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一名50歲眼癌女病人臉上的「3D打印義眼」,脫戴容易,而且不易沾染油污灰塵。(黃惠玲/攝影)
新的3D義眼價錢單隻不會超過500元,使用時間估計可維持10年,無論在時間、金錢方面,對於需要義眼的患者,都是一大福音。
11歲隨父母從廣州移民來美的謝錚彬表示,他投入眼睛美容重建2、30年,看過許許多多因為罹患眼癌、被迫挖掉整隻眼睛的病例,他說,挖空的眼睛,如果沒有「補」上義眼,儘管病患遠離了癌細胞的摧殘,但臉上的「眼睛窟窿」,卻為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
正因如此,眼癌患者大都會訂購「義眼」,讓「外觀」至少看起來不太過異常。
不過,這類以手工量身定做的矽膠「義眼」,平均要花一、兩周來製作,每隻造價1萬5000元到2萬元;此外,以往矽膠義眼,因為材質問題,很容易沾上油污、灰塵,幾乎二至三年,「矽膠義眼」就必須重新訂購更換。更糟的是,義眼屬於「醫美整型」項目,一般無法獲得醫療保險補助,在這種情況下,中低收入的眼癌患者,因為龐大的經濟壓力,最後只得放棄義眼。
謝錚彬說,他一直在進行取代高價矽膠義眼的研究,幾年前,無意中看到美國太空站為太空人3D打印製造了一把「太空用扳手」的新聞時,啟發他研發「3D列印義眼」的想法。
這個創意獲得邁阿密大學工程學院助理教授、3D打印科學家葛瑞斯(Landon Grace)全力支援,經過一年多合作,加上研究生費提帕爾帝(Mauro Fittipaldi)的協助執行,20日這隻全球首創的3D打印義眼,成功在全美眼科學會年會中問世。
謝錚彬介紹,3D打印義眼,採取與心臟支架相同的SIBI材質,並混合最薄最精細的奈米材料製作,因此將更柔軟、舒服,更與皮膚連結,也不容易沾染油污灰塵。
患者訂購時,只要先用3D列印機的掃描器,將患者的另一隻健康眼睛掃描建檔,其中包括眼眶形狀、深度、眼睛顏色與大小、睫毛形狀長短,以及銜接臉部皮膚顏色等。葛瑞斯說,這部分僅需三分鐘即可完成。
接下來,就把患者義眼檔案,輸入列印機打印製做,葛瑞斯表示,一般的3D義眼製作完成約需10小時,難度最高的製作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天。比起以往手工製作需七到10天的時間,大幅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