功能。截止2013年12月31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5个亿,成为世界上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CNNIC)。而移动设备的普及,会带动手机使用率的不断上升。
中国的线下零售市场面对各种挑战:基础设施落后、商品选择有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些挑战在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地区格外明显,导致消费者从线下购物直接跳入线上和移动端购物。
中国有着不断扩张和快速改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全国性的、地区性的和当地投递服务。这种快速发展分布式物流基础设施,和全国快递服务网络是被高速成长的电商所推动,并且将会继续支持消费者和卖家独特的在平台进行电商交易的需求。
总体而言,2013年,在线零售市场占中国总零售市场的7.9%,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网上购物,品类不断的增多,预计从2013到201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7.2%,因为更多消费者在线购物,并且每个消费者的电商消费在增长。(艾瑞咨询)
我们的优势
我们相信,我们的成功来源于以下优势,它们是使我们从其他同行中脱颖而出的最主要因素。
使命驱动型的管理团队、“主人翁”的心态和得到证明的业绩
我们认为,公司管理团队清晰的公司使命、长期坚持的价值观进而决定着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取得良好业绩的核心。我们的管理团队创建并发展了我们的业务龙头企业,包括淘宝交易平台、天猫,阿里巴巴国际站,阿里云计算,及关联公司支付宝等。
值得信赖的品牌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和支付宝是中国最知名、受人尊敬和值得信赖的品牌,是互联网和移动商务的代名词。由于我们强大的品牌知誉度,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直接登录我们的网络零售平台,使用站内的搜索引擎查找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使用第三方搜索。
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及强大的网络效应
我们不仅仅是在运营一家公司,我们把自己看做这个生态系统的管家,职责是让生态体系繁荣和平衡,为了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这给了我们以下优势:
•参与者对生态系统的成功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和贡献,
•我们生态系统扩张,并产生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为彼此创造了更多价值。
•我们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其创造的网络效应,包括从我们的淘宝交易平台上产生的大量买家,为我们的其他平台和服务提供了低成本的自然流量,显著的降低了我们对营销服务的销售力量的依赖。
移动端的领导地位
从移动端的成交额来看,我们是中国领先的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商。2013年,在我们的“中国零售平台”上完成的无线交易额(不包括虚拟商品成交额)占同期中国无线交易总额的76.2%。根据月活跃用户数,从2012年8月起,手机淘宝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移动商务APP。(艾瑞咨询)
可扩展的物流平台
我们为平台上的卖家提供一个分布式和可扩展的物流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给买家和卖家提供高质量的递送服务。这种平台模式帮助解决了数百万买家和卖家之间,促进品类广泛的包裹递送的全国性需求。这个网络的可扩展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在2013年双十一当天处理1.56亿个包裹,而2013年平均每天从中国零售平台交易产生的包裹数量为1370万个。
可靠、可扩展且高性价比专有技术
我们发展一个可信赖、可延展并且高性价比的专有技术。我们的技术是专为处理我们平台上海量交易设计的。比如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24小时处理的2.54亿订单。
数据的洞见
从我们的平台上产生的大量交易数据、生态系统中各参与者互动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及卖家更好的理解买家的购物习惯,让卖家的经营跟高效、提供更多创新的产品及服务。
我们的“第三方平台”业务模式
我们的独特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允许我们能根据快速增长的消费者需求调整规模,而不用像其他自营电商那样因为库存而承担流动性和资本约束的风险。这种商业模式保障了我们的利润和强劲的现金流,给予我们很大的空间和灵活度投资及发展我们的平台,扩张我们的生态系统,积极的投资于我们的用户、技术、创新产品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产。
我们的挑战
--如果我们的生态系统的信任度受到破坏,将对我们的声誉和品牌造成严重损害。
--我们可能无法维持或提升生态系统的网络效果。
--我们的运营理念可能对短期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的移动流量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
--我们可能无法维持我们的文化,而它是我们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能无法有效创新或竞争。
--如果支付宝提供给我们的服务受到限制,我们的业务可能受到损害。
--我们可能无法保持营收增长速度,而增加投资可能对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的营收和净利润可能受到中国和世界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可变利益实体结构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中国的监管和法律体系复杂多变,未来的立法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提出更多要求。
我们的战略
我们发展业务的战略关键要素包括:
增加活跃买家数量和购买频率
2013年,我们的“中国零售平台”上的活跃买家,平均购买49单,2012年平均购买为39单,2011年33单。我们会继续挖掘和推广“中国零售平台”的价值,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到我们的平台来,同时通过更多次的重复购买和更多的购买品类提高现有买家的购买金额。我们将通过买家忠诚计划、市场营销、促销活动、扩张营销分支机构、及促进各类电子商务APP的使用,如手机淘宝来实现增长。
发展新的类别和产品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加强消费者的参与度、通过增加商品类别和种类给更多的商家提供销售机会。我们相信,商品类目的增加、每个类目下商品种类的增加,都会提高买家的平均购买量,进而增加总体的商品成交额。
扩大我们在移动端的领先优势
我们希望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广的服务内容,比如本地生活服务、O2O服务和数字化内容,使我们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此提高我们在移动电商端的优势。
我们也将继续通过收购和与移动互联网领先企业的合作,来进一步增加我们移动用户的基础和参与。
帮助卖家更成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增加卖家在对目标买家需求面前的展示,以促进平台上广泛卖家的成功。我们还会提供卖家更多的工具,比如数据科学的应用,帮助他们管理客户关系。
持续的投入,以增强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我们会持续的把数据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多个领域,以执行我们的数据战略,包括市场平台设计、用户界面、搜索、精准营销、物流,位置服务和我们的金融服务。此外,我们还会重点投入在云计算平台以支撑我们和第三方的业务。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机会
我们的国际战略聚焦在利用我们生态系统中的天然跨境联系。举例而言,我们会继续连接品牌零售商和中国消费者,发展天猫全球购,连接中国供应商和国际零售市场,发展速卖通和通过Alibaba.com发展国际批发市场。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
从1999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们在马云的公寓内成立公司起,他们就在以合伙人的精神在运营和管理这家公司。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是保证我们迈向成功、为客户传递长期价值的基石。2010年7月,为了保持公司的这种合伙人精神、确保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持续发展,我们决定将种合伙人形式正式确立下来,取名 “湖畔合伙人”,取自马云和我们的创始人创立阿里巴巴的地方,“湖畔花园”。我们也称 “阿里巴巴合伙人”。
我们认为这种合伙人形式能更好的管理我们的业务,使公司的高级管理者能够避开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目前这个合伙人组织共有28个成员,包括22名阿里巴巴集团的管理层和6名关联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管理层。合伙人制度的开展遵循以下原则、政策和流程。
阿里巴巴合伙人通过每年吸收新的合伙人来保持自身的活力,确保团队的优秀、创新和稳定。不同于双重股权结构中用高投票权的股份来集中公司控制权在几位创始人手中,我们的治理结构,旨在体现一大群合伙管理人的愿景。这个结构是我们为了将来在创始人退休后,依然能在阿里内部保持由创始人们创立的公司文化,所给出的解决方案。
•新合伙人的选举在经过提名流程后每年进行,合伙人入选标准包括:大部分情况下,任职集团不少于五年且75%的合伙人同意。合伙人投票基于一人一票进行。
•合伙人是我们使命、愿景和价值的传播者,既是在我们组织内部,也面向我们客户、业务伙伴和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
•在合伙人的任职期间,我们要求每个合伙人保持一定比例的股权。
•阿里巴巴合伙人拥有独特的权利来提名董事会多数董事,需要经过股东批准。如果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的董事没有被股东通过,或者因为任何原因离开了董事会,阿里巴巴合伙人有权利任命另一人担任临时股东,直到我们的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
公司历史
我们自从1999年创立以来,展现了创造充满活力业务的成功业绩
•1999年,我们创立了Alibaba.com和Alibaba.com.cn,1688.com的前身。
•2003年,我们创立了淘宝
•2004年,我们创立了支付宝,来解决在线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任问题。
•2007年,我们创立了阿里妈妈,我们的在线营销技术平台。
•2008年,我们创立了天猫来满足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和优质购物体验的需求。
•2009年,我们创立了阿里巴巴云计算,来处理我们平台上日益增长的数据管理需求。
•2010年,我们创立了手机淘宝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