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熊丙奇:西安交通大学一天更换6名副校长正常吗
2014/10/19 14:53:01 | 浏览:2242 | 评论:0
西安交通大学宣布6名副校长全部被新的副校长所取代,有网友“推论”学校副校长一次性大换血,其中肯定“有问题”。据校方称,并不存在所谓的“内幕”。(京华时报10月18日)
高校一下换掉6名副校长,在“外人”看来,力度太大,必有问题,但其实,这在国内高校并不鲜见,由于对于高校校领导的任职,主管部门明确要求不得连续在一个岗位上担任两届以上,以及超过58岁不再进入新班子,超过60岁要退出,因此,如果遇到所有班子成员或因年龄、或因任职年限而都要调整,就会出现多有班子成员都调整的情况。
但这并不表明,网友的“推论”,就毫无道理。这种“推论”的存在,折射出民间要求改革高校校领导选拔、任命机制,增强校领导选拔、任命公开、透明度的呼声。目前被体制内管理部门认为正常的校长、副校长任命,从办学角度看却并不那么正常。
在国外,大学校长的选拔,由对大学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进行,在选拔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教授、学生的意见,主要看候选人是否胜任校长岗位要求,没有明确的任期和年龄限制,连续担任校长20年的,大有人在。而在校长上任就,对于关键管理岗位,如副校长,校长有提名权,再由大学理事会任命,这样组成的行政管理团队,对校长负责,而校长则对理事会负责。如果管理团队的工作业绩不佳,校长会被罢免,管理团队也将由新任校长组建。
在这种选拔、任命机制之下,大家并不会对校长和副校长的变动,感到敏感,也不会纠结于领导的任期、年龄,因为整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而且,担任校长、副校长,在职位上拥有职权,享有相应待遇,而一旦离开职位,就不再保留待遇。
但我国的大学校长、副校长选拔、任命却不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校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任命,作为一级干部进行管理的,因此,对校长会有任期、年龄的限制——这不是按职业化要求来选拔校长,而是按官员的管理要求选拔校长。另外,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校长有提名副校长的权利,但通常这一权利只是象征性的,大学的副校长还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考察、任命的。
这带来诸多问题。首先,选拔的校长、副校长,首要身份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家,由于有明确的任期限制,校长、副校长,都会关注任期业绩,而不会从长远考虑学校的发展。其次,师生对校长、副校长选拔,没有参与权、决策权,甚至就连知情权也没有,有的大学在召开校长大会之前,教授和学生都不知道即将到任的校长姓甚名谁,因此,对校长的选拔、任命充满质疑;再次,本来应该有校长提名的副校长,也由上级部门任命,会出现副校长并不配合校长工作,产生矛盾的问题,近年来有的高校探索公选副校长,这被认为是进步,但这种做法,完全无视校长的提名权,除非校长本人要求通过公选提名。而对于校长提名副校长,公众也不支持,因为现在的公办高校副校长,是有副厅行政级别的,一旦晋升为副厅干部,就会一直享受相关待遇。
西安交大6名副校长更换之所以遭遇质疑,根源就在于目前的校领导选拔、任命机制,如果校长公开遴选、师生参与遴选过程,校长提名副校长,由大学理事会任命,就不会引来质疑(或者对人选的质疑意见,早已在遴选过程中表达)。在校长、副校长都由主管部门任命、师生无法参与、表达意见的情况下,遭遇质疑几乎不可避免。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我国校长选拔、任命制度,过去3年来,我国也在少数高校开始试点校长公选,但总体看来,公选改革的力度还不大。我国要加快推进校长公开选拔改革,并切实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的“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只有建立新的校长遴选机制,发挥师生在选拔校长中的作用,增加校长选拔的透明度,尤其是按校长岗位职责的标准选拔合适的人选,才能让选拔的校长,全力服务于办学,用心做职业化的校长,而不是把校长、副校长岗位作为一个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官位,加以争夺。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4]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9]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100]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9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53]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313]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42]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53]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66]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9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