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破解天文界20年难题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银河系中暗物质的质量可能只有预期的一半。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银河系中暗物质的质量可能只有预期的一半。这一发现有助于破解困扰了天文学界20年的难题——为何银河系周围的卫星星系如此少。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通过观察距离地球5万亿公里的星体,测算出了银河系暗物质的质量,是太阳的8000亿倍,仅为预期质量的一半。他们使用了1915年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琼斯设计的方法,这一方法比暗物质的发现还早数十年。
西澳大利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普拉杰瓦尔愠费勒称,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普通物质仅占宇宙的4%,还有25%是暗物质,其余的是暗能量。卡费勒仔细研究了银河系中恒星的运行速度,最终测量出了银河系里暗物质的质量。
这一测量结果有助于破解一个困扰了天文学家20余年的难题。根据目前的宇宙冷暗物质模型,银河系周围卫星星系的数量应该比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更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卡费勒说,“如果把我们测量的暗物质质量应用于这个理论,它就会预言银河系周围只有3个卫星星系,这正是目前看到的实际情况——大麦哲伦云、小麦哲伦云和人马座矮星系。”
这项研究还设计了银河系的整体模型,让天文学家能够测量出一些其他有趣的数据,例如离开银河系需要多快的速度,这一数值是每秒550千米。
欧洲太空总署科学家拍摄恒星死亡奇观 色彩绚烂酷似蝴蝶
天文学家拍摄的“蝴蝶”星云
欧洲太空总署的天文学家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恒星“死亡”的画面,其颜色十分绚丽,形状酷似一只蝴蝶。
天文学家拍摄的“蝴蝶”星云编号为NGC 6302,距离银河系大约有3800光年。这一星云是类太阳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在它的中心有一个气体盘面,盘面的中央有两颗互相绕转的恒星。
“蝴蝶”星云的恒星在即将死亡时向外抛出大量灼热的气体,相比中央而言,两极释放出的气体更多,由此形成了非常对称的、类似蝴蝶翅膀的双极结构。
每颗恒星都会经历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中年时期变成红巨星,老年衰退期根据质量的大小可能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