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发达、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目前,美国大部分大豆、棉花、玉米都是转基因作物。而在中国,转基因食品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作为两个关系密切的重量级大国,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进出口矛盾就不可避免。
据路透社等媒体10月7日报道,美国农民已至少在5个州对瑞士转基因技术巨头、先正达集团(SyngentaAG)提出集体诉讼,要求其赔偿因中国退运造成的数十亿美元损失。起诉书认为,该公司虚假宣传一种转基因技术“将获得中国批准”的美好前景,在美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结果“摧毁”了美国对中国的玉米出口市场,并致使美国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这几年,中国在玉米方面进口量增加很快,主要是中国养殖业的需要,但转基因产品进口在中国获得许可变得越来越难,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日益敏感。
自去年11月起,中国已拒收了多批来自美国的玉米,原因是中国官方检测到其中一些含有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未获中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成份。据统计,中国至今已退运至少125万吨美国玉米,造成美国公司和农民损失近29亿美元。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4月间,出口到中国的美国玉米只有17.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
2013年1月6日,中国召开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会上说,2013年中国加大食品、农产品、危险化学品、重要消费品、重大设备等的监管力度,对60.1万吨进口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2030批不合格进口食品采取了退运等措施。
2013年12月4日至30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的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材料显示,在二个月内,深圳、福建、山东、浙江、厦门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相继发现17批665642.7吨美国输华玉米和上海检验检疫局2批次757.996吨美国输华玉米酒糟粕进行检验时,均检出未经中国农业部安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品系,均依法作退货处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按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制度。2002年,中国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定性标识,其他转基因农产品可自愿标识。当前,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所有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
MIR162到底是什么?对人类或动物是否有害?转基因玉米MIR162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抗鳞翅目昆虫的转基因玉米。该品系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将一种特异性抗虫基因Vip3A导入玉米基因组中。目前,转基因玉米MIR162已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获得商业化种植的批准,并通过了加拿大食品检疫局(CFIA)的安全性审批。越南近期也批准了该转基因品种的田间试验申请。
美国农业部曾乐观估计,2012年至201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玉米将达500万吨。但中国发现MIR162的踪迹后,即停止了美国玉米进口,且至今没有迹象显示中国何时会放行。
中美“转基因政策”大不同
既然MIR162在国际社会普遍能够通过审查,为什么就在中国行不通呢?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侯为民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国目前不会放开MIR162转基因玉米进口。现代的农业竞争已经不是价格竞争,而是生产技术、知识产权的竞争,转基因产品最核心的知识产权基本都是被美国的跨国公司所掌握,一旦中国给其开了一道口子,那这些公司势必会大举“入侵”中国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长期健康的发展会造成一定风险。
这也就是说,中国如此限制美国转基因玉米进口并不完全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量,主要目的在于对农业市场的保护。既然想保护,就应该在转基因技术上下功夫,但中国目前做得还不够。
2009年,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2种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曾被认为将成为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节点。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批准发放7种作物安全证书,这些作物,有的已经走向了市场,有的却只能在试验田中种植,其中,中国农业部在2009年颁发安全证书的抗虫水稻就属于后者。
按照中国现行的《种子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作物要进行商业化种植,需要先获得安全证书,然后再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然后才能进行。然而,目前中国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主粮同时获得这些许可。
5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2张“安全证书”全部到期。如果续申请没有成功,则意味着中国将没有一种转基因主粮拥有安全证书,更不必说商业化许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转基因水稻研发团队成员林拥军曾遗憾表示,这将带来中国转基因技术的落后,而转基因技术本可能是中国最有希望赶超世界的一门技术。
相比之下,美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就显得相当“亲民”。
在美国,一种转基因食品从申报到批准一般只需要5个月的时间,而在欧盟则通常至少需要17个月。 此外,美国食品法甚至将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等对待,美国FDA宣称,在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之间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根本性的差别。在美国科学实证的原则规范下,食品生产商只要有确实的证据证明食品无掺假、对人类健康无害,就可以上市销售。
在食品流通环节,生产商被赋予更自由的空间。他们既没有必要在产品标签上注明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也不用要求任何独立的机构检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强制标识制度对比鲜明。打个简单的比方,即使转基因小麦进入市场且加工成面包,生产商也无需标注在产品标签上。
目前,美国市场上70%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但还没有出现标识的事例。在美国人观念中,如果某种产品不安全,政府根本就不应允许其上市销售。而转基因标识会被消费者看作一种警示,具有一定误导作用。事实上,美国人对本国食品安全性抱有足够信任,绝大部分人很少关注自己吃的东西从何而来,他们只知道去超市采购包装好的原料和半成品,然后放心地加工享用。
有观点认为,正因为美国以科学实证为原则的宽松政策、乃至老百姓不设防的信任心态,让转基因食品觅到了一个挑战美国监管模式的可乘之机,“星联”玉米事件就给美国人一次极大教训。
“星联”转基因玉米是美国安万特公司为用于喂养家畜和工业用途开发的,并未经获准作为供人用食品而销售。但是2000年9月美国市场上却发现一些厂家生产的供人食用的玉米饼等食品中含有这种转基因成分。虽然政府和相关公司斥巨资迅速从市场上召回相关食品,但仍有几十名消费者称自己因食用了这种玉米薄饼而出现了起疹、腹泻、呕吐和发痒等症状,这被怀疑与“星联”蛋白质过敏有关。食物过敏虽然很少发生,但是危害极大,对某些易感染人群具有致命的危险。
该事件让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有全新认识,政府之后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促使转基因技术开发和应用更加可靠成熟。2001年1月,FDA发布“有关生物工程食品上市前通知的建议”,要求制造商在将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之前至少120天向FDA提出申请,并向公众公布此类食品信息,以确认此类食品与相应的传统产品具有同等的安全性。此前,FDA虽然要求开发商提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详细资料,但不是强制性的。
美国政府一系列安全举措,为转基因技术扩张提供了动力,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得以成长为耀眼的垄断巨头,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重要作物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上,占据全球70%至100%的份额。全世界超过90%的转基因种子,都使用它的专利。2009年孟山都逆势增长,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顶住衰退: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中排第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