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近日在官方媒体《红旗文稿》上发表长篇文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重提敏感的“阶级斗争”,这一事件在大陆党媒和学界引发一场口水大战。
王伟光在文章中说,中国今天所处的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
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有关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提出要对当前蓄意破坏和推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对企图颠覆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敌对势力也实行专政。
作为中国社科院这一官方最高级别智囊的领军人,王伟光此次重提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也引发党媒、学界以及左右阵营的激烈口水战。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于28日刊登题为“学界重提阶级斗争未必是政治信号”的文章说,今天提阶级斗争,有认识论上的积极意义。但是提阶级斗争,不等于倡导搞阶级斗争,尤其不等于重新“以阶级斗争为纲”,回到以群众性阶级斗争解决社会矛盾的时代。中国的所有相关事务都要以法律为基础,在法治的范围内进行。
阶级斗争大概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但不激化它应是国家的上策。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应是把各种斗争都变成“官司”。其实提阶级斗争的真正意义,是要正视它,消化它,防止它重新成为中国社会的主线索。如果中国现在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真的是非西方政治观念的追随者莫属。
毛泽东时期的阶级斗争(资料图)
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29日则发表题为《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章,揭露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曾经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重温中国前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暗批王伟光重提阶级斗争。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则说,左派人士认为,王伟光不过指出了中国当前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实,例如官僚腐败,贫富分化;自由派人士则痛批王伟光企图恢复毛泽东的左倾路线,把中国重新拉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
针对这些争论,中国社科院官方网站于29日刊文做出强硬回应:一个人说话时,如果不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叫昧着良心,瞎说八道。对于学术理论工作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非街谈巷语。可惜的是,有些人不喜欢实事求是,不去认真地阅读文章,不对问题做科学严谨的分析,而喜欢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然后急不可耐地给别人扣上一顶大帽子,打上五十杀威棒,欲杀之而后快。例如,给一些正常的学术讨论和理论文章扣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帽子,就是如此。
当前,在涉及阶级问题的讨论中,必须坚持这些正确的论断,而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一见“阶级”二字,就神经过敏,忙不迭地贴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在学术理论的讨论中,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决不能乱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
观察者认为,如今,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政府所进行的改革和反腐虽然是要打破利益集团阻力,但它绝非一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是需要各种制度去优化调整的社会改良范畴。理论上讲,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即使中国仍旧存在着阶级斗争,但为了避免某些国家和某些团体的不良用心,无论媒体还是学术界,还是要对这个敏感词更加谨慎对待得好。
侨报:提“阶级斗争”将使文革噩梦重现
被称为“红墙智囊”的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近日在中国官媒《红旗文稿》上发表长篇文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重提敏感的“阶级斗争”。在当下“建设法治中国”的语境下,此文一出,引发海内外舆论瞩目,更在大陆官媒和学界掀起一场口水战。
在王伟光看来,中国今天所处的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
对此,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刊文称,重提阶级斗争并非政治信号;中共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则直接引用邓小平的话称,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就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针对这些争论,中国社科院官方网站回应:在学术理论的讨论中,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决不能乱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一时间,舆论热爆。
在中国,“阶级斗争”一词已多年鲜有提及,很多“80后”“90后”对此甚感陌生,但对那些经历过那个“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人,这个词有着特殊的政治意涵,代表着“你死我活”,代表着伤痛与恐惧。
不可否认,“阶级斗争”曾给这个国家留下过惨痛的记忆,从1957年开始迫害知识分子的“反右运动”,到充满“阶级斗争”色彩的“大跃进”,乃至将“阶级斗争”推向极致的“文化大革命”,长达20年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没有多大提高,民众生活没有多少改善,更遭受了十年“文革”的内乱。直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并终结“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逐步拨乱反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更实现了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具深刻意义的转折。
而今,中国正经历着新一轮改革,并逐渐向深水区迈进。而改革,正是利益分配格局的解构与重构,势必要打破利益集团阻力。那么,有了利益集团就有了阶级吗?冲破利益集团的藩篱就是阶级斗争吗?
随着中共高层反腐的深入,一些人认为反腐败斗争就是阶级斗争的再现。理论上,阶级还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但具体到中国,在更为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原有的阶级面貌已被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浪潮冲击得面目模糊。无论是官员与百姓之别,还是富人与穷人之分,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以及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语境中,划分阶级不仅难以实现更是历史倒退。更重要的是,造成腐败的根源并非阶级的不同,而是制度本身未能有效抑制腐败。无论是官民矛盾还是贫富矛盾,都不能放到阶级斗争的视域中,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方式解决,而应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法制的建设去解决矛盾,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国政府所进行的改革和反腐虽然是要打破利益集团阻力,但它绝非一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是需要各种制度去优化调整的社会改良范畴。当制度完善、法制建全、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后,社会矛盾必将缓和,即使出现矛盾,也决不会用斗争的方式解决,而是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
以王伟光和社科院院长的身份,重提阶级斗争,如果将其认定为一个学术问题,未免过于天真。阶级斗争不仅仅在学术上讲不通,在政治上更是要不得。人们在问,中共是否要重提“阶级斗争为纲”,中国是否要重温文革的噩梦?文革时期,人斗人,人整人,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至今伤疤未痊愈。如今,中国好不容易才摆脱这个噩梦,不能让其卷土重来,让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