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日说,如今在全世界流行的艾滋病病毒“几乎可以肯定”起源于大约100年前的中非最大城市、而今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
自从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出现以来,全世界共有7500万人感染。人们早已知道,艾滋病病毒最初来自非洲中西部的灵长类动物,但具体起源地和传播途径仍存在争议。
为了帮助阐释艾滋病传播的早期历史,欧美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美国一个艾滋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库的数据,重建艾滋病病毒-1型M组的遗传历史。艾滋病病毒分为1型和2型,1型又分为M组、O组和N组,其中仅1型M组呈全球性流行,约90%的艾滋病病例都是感染这种病毒。
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艾滋病病毒-1型M组的共同祖先最早出现于1920年左右的金沙萨,那个时候刚果(金)叫做扎伊尔,是比利时的殖民地,金沙萨则叫做利奥波德维尔。
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大猩猩或猴子身上传播到人类身上至少有13次,但只有艾滋病病毒-1型M组引起流行并最终传到全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型M组出现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
负责研究的牛津大学教授奥利弗·派伯斯说,1920年至1960年间,一场“完美风暴”促成艾滋病病毒-1型M组在当时的刚果(金)流行,相关因素包括城市人口增长、繁忙的运输网络、性交易增加以及未经消毒的注射行为等,其中最关键的是铁路系统。该国殖民时期的记录表明,上世纪40年代末期,每年超过100万人途经当时中非最大的城市金沙萨乘火车出行。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1型M组随运输网络从金沙萨传至刚果(金)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城市,那里连接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成为最早的次级传播中心。1960年刚果(金)独立前后,艾滋病病毒进入更大规模人群传播,最终传遍全世界。1981年,美国首次确认艾滋病病毒。
派伯斯说:“这种病毒最初从动物传给人后,它扩散成为流行病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口’。到了上世纪60年代,曾经促使这种病毒传播到更大范围的运输系统,包括铁路在内开始衰落,但此时艾滋病流行的种子已经在非洲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