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多年来饱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走到尽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首次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百姓等这一天已等得太久了。此前养老双轨制在中国运行了约20年,在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权宜之计”安排下,企业员工每月拿出工资的8%交养老保险,一直交到退休,最终却只能拿到原工资的50%左右的养老金。而公务员不仅每月不用出养老钱,退休后至少还能拿到原工资的80%至90%。养老双轨制这一明显的弊病,官民双方对此也早有共识,但因改革涉及面太广,且牵涉到公务员群体自身的利益,因此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此次“靴子终于落地”,中国官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以“壮士断腕”勇气推进改革的决心,更在推进中国整体改革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从民生领域看,坊间预测,养老金改革最可能采取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将普通员工的养老待遇提升到和公务员相同的层面,二是在两者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不论是哪种方案,普通员工的养老待遇都将有所提升,这种让惠民的改革举措,当然会获得普罗大众的掌声。
从社会领域看,养老制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最需要体现公平正义。取消双轨制实际上就是取消身份特权,不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员工,在养老制度面前一律平等,这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有利于缓解当下大陆社会中的矛盾对立因素,抚慰中国百姓“老无所养”的普遍焦虑。
从经济领域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年降低,而取消养老双轨制有利于打消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让劳动力能够按市场需求实现合理自由流动,这势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释放新的活力。
虽然此次中国官方提出的只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方案,细则仍待补充落实。但老大难问题获得实质性突破,已让中国百姓看到了希望。“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一古老的中国社会理想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三年内完成养老金并轨 2018年延迟退休
(阚枫)
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改革退休年龄前应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5至2017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近日,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在决策层面获得通过,社会呼吁多年的养老金并轨改革将有全面实质性的进展。虽然养老金并轨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尚未面世,但是,舆论关注点已经开始转向与养老金并轨密切联系的另一话题“延迟退休”。
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的基本架构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1年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时退休。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由50岁提高至55岁。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严格了退休条件,在男工人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外,本人连续工龄必须满10年。总体来看,退休年龄在1949年后60年间基本上没有变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后,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议持续引发社会关注。但是,在养老金双轨制迟迟难以破题、退休后待遇差异较大的背景下,社会上关于“延迟退休”如何推进,争议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这份《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论》有着专题研究。这份报告发布在中国社科院12月25日举行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上,该书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担任主编。
这份报告指出,当前,无论是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延迟退休年龄已经势在必行,但是,改革退休年龄前应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对于改革的时间表,这份报告建议,2015至2017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建议,未来中国退休年龄将有两类:一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二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
其中,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为了减小对女性工人的影响,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时期内,女性工人可保留选择按照旧制度退休的权利。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这份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男性退休年龄目前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男性退休年龄相同,女性退休年龄(60岁)则比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养老保险(50岁或55岁)更高,可以等待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时再与其同步延迟。这项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信誉度。因此,建议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对于如何减小“延迟退休”的改革阻力,该报告称,“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必须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一个可行的做法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程度的趋利避害的机会,这就有必要采用弹性原则。”
报告称,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建议中国进行退休年龄改革后也引入弹性机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5年退休,但养老金标准将比按照法定退休有所下降;也可以高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养老金标准可适当提高。
同时,弹性退休年龄设计还可以引入新旧制度之间选择的弹性,即可以设立一个过渡期(如10年),允许人们在此时期内在新旧两种制度之间进行选择,为人们提供一定的趋利避害的机会,从而减小改革的阻力。
对于“延迟退休”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报告称,延迟退休年龄必须统筹考虑社会保障状况和就业状况。设计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要尽量减小对两者的冲击,根据社会保障资金平衡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努力寻找一个对两者均有利的方案,把握好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