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丁肇中:不知道我的研究有何用 就为满足好奇心
丁肇中:不知道我的研究有何用 就为满足好奇心
作者:申卉 徐静 | 2014/11/12 10:02:49 | 浏览:1633 | 评论:0

丁肇中:不知道我的研究有何用 就为满足好奇心

丁肇中昨天中山大学演讲 称不愿对未经证实猜想随意发表评论

  问:“您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丁肇中:“我不知道。”

  问:“您怎么看待一些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影响的说法?”
 

 丁肇中:“我不知道。”

  问:“您怎么看弦理论等物理学新理论?”

  丁肇中:“我不知道。”

  昨天是中大90周年校庆正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演讲,主题是自己对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在问答环节中,丁肇中屡屡以“我不知道”来回应现场学生的提问,令人印象深刻。

  短短20分钟的问答环节,无论是问及物理学界未经证实的猜想和理论,还是做学问的实际意义,丁肇中一概微笑着说“我不知道”。虽然“一问三不知”,但场下却报以热烈的掌声。丁肇中解释,他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作为物理学家的他,不愿对种种未经实验证实的猜想随意发表评论,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验证一个个猜想。

  “到目前,我没失败的实验”

  “您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我不知道。”

  “您怎么看待一些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影响的说法?”

  “我不知道。”

  “您怎么看弦理论等物理学新理论?”

  “我不知道。”

  每当台下学生请他对各种新的物理理论发表评论时,丁肇中的回答一概都是:“我不知道。”记者粗略统计,短短20分钟的问答环节,丁肇中一共说了5次“我不知道”。

  他解释,“世界上的任何猜想,如果没有通过实验的证明,都是没有意义的。”在丁肇中看来,科学家更应该通过实验去证明一个个猜想。言语中的严谨与谦虚让台下一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样体现在实验中。当有学生问到他失败的实验,丁肇中微微一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失败的实验”。

  他说,每当他做实验时,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待在实验室里,想象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避免这样的错误。“奥运会有金银铜牌,但自然科学界不会承认第二名,因此不存在犯错的机会。”

  “好奇心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差别”

  虽然现在的丁肇中已经是荣誉等身,但他所做的仍然是基础科学研究。16年来,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以下称AMS实验)项目,在国际空间上探测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目的是研究宇宙的起源。

  “为何要研究宇宙的起源,这对世界、人生有意义吗?”面对这样的疑惑,丁肇中再次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的研究有什么用。”

  他解释,目前所做的基础研究,想要产生实际效用、改变人类的生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举例说,上世纪初,科学家们研究量子力学时,并不知道几十年后这可以应用到激光、通信中。

  丁肇中把基础研究比作金字塔的基石,在他看来,所有技术的发展都是生根于基础研究中。“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当基础研究无法提供新的知识和现象,就没什么东西可转化了。”

  但丁肇中坦言,“虽然我现在也不知道这对将来会产生什么意义,但我做这项工作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所在。”

  “中大对AMS

  做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AMS实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项目之一。2011年5月16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在国际空间站上,AMS通过探测外层空间反物质、暗物质,以及宇宙射线,研究宇宙的起源。

  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56个研究机构、1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中山大学从2004年开始参与,是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五所大学之一。“十年来,中山大学对AMS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丁肇中评价。

  丁肇中介绍,到目前为止,AMS已经搜集到540亿个宇宙线数据,在未来20年内,还将搜集到3000亿个数据,为暗物质的可能存在找到间接证据,也为探索宇宙的起源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度。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25]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78]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68]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44]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29]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22]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224]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190]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61]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7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