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代发展史,大英帝国在十八世纪从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开始掀起工业革命,在机械和能源的帮助下,英国人的制造能力千百倍地增强了,此后才能从面积只相当于中国广西的小海岛出发,到最强盛时期控制世界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但英国虽然在军事和金融上长期保持强势,科研上却逐渐落后,德国却在科技研发方面逐渐赶上并全面超越,到1867年的国际博览会上,全新的机械制造产品,甚至纺织品,都是来自德国和其他地区,科技研发的停滞落后导致大英帝国失去实质主导优势,并最终崩溃。相反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快速赶上美国,但日本科技很大程度上是copy paste的模式,原创研发不多。日本虽赶得很快,但却最终无法超越,到九十年代美国发明的互联网等高科技一出,日本传真机立刻滞销,日本经济也由于未能在新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而长期停滞。上世纪20项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发明里,美国占了至少16项,苏联两项,日本一项都没有。历史和当前的数字都充分说明,世界超级强国在经济军事实力的背后是以科技研发及将这些研发的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来决定的。中国如果不能在科技研发上超越美国,今后可能还会能重蹈日本覆辙。
据报道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139.15万人。同时,这些人员里仍然滞留海外的人员近100余万,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国外各行业的顶尖人物, 而美国著名硅谷科技城 San Jose 人口不过90万。20年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多半处于认真做笔记听讲的地位,但现在在国际学术界,国际会议由中国海外学者组织领头的已经多得不枚胜数。经过20年的历练,在海外的中国学者已经不再是低头记笔记的学生,而是能在国际上与学术界权威平起平坐,并建立自己理论学派的国际学术界精英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30年来也大幅跃进。不但实现了30年前第一代领导人超英赶美的愿望,而且虽然在包含很多虚拟经济成分的GDP指标上仍然落后美国,但在很多实物指标如钢铁煤和水泥产量上不仅超英,而且早已超美。并积累了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下一步的超越打下了基础。最近美国经济学家麦迪森预计中国按购买力计算的GDP在2015到2030年间可能会在实质上超越美国。
虽然中国在经济上取得长足进步,实体经济的很多总体指标已经接近甚至超越美国,但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却差得很远。尤其是在科研原创上仍然严重不足,中国不是没有创新人才,事实证明中国的学生在海外经过历练很快就能成为国外创新研发的主力,中国的问题是,在中国现有的人文环境下,创新人才很难出头。现在中国的学术界,获取科研经费乃至职位升迁,都涉及种种复杂关系。偏偏创新性人才由于思维特征限制,不长于关系。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决定了社会提拔什么样的人才。由于长于科研的原创性人才在中国的学术环境里受到非创新文化和制度的压制,真正长于研发的人才出不了头,这些人出不了头,国家的科研原创就很难进展,结果导致现在中国科研很多是跟着跑的研究,并且学风浮躁,抄袭剽窃盛行,很多海归才俊80%的时间用于跑关系,如此学风如何能作出前无古人的科技原创性工作?
事实证明早期海归虽对中国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但却未能改变国内不利于创新研发的环境风气,分散各地的海归高才不得不融入现实环境中,以求生存。由于国内盘根错节的关系及现有学术环境涉及中国千年文化传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而中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最近美国华人教授和科学家协会会长孙贤和教授和副会长时东陆教授提议建立类海外学术环境的海归科技特区,招百万海外学子回归。其实质是利用国外创新文化,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和学术环境。现在很多开放后出国,在国外十几二十年,有相当成就的海外科技精英已经很难习惯国内的学术环境。这不是硬件设备的问题,而是决定竞争升迁经费申请学术争论等等行事规则和文化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整体环境问题。去行政化只是其一,不是全部。为了重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中国不妨把两万亿外储拿一部分出来,在科技风气强的城市如无锡,或其他有共识的地区建立海归的科技特区。物以类聚,形成规模,形成类海外的环境,以类海外有利于创新研发的规则行事。商业体制的改变应当比科技,教育体制的改变对一个国家现状冲击更大。经济特区能成功,为什么科技特区不能?昨日经济特区的成功,是今日科技特区成功的基础和样板。科技特区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引入了有利于这些人才发挥的能激发创新的文化和管理机制,将为今后中国能够在GDP总量接近美国后,进一步超越提供了人才和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