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康經濟顧問公司(Beacon Economics)和City National Bank的季度報告指出,加州經濟復甦勉強熬過今年上半年,但現在由於房地產和就業市場改善而加快速度。加州經濟生產第二季飆升到4%,大幅扭轉第一季暗淡的-2.5%。
研究員把加州的生產總值列為2兆1000億元,也就是整體美國經濟的13.1%,等於是全球第十大經濟。
經濟扭轉的主要因素是房地產。在商業房地產方面,越來越多公司尋找更多空間。在住宅方面,房價持續上漲,加州第二季現有房屋銷售,也比第一季增加6.9%。現在房價上漲步調放慢,但成交量仍低於去年。
不過即使如此,經濟學家警告,加州生活費高可能影響未來的就業。比康公司創辦人Christopher Thornberg指出,在一個中位房價為全國平均兩倍的州,企業將很難找到技能中等的工人。
加州占了全國第二季淨就業增加的14.2%,企業增加10萬9800個工作,僅次於德州的12萬6200個工作,但遠超過佛羅里達州的6萬3400個工作。
加州約七成的工作增加源於三個行業:教育和醫療、專業與商業、休閒與餐旅業。最不景氣的是金融和保險業,工作減少4.7%,因為重新貸款減少,所以大銀行縮減房貸部門。
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是第二季就業成長的主力,包括河濱縣和聖伯納汀諾縣的這個地區,淨增1萬2600個工作,在全州工作淨增中占11.5%。
經濟學家把經濟好轉,歸因於該地區人口成長迅速,從1970年起,年度人口成長率約為3%, 比州成長率多一倍,這個現象吸引了大雇主落腳,例如河濱縣的凱薩醫院(Kaiser Permanente)。
同時,內陸帝國的房子還算平價。在第二季,現有房屋的中位價格為26萬7224元,遠低於洛杉磯縣的46萬8658元和橙縣的63萬1429元。
贫困率15% 美国人日子其实不好过
(侨报网 陈高正 编译)
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定于16日发布2013年度国民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其中包括按照官方标准衡量的贫困率、家庭实际年均收入中位数等。
就此,副总统拜登前首席经济顾问、华盛顿预算和政策优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CBPP)资深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15日在《纽约时报》网站发文称,就政府层面而言,包括政策研究者在内的相关人士对人口普查局即将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极为重视,对于关注贫困人口和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专家来讲,更是如此。
伯恩斯坦的个人兴趣在于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与贫困人口及中产阶级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他根据近年来贫困率的走势预计,2013年美国的贫困率为14.9%(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而2007年时这一数字为12.5%。2008年,源起美国、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大大推高了美国的贫困人口数量,2.4个百分点的差额意味着多出了750万贫困人口。
官方称,自2009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进入恢复期。至2013年,已过去整整4年,但经济利好局面并未惠及贫困人口、失业人口乃至中产阶级中的很多人,贫困率依然居高不下。按照官方的说法,自2010年以来,美国贫困率一直徘徊在15%上下。伯恩斯坦预计,2013年家庭实际年均收入或许会略微增长1%。
2013年,美国各项经济指标预计均有所增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提升,薪资上涨,失业率从8.1%下跌至7.4%。但是,这些仅是表象。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限,而失业率下降是因为减掉的0.7个百分点中,多半是劳动力人口因年龄原因退出市场竞争,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降。事实上,去年劳动力人口的工资几乎没有上涨。
而2013年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大体依旧。比如,收入排名垫底的3个行业,2012年和2013年的平均时薪仅略高于10美元。不过,看似停滞不前的时薪其实可视同增长,因为经济刚开始恢复时工资曾有过大幅下跌的记录。
当然,伯恩斯坦也指出,不可对单一年份的经济数据作过度解读。
文章最后称,2013年美国实际贫困率可能比预计的要低。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经济增幅会呈现一定的周期变化规律,毕竟处于恢复期的经济或多或少会给低收入家庭带去那么一点利好。
第二,与前些年相比,2013年人口结构有些许变化。移民增长率有所下降,单亲家庭(本文指由母亲单独抚养孩子的家庭)数量有所减少。一般而言,这两个群体的贫困发生率高于平均水平。
第三,去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为1.5%,这就意味着收入上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增长也会被放大。预计家庭实际年均收入中位数增幅在0.5%至1%之间,不过,即便如此,仍比2007年时少4000余美元。
如果以上所有预计均与事实基本相符,就能再次解释为何美国经济处于恢复期,却仍有大量民众对“钱”景感到沮丧:因为利好局面并没有惠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