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让人们可以用肉眼窥见纳米世界,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纳米概念早已被人熟知,这一带有复杂名称的发明也便可以让更多的人迅速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
同过去复杂理论的获奖相比,这样的发明更加亲民,更直接地体现出了价值。如今,纳米级分辨率显微镜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已经为人类获取新知识带来了极大助益,诺奖这次的偏好显然落在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直接转化上。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日裔研究者就更是如此,他们发明了LED灯,这种发明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无需赘言。诺奖评奖委员会为他们给出的颁奖词如此说道:"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LED灯将照亮21世纪。"
从获奖者身份上来说,他们已不单单是研究者,同时还有开发者的身份。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第一篇相关论文发表于1999年,其首次实际应用在2006年前就已经出现,德国莱卡集团的投资让这项研究在短短十年内就实现了从研究到产品的飞跃。在这里,三位科学家无疑扮演了开发者角色,他们与大企业的合作成为产学研携手创新的典范。
而从三位日裔科学家的过往来看,其中有两位都有过在日本大企业里搞研究的经历。虽然他们均在象牙塔中取得成果,但其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毫无疑问是LED灯迅速走向生产阶段的关键。
诺奖在偏好潜在影响巨大的科技转化产品,它们的特征是产业链从时间上被缩短,产品转化更加直接,价值产生过程的参与者数量变少,几位学者加上一家企业就很可能可以创造出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或产品。这恰恰符合当下时代特征,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在强调中小企业作为创新核心的重要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甚至小微企业开始获得数千万乃至数亿美元的融资。而在成功抵御了经济危机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创新也一直是支撑着"德国制造"的核心。
诺奖显然认识到了这一时代趋势,这是一个科研走出象牙塔的时代,是一个科研门槛降低从而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时代。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不是教授、不是硕士,甚至没正经发表过论文,只是一位工程师。门槛降低了,研发速度自然加快,整个时代的发展都呈现出加速形态,就像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预言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像iPhone手机一样的普及、前端产品一样。如此一来,时代自然会对更快地走过研究--开发链的创新给予更多肯定。
在对这次诺奖的权威预测中出现了4位华裔科学家的名字,尽管他们未获奖,却也再次说明华人距离诺贝尔奖并不远。当然,被广泛强调的是其中包括两位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去的华人科学家,这多少也指向了大陆学界在与诺奖走近。要是算上与本次诺奖获奖者成果接近或有直接业务联系的大陆学者,这种走近就更加明显。
其实,中国人大可不必继续纠结于中国是否诞生一位诺贝尔科学奖项获得者。至少从趋势看,大陆早晚会诞生这样一位学者。但更须明白,他的出现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大陆科学实现崛起。
与其纠结于大陆学者是否获奖,不如把握住诺奖所体现出的时代发展趋势。当全世界都在为科研门槛的降低和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中国没有理由自闭于世界潮流。当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中国没有理由不鼓励同类型企业的发展。
当然,诺奖的新变化并不意味着基础研究不重要,更不意味着科研将脱离自由、透明、个性、想象力等基本发展规律。中国大陆更需知道自己的瓶颈仍在这些基本规律上。只不过,当大趋势出现,顺应潮流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