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凯迪亚高中
前些日子,上海松江第二高中连续第二年派出代表团参观我就读的学校南加州亚凯迪亚高中。今年,这些上海老师正巧参观一堂我当老师助教的课,因此我有幸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谈。
当时学生正在参与小组活动,其中一个老师感叹到:“美国的课堂给学生互动的时间比中国长很多呀!” 这话说得没错,这是美国课堂比较常见的现象。真正让我思考的是该老师随后跟上来的一句话:“不过,不是所有学生都在专心地干事啊!”
这观察也的确没错。我当时这样解释:美国重视个人自由。学生从自己所受到的教育之中的所得最终仍然取决于他个人对知识的渴望。老师可以试图帮助学生,但学生还是有权利选择失败,选择不及格。
中国的教育系统自然是截然不同的,它不允许”失败“:每一个学生都得尽力成功。中国的教育系统设计得像一座独木桥,因为该系统中的每一部分,从老师到家长再到课程都把学生引向一个单一的目的地:高考。教育最后搞成跟赶羊一样,把学生排成一队往前赶。如果有掉队的,拿着鞭子赶回队里。一群“羊”冲着高考走到瞎……
东莞大学的英语考场
美国的教育系统绝不完美,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本科的过饱和现象。美国近几十年来大力鼓励所有学生上大学,以至于现在的美国大学由于需求驱动,学费涨到了天文数字。而学生也发现,大学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能保证毕业后有好的工作。据统计,估计到2022年美国将增加大约1563万个工作,同时会有1500万大学生毕业。那么,你知道这1563万个工作岗位里,有多少需要具有大学本科学位?仅仅423万。
这种状况在发展中的中国还不是一样?而且,中国经济不如美国发达,所以对大学教育的需求更低。我不是想说学生不应该去上大学,但我们起码不应该去逼迫一个不想上大学的孩子去走这座升学“独木桥”。
“失败不是一个选项”,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前提条件是您对您所追求的目标有绝对的把握。从个人角度上,这种把握可能感觉很容易:如果您是要给自己孩子规划人生,您还是会让他去读大学——哪个有这条件的中国人不会?但是,从一个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不能也不该把每一个孩子都送到大学里去。如果如此,表面上的弊端是造成本科生供大于求,让毕业生就业变得比西天取经还难;实质上,更严重的弊端是: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里,劳动力却是单一化的。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学本科学历。举个例子,有多少工作需要技校训练?所有的年轻人都去上大学,谁去干这些工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逼着所有孩子去上大学,反倒会创造出来一群不适合国情的劳动力,适得其反!
所幸,美国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高中每年选课表上众多的职业教育课程,还有我们校园的职业教育楼至少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