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5日舉辦中國崛起相關理論問題研討會。有專家認為,中國政府執政日益科學化,這對政策連續性及經濟持久發展有益。
在“解釋中國崛起:對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挑戰”國際研討會上,中外學者就中國經濟發展奇跡和持續的政治穩定,以及中國民主進程和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討。美國著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巴瑞·諾頓、德國特裏爾大學東亞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韓博天、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長國分良成、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汪暉等參加了當天的研討。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裴宜理主持了研討會,部分專家學者及學生與會。
與會者認為,中國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與其特殊的政治體制、社會及經濟結構、人文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由於政府管理日趨成熟、經濟及社會結構日趨合理,大部分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與此同時,專家對中國房地產是否過熱、內需是否有效擴大等問題提出疑問。
韓博天說,中國政府的管理越來越科學化。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就對經濟進行短期和長期的規劃,並在一些重大決策出臺前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形成凝聚全民智慧的科學決策。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韓博天曾經在中國進行過長達3年的實地調查研究。他說,與一些國家相比,中國的政治制度有比其他國家更優越的地方是,穩定的政權可以促使所制定的政策得以嚴格執行下去。這比一些國家因為政權不斷交替,政策缺乏連續性,從而影響經濟持續發展有很多的好處。
韓博天表示,他還對中國推行新政策前進行“試點”工作的做法表示贊同。他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大的國家,一項政策的好壞,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試驗並得到完善,比向全國推廣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後果有好處。“這種由點到面的做法值得其他國家借鑒,也是中國領導階層成熟的表現。這對中國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很有好處。”
他還說,從目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看,中國在控制經濟滑坡方面成績卓著。不過,他也指出,世界經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如果世界經濟形勢沒有大的轉機,必然影響中國的出口市場,這將對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構成挑戰。
在談到所謂“中國模式”時,韓博天說:“我不喜歡‘中國模式’的提法,因為所謂模式就是一種可以供別人效倣的方法,中國的做法顯然不能照搬到非洲和南美,但中國一些具體好的做法值得他國借鑒。 “中國政府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的做法越來越普遍,西方已經注意到這點,並對此表示了興趣,”他說。
潘維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政治、社會的特殊性,並強調中國應當走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他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一些問題似乎很難解決。有人甚至認為,只有西化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但中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各項制度日益完善。當今中國人對領導人充滿信心,並堅信他們能夠妥善解決好經濟、社會及其他方面的問題。他說:“我相信再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人會更加自信。”
此外,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長國分良成認為,中國應當儘早從日元升值等問題上汲取經驗教訓,尤其要嚴防人民幣發生當年日本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