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国内动态
关键字  范围   
 
中国科技部通讯 (No. 18 - 20)
2014/11/21 11:26:50 | 浏览:1960 | 评论:0

中国科技通讯 NO.18

专刊:科技部部长万钢谈中国的科技创新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关乎现代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撑与保障。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我国科技实力专题接受了采访。

记 者:敢于与善于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承,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自主创新成就斐然,有哪些重大的标志性进展?

万 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多次作出重大决策。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新世纪第一个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增添了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前沿成果,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受到世界瞩目。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总量、科技创新成果均大幅增长。2013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59万件,增长9.3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升至第5位。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69亿元,增长4.1倍。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1万亿元,年均同比增长10%以上。2013年:

在基础研究领域,首次实验观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了零磁场下电子自发单向有序运动;发现4夸克粒子现象,引起国际物理界的关注;发现CiPS诱导体细胞和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为再生医学和抗肿瘤药物研究开辟了新途径;首次合成硬度超过金刚石的立方氮化硼新材料等成果,在量子科学、粒子物理、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迈向国际前沿。

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天河二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天宫神舟顺利对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深潜从海试转向科学应用等重大成果。在重大专项领域,TD-LTE技术4G发照运营,重大装备、新一代核电、新药研制、水污染治理、传染病监测等取得显著成效,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振奋了民族精神。

记 者:中国科技创新在国际比较中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是实施政策的前提。据了解,为了摸清底数,科技部作了一个详实的调查,将结果形象地概括为“三跑”,请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万 钢:去年我们先后动员8000多名中外专家开展了中长期科技规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中外技术竞争的调查工作。在参与调查的10个领域1149项技术中,195项(17%)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55项(31%)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或相差不大,还有599项(52%)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处于跟踪阶段。94%的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可以说,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领先、并行、跟踪的基本格局,正向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迈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大幅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关于把我国技术发展比喻为“领跑、并跑和跟跑”,要清醒认识“三跑并存”但仍以跟踪为主的现实,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对于领先领域,要看到原创能力的不足,需进一步夯实基础,找准方向,稳步扩大优势;对于并行领域,要找到超越的突破点,奋力攻关,加快超越;对于跟踪领域,要实施差异化战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加紧赶超。

记 者:“赶超”是一场攻坚战,它不仅会带来生产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必然推动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化。那么,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改革的深化,科技体制怎样改,才能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万 钢:科技创新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不仅会提升劳动生产率与效益,也必然会率先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改革。

我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有些与之相伴的制度变革,已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发生。当前许多领域的改革就得益于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微博和微信以新的形式冲击了短信,也促进了运营商、运营模式的改革;网购带动了物流业和零售业的改革,大型商场正在向体验店和娱乐服务综合体方向转型;支付宝、余额宝等网络金融促进了传统金融体系改革;风能等光伏分布式发电也正在推动着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农村信息化营销网络缓解了农产品“卖难买贵”的问题,完善了传统销售渠道;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也会牵动能源、汽车、电力等领域的改革发展。

科技创新在带来生产力巨大解放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的同时,也要求一系列配套制度变革为其开辟道路。当前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重点是完善政策环境,使企业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在2007年《科技进步法》修订版中,明确规定财政支持科技项目的归属权为承担单位法人所有。这为企业成果转化打开了制度通道,企业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全国技术交易额从修订前的2300多亿元,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7469亿元,其中80%以上的技术成果是企业间交易的。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尤其活跃,去年达到2400多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3。

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相比,高校与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还不顺畅,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界定不清。为解决问题,我们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了试点,积累了经验。去年启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工作,提出把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归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等法人机构及相关的制度建议。与之相应,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符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特点的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管理办法,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记 者: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企业占比2/3,这说明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但从投入主体转变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哪些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呢?

万 钢:这些年来,我国企业研发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76.2%,说明企业正在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市场交易的80%以上由企业完成,说明企业的创新成果除自用以外,还产生了价值增益;创业板上市的355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93%,总市值达1.3万亿元,说明创新的效益在增长。

但仔细分析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结构,90%以上用在试验和开发,而对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技术探索的投入不足1%。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优势技术的能力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低25%—30%,71%的领先技术仍处于实验室(31%)或中试阶段(40%),而技术领先国家超过70%的技术已处于产业化阶段。这组数字表明我国从知识、技术到产品、最终到市场的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是“短板”。大幅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抓住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要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如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改进和规范研发费用计核办法等。同时,要改革产业化目标明确的技术创新项目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组织实施机制。

二是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在行业骨干企业优先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鼓励产学研结合、大中小企业组成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形成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分享创新红利。

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资金的规模,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自主创业。

四是加快建立创新主体的协同机制,形成创新聚集效应。以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重点,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共同投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并落实共享后补助政策。

五是加大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重点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要及时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结构,主要在战略布局、长远发展、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战略高技术和农业、生态、环保、健康等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政府投入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如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研发了搜索算法技术,使谷歌搜索引擎成为可能;苹果手机赖以运行的关键技术,从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到微电子、触屏、语音转换等技术前期皆由政府投资。因此,财政性科研资金应加大对事关未来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与此同时,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当前要着力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形成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技管理体制。

记 者:是的,集国家财力投入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该成为共识。我国已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才能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潜力,服务于整体发展?

万 钢:产业结构调整要靠科技创新这个原动力,但创新应是全方位的,包括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和金融政策创新等,各环节要紧密衔接。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由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的跃升。

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重大专项研发、产业化示范和应用,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创新,在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清洁燃气、生物医药等方面,努力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向钢铁、有色、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大力推广促进节能减排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提高机械装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进程。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系统外包、制造业服务、数字旅游、数字生活和信息咨询服务,推进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强化技术市场、研发设计、技术评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服务和产业化基地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要组织对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围绕粮食安全、水资源、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电动汽车、高端芯片、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要支撑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勘探与开发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废弃物资源化、蓝天科技、海水淡化、绿色建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深入开展首都蓝天行动。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防治技术研发与推广。

记 者:在着力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大科技开放合作力度。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充分利用国际竞争的激励机制,打造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万 钢: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的力度和深度,已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0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深海大洋钻探计划、国际对地观察、人类基因组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目前,我国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格局已经形成。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对外开放应更加积极主动有为。一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研究计划,探索开展全球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共享工作。切实推进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吸引海外高层次专家和团队联合承担或参与实施。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高端人才去国际组织任职,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树立外贸竞争新优势。按照平等和对等原则,探索外资研发机构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新机制和新途径。构建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链接全球资源和市场。按“分类指导、集中展示、加强协作”的原则,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使各种类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系列化、网络化,成为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生力军。

二是继续推进政府间创新对话和科技合作。去年我们举行首次中欧创新对话,开展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和第四次中美创新对话,创新对话成为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战略沟通的重要机制。我们要全面推进中美在能源、农业、环境、卫生、人文交流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快推进对俄科技合作和中亚科技合作中心、中欧创新中心平台建设。

三是做好周边科技外交和对外科技援助工作。我们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面向周边的科技开放合作战略。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落实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各项议程,加快实施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推进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吸引国外青年科技工作者来华参与研发工作等。


中国科技通讯  NO.19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简介

一、实验区的由来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从1986年开始,由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综合试点工作。实验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大城市改造、小城镇建设、社区管理、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为推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在1992年和2012年的两次世界环发大会上,实验区作为展示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两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并在两次大会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展示工作,得到了包括联合国、欧盟等机构官员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截至2014年4月,中国已经建立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60个,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局面。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为周边地区或同类型地区提供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特殊区域。实验区的工作突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长远规划、创新驱动。政府部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引领开展工作并积累经验。

为协调和推动相关工作,19个国务院机构组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单位是科学技术部,副组长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形成了相关部门联合推动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实验区发展的三个阶段

28年来,实验区建设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镇社会发展综合试点示范阶段。80年代中期,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增长较快,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素质不高,资源承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原国家科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于1986年共同选择江苏省常州市和无锡市华庄镇,开始了城镇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强调要科学地制定城镇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常州市和华庄镇积极探索和实践,迈出了开拓性的第一步。1992年,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家科委和有关部委提出社会发展综合试点是一项改变观念、创造环境的社会改革实验,并提出要扩大实验范围、继续进行政策性改革试验,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纳入试点内容。同年成立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

第二阶段: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阶段。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996年,中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实验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求要率先建成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三阶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新时期国家的战略目标,政府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实验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指导文件,努力开拓实验区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国家的主要科技计划,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惠民计划等,为实验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财政支持。

三、实验区的主要成果

28年来,实验区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与实验,主要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探索了新型发展模式。实验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出发点、探索出了一种以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发展为主导,注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在农业方面,河北省正定县、山东省牟平区、河南省鄢陵县等实验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节地、节水、节能、降耗为主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副产品和废物循环利用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工业方面,河北省武安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等实验区,则注重建立清洁生产型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增加产业技术含量,拒绝污染项目的引进,积极构筑企业之间资源与废物循环利用的加工链,推行“最小排放社区”,实施工业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围绕降低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探索了有效途径。

2.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加大了对各地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针对地区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各实验区开展了社会事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减少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共和社会安定,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深入推进社会事业进步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普遍建立了政务信息网络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北京西城区、上海徐汇区、四川成都金牛区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实验区还建立了城市管理信息平台、110紧急求助系统,提升了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3.探索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工业化带动,实验区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逐步探索出“集约发展、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综合提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例如,安徽省毛集实验区积极探索行洪区移民的可行做法,提出了“东风湖行洪区移民建镇”设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建立了符合当地实际的镇域工业体系,为灾害频发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示范。山西省泽州实验区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协调”的原则,总结出了乡镇企业主导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强村扩张型、迁村并点型和旅游开发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为中西部农业县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示范。

4.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促进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针对地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利用低效率等问题,各实验区从制度、科技、政策、管理和机制等方面探寻解决办法。“重视生态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开发利用”已成为许多实验区遵循的原则。例如江苏盐城市大丰实验区,对沿海滩涂进行保护性开发,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野生糜鹿保护区,成为世界湿地和生物多样保护的典型区域。云南曲靖市的麒麟实验区,结合当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的特点,使整个城区太阳能普及率达到92%,成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城市。

5.扩大了国际影响,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交流贯穿了实验区28年的建设过程。一方面,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新技术;另一方面,在早期制定中国的21世纪议程文件和后来提出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过程中,通过实验区使国际社会了解了中国所作的努力。2002年,在里约+1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中国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点模式,并予以发布,受到国际关注。许多国家在推进21世纪议程的过程中借鉴了中国做法。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正逐步扩大。

福建省龙岩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龙岩市通称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包括五个县,总人口297.7万人,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龙岩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要矿区和主要林区,森林覆盖率73.1%,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2009年4月,科技部下文批准龙岩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龙岩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于中小城市型实验区。2010年,科技部选择龙岩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地方政府以“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为建设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

龙岩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有如下特点:

一是规划部署先行。地方政府与学术机构合作编制完成了《龙岩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规划确立的33个总体发展指标、10个重点工作领域和59个优先发展示范项目。另成立了有市政府领导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定了各区建设任务和负责人。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推广运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等种养殖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装备、先进制造、汽车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三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政府安排8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助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20%,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产生了若干新兴企业。

四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强化节能减排问责制,突出环境污染整治、资源节约的政策目标。市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建设。在全市调整了水泥和煤炭生产企业,关闭了一批污染企业。

五是突出城乡统筹和民生保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把更多的工作力量、新增财力、公共资源用于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人居、教育、医疗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实施农田基本建设整村推进工程,成立全省首家农民工医院,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三农”综合保险,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

六是推动政府科学管理。科学地设计政府目标管理的考评指标,增加非资源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民生工程建设等的管理考核指标,引导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朝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杭州市下城区设立于1949年,现辖8个街道、74个社区,区域面积31.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

2012年,下城区实现生产总值598.80亿元,2007-2012年的年均增长12%,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中国商业名区、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2008年2月,下城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区。实验区以富民强区、创造美好生活为主旨,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下城区经过六年努力,全面完成《下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一是致力于转型升级,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着力发展商贸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会展业。下城区成为中国商业名区和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 201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543.15亿元,占全区GDP的90%,比2006年提高14.47个百分点,居全省90个县(市、区)第一位。

二是致力于环境立区,生态承载力不断提升。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实施绿化工程,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创建低碳城区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杭州市最清洁最有序城区”。2012年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4.6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9%;生态文明考核全市优秀。

三是致力调整发展布局,促进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南精北快”总战略,加快城内社区改造步伐,加速北部路网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建设。2012年,全区主要商业聚集区实现税收67亿元,商业收益显著。北部户籍人口比2006年增长促进超过4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超过260%,发展表现良好。

四是致力于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建设和谐社区,改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了适合老年人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注重发展公共医疗保障,扎实推进“健康城区”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强区;强化平安下城建设,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连续六年全市第一。

五是致力于科技进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区”总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建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高新产业。2012年全区人才资源总数超过12万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4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2%。创建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投资、融资平台,成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

中卫市沙坡头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国土总面积5922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38.72万人。沙坡头区境内沙地面积占19.3%、山区面积占45.5%、川区面积占35.2%,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获全球环保500佳称号的5A级旅游风景区——沙坡头。

中卫市沙坡头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2006年原命名为“宁夏中卫市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于中小城市型实验区。实验区建设以来,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等一批殊荣。

中卫市沙坡头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批准建设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实验区投入建设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验区成立6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DP)由2005年的33.5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118.18亿元,增长超过250%;占全市比重为47.2%,人均生产总值为30689元。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在戈壁荒滩和低丘缓坡地上建成中卫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投资热点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沙坡头区拉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设施蔬菜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农产品。地区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紧紧围绕黄河、沙漠两大文化特点,把地区发展与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先后实施了城巷改造工程、农村综合建设“五大工程”(危房改造、垃圾处理、建立农村消防体系和农户使用天然气等)。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了十二年义务教育,推动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学校,全区整体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先后实施了百万人口扶贫战略,生态移民就业计划,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

五是生态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防沙治沙用沙256平方公里,实施了美利林纸一体化造林工程,恢复湿地面积6.2万亩,实现了沙漠林-纸一体化、沙漠工业园区化、沙漠旅游产业化。建成市区景观水系和腾格里湿地公园,、围绕黄河实施了“扩水增绿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六是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实验区成立以来,积极实施硒砂瓜、设施蔬菜等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20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30多项。此外,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等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已争取10个工业研发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地区科技助推经济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中国科技通讯 NO.20

中国的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即将发布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更加突出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方案》将体现五个原则,包括: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方案实施后,将体现如下政策目标:

一、将搭建一个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建立由科技部牵头,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共同制定议事规则,负责审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划的布局与设置、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设立、专业机构的遴选等。同时,按照转变职能的要求,政府部门不再直接从事公共资金的具体分配和项目的日常管理,而是着重于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完善计划布局、对执行情况实施监督。资金和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将由规范化的专业机构负责,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专业机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化。

将设立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委员会,统一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科技计划提供决策咨询;对项目评审提出指导意见;对特别重大的项目组织评审。

将建立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对计划和项目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财政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力求多出成果和人才。

将建立科技项目动态调整和终止的机制,使科技资源配置能够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优化,适应新的创新部署。为体现公开和透明,将各部门现有的的信息系统进行联网,为科技计划宏观统筹和信息公开提供技术支撑,并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二、由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计划将优化整合为五类科技计划

2013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达到2364.68亿元人民币,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11.55%。根据改革方案,中国现有的各类由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将归并为五类:

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旨在加强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

二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在设定的时限内进行多方面研究力量参与的协同攻关,解决“卡脖子”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发展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针对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通过设立重点专项进行系统设计,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布局组织研发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四是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等方式,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和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资本化和产业化。

五是基地和人才专项。通过加强科研条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支持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的科研工作。

五个方面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都将纳入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中央财政加大对平台的支持力度。

此次《方案》提出的重大改革亮点就是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管理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展改革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都将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范畴。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旨在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系统设计,从整体着眼组织实施,使其中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活动的渗透和引领。

《方案》将以“三步走”的方式实施。2014年,启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对部分具备条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并在重点领域先行组织部分重点专项进行试点。2015年至2016年,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基本完成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优化整合,实现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安排和预算配置的统筹协调。2017年,经过3年的改革过渡期,实现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全面运行,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改革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与行动

国家执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来,科技部按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规划》等相关政策部署,协调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战略和政策指导,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示范与应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在若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专项规划、战略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   

2012年,国家《“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发布,该文件确定了未来五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的重点任务、研发方向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的机制,指导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是我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同年,科技部针对基础研究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整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研究涉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地球系统模式等内容。2013年,科技部组织编制的《“十二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发布,文件全面安排了关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研发与示范工作。政府部门积极指导大型企业参与相关工作并组织建立CCUS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效地促进了相关工作。   

在战略研究方面,科技部组织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先后开展第二次、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对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估,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最新、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2011年,《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发布,该报告系统评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重点任务和行动方案,并提出加强能力建设的建议。此外,科技部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和“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内减排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战略研究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与行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科技部组织编制并发布了第一批《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有效地推动了若干示范性强、减排效果好的低碳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工艺和新技术,加速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示范与应用   

“十二五”期间,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攻克能源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培育和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任务,不断提高能源可持续创新能力,为实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比重达到15%的目标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科技部在几个国家科技计划中,包括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都部署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项目,以落实和完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任务。若干重点项目包括:    

1.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   

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碳捕集、封存利用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成立了“CCUS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提高CCUS领域的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为目标,安排了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   

例如,神华集团“30万吨煤制油工程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于2011年全面建成并开始运行,二氧化碳注入速率已完全满足10万吨/年的设计要求。中石化大规模燃煤电厂烟气CCS项目,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低能耗的胺基溶剂,较传统CO2捕集方法的能耗大幅下降,有效解决了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过程中再生能耗高等关键技术难题。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的两个项目“CO2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和“松辽盆地CO2驱油与埋存技术示范工程”,于2011年全面启动,发展了含CO2火山岩气藏安全高效开发和驱油技术,为建成国内首个、世界第二个工业规模的CO2驱油和埋存试验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3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排了“CO2化工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CO2矿化利用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燃煤电厂CO2捕集、驱替煤层气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等项目。目前,国家已安排了对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的系统部署,包括燃烧前、燃烧后、富氧等捕集技术;驱油、驱气、化工利用、矿化利用技术;以及盐水层封存技术等。   

2.能源与资源领域减排技术研究   

在能源与资源领域安排了一批相关项目,进一步加强了洁净煤、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重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在2015年项目指南中设置了煤制清洁燃气及废水控制、高效宽负荷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燃煤电站超净排放控制、工业锅炉高效燃烧与低排放、智能用电与综合能源利用等关键技术方向。此外,积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10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等。   

3.交通领域减排技术研究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应对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经过学术界和产业界持续努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新能源客车用同轴混联双电机系统、高密度纯电驱动电动轿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系列化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TEG6129PEV)等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混合动力客车基本实现产业化,纯电动乘用车实现了规模示范运行,燃料电池汽车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在关键零部件方面,锂离子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电驱动系统已具备产业化能力。在公共平台技术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服务于整车、电池、电机的测试平台,在多方面探索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商业模式,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   

4.建筑领域减排技术研究

在建筑领域,“十二五”以来围绕技术与标准、建材与产品、集成与示范三个方面部署了重点科技工作,以增强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在技术、服务、产品和产业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建筑节能适用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应用,在全国20个省市发展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覆盖了不同气候区和不同类型的建筑。以发展低碳城镇为目标,开发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开展科技示范,促进城镇改造更新和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城镇规划决策水平和城镇宜居水平。   

在技术和标准方面,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国家和地方两级、涵盖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体系,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行、修订和后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工作,也为我国编制《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开展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5.材料领域减排技术研究   

面向钢铁行业减排需要,安排了“高品质特殊钢材核心技术”、“钢铁企业废渣/余热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等项目,拟建立焦炉烟气、烧结余热回收、转炉余热回收示范装置。此外,通过“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发展了一批减排技术,如:高炉出铁过程烟尘控制技术;钢铁工业烧结烟气中SO2、NOx及二恶英的脱除技术等,在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6.农林领域减排技术研究   

“十二五”期间,安排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究,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了“林业生态科技工程”、“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恢复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东北森林碳增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与温室气体检测技术开发”等一批项目。此外,通过“畜牧养殖业重要领域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针对集约化养猪场污染物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利用等开发关键技术;建立了污水处理及沼渣处理系统,确保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要有:   

1.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测技术   

安排了有关地球系统模式的研究,包括相关的高效并行算法和应用框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模块化的并行耦合器,支撑物理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发展了气候系统模式的新版本FGOALS_g2.0,参加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相关工作。此外,发展了水平分辨率为10公里的高分辨率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和25公里的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大气所等单位推广应用。   

在数值预报模式方面,发展了高分辨率、长时效的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形成了一套质量可靠的全国地面、高空气象及辐射的基础数据集,在减灾防灾和举办重要活动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发展了GRAPES_TMM热带气象模式和GRAPES_TCM热带气旋模式,提高了对台风路径的预报准确率。此外,发展了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测方法和数值预报关键技术。   

2.天气系统监测、预报与预警   

在气象监测方面,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每六小时一次、中国及周边地区至少每半小时一次的沙尘天气遥感监测。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卫星遥感、数值预报与GIS集成的西北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与影响评估业务服务系统。此外,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   

在城市天气预报方面,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天气预报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京-津-冀城市群局部地区的暴雨、浓雾、降雪等高影响天气预报的服务系统,提高了天气预报服务能力。   

此外,研究机构也开展了关于极区环境监测和地表过程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极地区遥感信息应用系统和全球陆地表面遥感数据和特征参量产品数据库。

3.行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   

针对在农业、水资源、海岸带、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发展适应技术的需要,先后安排了“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研发与应用”、“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北方重点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干旱、半干旱区域旱情监测与水资源调配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项目,已在若干方面取得了进展。   

针对我国干旱、洪涝、低温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将建立重大农林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开发预测预警和动态评估服务系统;研发风险评价技术软件与区划模型,制定风险综合管理对策,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资源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和评估,如对天山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评估;对海平面上升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提出了保障沿海地区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适应技术体系。   

在林业方面,在“三北”、中南、西南低山丘陵区及黄淮海平原重点发展了高效可持续农林复合系统;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试验和示范;根据地区需要发展了相关技术,涉及:“三北”地区水源涵养林体系、黄土及华北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林业生态安全体系等。   

4.针对消除雾霾开展研发与示范

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排了“雾-霾监测与数值预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北京地区民用燃煤及扬尘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深入开展对地区雾霾的监测与数值预报工作,为减少和控制雾霾状况提供科技支撑。另根据需要启动了“京-津-冀环境空气质量检测预警技术及示范”项目,加强了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对区域性大气污染来源识别与预测、区域性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区域空气质量预警及决策支撑、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等技术开展研究。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科技合作   

为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资源推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科技部大力推动中欧、中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合作;通过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机制和碳收集领导人论坛(CSLF),促使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向中国扩散。   

科技部积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自2008年以来,为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启动并实施了“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利用中国的适用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利用、水资源生态保护、干旱预警系统与适应、旱地节水农业、沙漠化防治等领域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受到了受援国政府领导人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此外,自2011年开始,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联合召开了三届“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际研讨会”,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政策和行动、非洲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现状、技术需求及合作案例进行交流,有效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的南南合作。   

四、展望   

“十二五”以来,科技部协调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部署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应用和示范,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交流,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与行动。   

面向未来,科技部将继续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通过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和CO2减排技术、提高能效、推动CCUS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以及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适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措施,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走向深入,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相关栏目:『国内动态
2024年NSFC各学科不予受理注意事项:提交前再审核一票否决 2024-03-17 [143]
太难了!1179万大学毕业生。。。 2024-03-15 [317]
2024考研国家线发布 2024-03-12 [188]
2024,Adobe将停止在中国的服务! 2024-02-29 [556]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份的26个地区和145个商业平台 2023-12-25 [1298]
首发!真实评测对抗知网垄断的中科院新平台 2023-11-06 [688]
中国外交部:《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将于11月7日在中国生效 2023-10-24 [1057]
英国WPP集团旗下企业3高管在上海警方突袭中被拘留 2023-10-21 [719]
中国教育部、海南省《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暂行规定》 2023-04-22 [436]
Google翻译将终止大陆地区谷歌翻译服务 2022-10-04 [93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