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童大焕:当代中国最大的失败是教育失败
2014/9/15 9:52:40 | 浏览:3186 | 评论:0
当代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是什么?

2014年9月11日,教师节,天津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表示,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要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李克强说,试想,13亿人口中多达八九亿的劳动者都动起来,投入创业创新和创造,这是多么大的力量。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新有几个前提:解放财产,解放市场,解放思想。三者缺一不可。目前我们三个条件都不具备,农民的财产没有解放,土地和农房还名为集体所有实为官僚予取予夺;公民的迁徙自由没有保障;行政垄断加行政审批使得市场至少还有三分之二没有解放;尤其是解放思想最难,思想不自由,教育不自由。独尊马列的教育已经把当代中国人的脑子禁祻在阶级斗争和阴谋论的酱缸里不能自拔,必须从学会全局理性思维入手,从头再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放人的思想和观念至少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前提还是现在就立即改变不正常的中国教育和思想市场状况,立即180度大转弯全面回归正常教育与思想的自由市场状态。但可惜,我们根本还没有转向,我们更没有看到决策层穷根究底的教育危机感和转向意识。

当代中国,最大的失败是教育失败。正常的教育培养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的教育扼杀人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当代中国教育是一个两难问题:你进入这个体系,就要做你的脑袋被搞坏的准备;你不进入这个体系,就要做你的很多竞争机会被抹掉的准备。从,还是不从?都是问题。正常教育和学术活动,兼容并包百家齐放是基本要求,非如此无以掌握全局视野,非如此无以培养理性思考能力。但独尊马列的灌输式而非启发式教育模式,使几代中国人丧失了起码的思考能力。大学充塞着连一篇文章逻辑都整不清楚的马列教授,阶级斗争和阴谋论支配着人们的灵魂、蒙蔽着人们的心智。
网名“光照的果子”有一篇文章《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假冒伪劣产品》,从中央电视台一期《对话》节目谈起,该期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当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5个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之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有一个留美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中国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也就是说,美国学生注重过程,我们的学生注重结果;美国学生注重方法和手段,我们的学生空有美好的目标却不知抵达的桥梁。我们培养的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好高骛远却不能脚踏实地。而这正是我们长期教育方式结下的恶果。

作者最后感叹:“经过这两个环节,使人无由的悲愤: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飘浮。我们到哪里寻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中国的教育摧残孩子的秘诀是:要求学生大量记忆碎片化的知识。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从中国教育培养的大陆人至今没有建立起任何一种被国际承认的科学体系。中国教育最大的罪恶就在于大批量制造出没有任何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书呆子记忆棒,他们对人类本身的认识,以及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零乱的,机械的,片面的。其后果将是他们无法认识人性,无法认识自己,同样也无法认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跟一些中国大学生甚至毕业了多年的大学生谈话,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跟小学生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中国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人类的情感(人性)没有任何的意义,它对一个人思维和人性的残害可能会遗祸终生。1949年以后,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得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一个人口世界第一、历史漫长的大国却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可悲可叹!”

作者此文可谓点击中国教育死穴。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非应试教育问题,更不是简单的学业负担重不重的问题,而是更为根本的教育过程和方法论问题。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而往往是先给一个标准答案,再带着学生一起去找理由。这是教育灵魂的根本丧失,培养出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学生几乎是必然的。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14年后,同学的美国女儿和我的中国女儿有怎样的差异》,讲中美两个14岁的女生,美国的想上常青藤大学,竞争激烈,十年级这学期选修了三门大学的课程,将来升学,成绩只占60%,其他的才艺、社会实践占40%,所以她一直都坚持钢琴、花样滑冰、管乐。中国这位女生为了更好的成绩,早就放弃了钢琴,英语也没有长进,最近要冲文化课,美术特长也要放弃了。两个孩子都很忙,中国的单纯忙考试,美国的忙选修大学课程和各种社会实践。作者以母亲的名义呼唤教育改革快点到来,呼吁更科学、更符合人性的学校教育!

其实,这位母亲同样没有抓住教育的灵魂。很多人把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同于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是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养成。事实上,美国的私立学校也是非常辛苦的,私立学校学生占学生比例很低,但美国的顶尖大学学生很大比例来自私立学校。美国等国优秀学生的辛苦程度,其实一点不亚于中国学生,甚至优质大学的学生,只有比我们这里更辛苦。不同的是:他们在探索中学习,自己掌握路径和方法,自己寻找答案,也养成注重过程和方法的习惯,同时培养和保持对于学习的终生兴趣。我们更多是填鸭式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甚),先有结论再找理由。我们教育的最致命问题,是不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不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答案!其不仅造成整个国家和民族创造力的丧失,而且也使人丧失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

失败的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败坏力是非常巨大的。人们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也不懂正确的方法和路径,不仅容易导致失败,而且因为权力和金钱迷信,再荒唐再愚蠢的政策往往也能得到推行,祸国殃民。

传统观念认为,不认人有独立思想的洗脑教育有利于统治。其实未必。一方面,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国家和时代是一个创造力全线匮乏的国家和时代,不可能使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思维机械简单的人们,普遍习惯于把自身的贫穷和失败归结于“利益集团”的剥夺或者社会的不公,反而更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力量。正如梁文道“从抄袭来的《货币战争》看对无知的恐惧”里所揭示的,人们对社会充满恐惧,但是又简单归结于阴谋论,因为很多人除了这样,已经不会正常思考了。

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真谛不是让人们知道一个先验的结论,而是要面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读死书死读书是没有力量的。知识的力量来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全局、理性的视野和胸怀。二是正确的逻辑与方法。贯穿其中的,就是要自始至终自己去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自己去摸清事物的来龙与去脉。先验的结论再美好,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苏丹地沟油甚至三聚氰胺呢。同时一切结论都会随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任何结论都不要轻易相信,除非像“人都会死”这样的常识;越是不容置疑的越不要相信,因为真正站得住的结论从来不怕质疑。

再坏的教育也不能抢走你的孩子
把教育的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教育是不公平的也是没有用的,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始终是家长,不论是成人,还是成才。再坏的社会、再坏的教育都不能够也不应该抢走你的孩子。中国家长是世界上最用心在孩子身上的家长,恨不得舍下一切给孩子。中国家长又是世界上最不负责任的家长,他们把教育孩子的一切责任几乎全部推给了学校,他们对孩子的用心用力不得法,把考试成绩当成命根子,把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当成素质教育(更多时候也是为了获得进名校的加分),却对孩子的思维习惯培养、未来专业和学校方向等一无所知。孩子起早摸黑累个半死,到头来一个志愿没有报对,可能录取的效果甚至不如低孩子80分的同学!我以一个2014年高考孩子家长的身份告诉大家,我说的是实话。

家长应该从小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做孩子的朋友,分析各种可能性,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他的主见和定力。我们有非常多高分考生,根本无法面对国外大学的面试,因为他们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清晰的思考能力,也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

达到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后,分数高一点低一点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让孩子保持努力的习惯和自信心、清晰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朱清时说让孩子考一百分是浪费。我们常常说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盲目跟风更是糟蹋孩子。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家长分不清什么是兴趣,什么是好奇,什么是梦想。孩子面对新鲜的世界,什么都好奇,有条件的话不妨让他想试的都试一试,但要约法,如果交了费,必须把学费都用完,不能什么都半途而废。有的孩子说我未来想当歌星想当舞蹈家想当球星,那是看着别人风光表露出自然而然的羡慕,可以归入梦想,不能算做兴趣。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你喜欢一件事到了执着或者入迷的地步,不顾别人反对也要坚持不懈,并且为了这件事别人看着你很苦很累甚至冒着风险你却甘之如饴锲而不舍。我的孩子从小喜欢漫画,我们就让他自己买了很多漫画书,但限定每天的阅读时间。高三后他并没有走上漫画之路。我有一位朋友孩子也是2014年高考,也是从小喜欢漫画,但父母亲坚决反对他接触漫画。结果高考后才发现他一直偷偷地在看,而且高中期间和一位网友一个出故事一个画画,高考后约好考了一所大学的动漫专业!这是把孩子的好奇逼成了兴趣。因为没有在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因此是福是祸一时还难以判断。

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发现和培养专业兴趣,结果就像一份调查所说,国内高校中有近八成学子后悔选错了专业。可能的原因:1、报志愿时瞎报;2、不清楚喜欢什么,判断失误;3、对专业理解有误,选错了;4、社会热点转换,四年后专业冷落了;5、没考上想上的专业。幸亏工作后没多少人从事所学专业。但学非所用的原因,不排除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非所兴。说到底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也许很多孩子的确到高考时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家长至少要帮助孩子找一找哪些是他所比较擅长的领域,同时哪些专业又是未来社会比较需要的,在二者之间寻找交集。

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和孩子一起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寻找答案,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这些,比多考几分、几十分重要非常多。我们给孩子选学校的经验是:小学就近,保证休息睡眠;初高中学风好,和孩子自身匹配。不求最好,但求匹配。不匹配的话,再好的学校也是白搭,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让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那样得不偿失。很多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非名校不上的,高考时一塌糊涂的大有人在。

有主见的孩子未来才会有自由。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网友说:“你活得很有自己的主见,这种状态很好。”我答曰:“对自己还比较满意。各方面都比较自由。心灵上,思想上,时间上,经济上。都还不错。” “我发现你主要是自学,并有一套方法论。以理性见长。”“是的,但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颠来倒去把一个问题想清楚。把整个过程摸透。不重视结论,但注重过程和方法。”

此外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的学校教育都是爱祖国爱人民,不是不对,但方向和路径反了,大而无当,让人无从下手。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然后才能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回到古圣先贤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境界中去。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1]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69]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1]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7]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6]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