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乔磊:比恐袭枪击案更令美国人恐惧的事是啥?
来源:侨报网 | 2014/11/2 1:44:13 | 浏览:2046 | 评论:0

     美国民调公司盖洛普十月份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人最恐惧的事不是恐怖袭击也不是担心被人谋杀,他们最害怕的是信用卡信息被窃。事实上,信用卡信息盗窃案已成为美国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犯罪,直接影响和损害美国民众的经济利益。盖洛普表示,很多美国人都曾经有过信用卡被黑经历,曾经是受害者。

根据调查,69%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经常或偶尔会担心电脑黑客窃取自己消费时使用的信用卡资讯。同时62%的美国人担心计算机和手机中涉及到的个人资讯被盗窃。最近一篇报道曾指出,一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被窃后,在黑市仅卖1美元,而社会安全号码是美国人身份识别证,不少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社会安全号码来取得。

美国人最担心的第三件事是住家没人时小偷破门而入,有45%的民众存有这种担忧。目前入屋行窃已成为美国社区尤其是高档住宅区最严重的一种犯罪。美国人最担心的第四件事是汽车被盗,42%的人怀有这种恐惧。这样看起来,美国人最恐惧的事情头四件都是与财务和个人信息有关,所以在美国访贼很重要。

接下来美国人担心的事情就与孩子有关了,31%的民众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或是身体受到伤害。也有30%的民众担心人在家中时窃贼入侵,这种情形往往是窃贼尾随屋主汽车,当屋主打开车库大门时,窃贼趁机进入车库和住宅进行抢劫。这种抢劫的目的虽然往往只是窃取财物,但由于窃贼会带有致命武器,有时也会演变成暴力事件,直接危害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以上是美国人最担心之事所占比例较高的几类事情,基本上属于财产安全问题。美国暴力犯罪频繁,对于杀人放火这类生命安全的问题,美国人是个什么态度呢?根据调查,28%的人担心成为恐怖袭击牺牲品,20%的人担心在驾车时被攻击,18%的人担心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18%的人担心遭到性侵犯,18%的人担心被谋杀,7%的人担心被同事攻击或谋杀。总体而言,美国担心生命安全的人数比例要远低于担心信息和财产安全的人数比例。

在美国民众中,收入越高的人越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窃,例如年收入低于30000美元以下的家庭,有50%的人担心信用卡资讯被窃,46%的人担心计算机和手机中个人资讯被窃。而在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有85%的人担心信用卡资讯被窃,76%的人担心计算机和手机中个人资讯被窃。按照年龄段划分,29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群对个人资讯被窃的担心比例相对较低,而30至64岁人群担心个人资讯被窃的比例较高,这也与不同年龄段人群拥有的财富不同有关。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0]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4]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