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自二战后成功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引领了近几次全球科技革命。对于上海,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并最终成为未来全球科技革命的引领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对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思考中,有一个“5+2”战略。
美国垄断性创新与上海之路
问:不可否认,当今美国在世界绝大多数科技领域具有对创新的垄断性地位,他们主导的历次科技革命的驱动力何在?
张杰:美国经历了5次技术和产业革命,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的航天科技、70年代的电子科技、80年代的软件科技、90年代的互联网科技,以及这十年来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革命。而这5次技术革命都由美国东海岸以波士顿为代表、西海岸以加州硅谷为代表的若干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轮番推动的。
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是美国高校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120余所大学,汇聚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学府,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机构。硅谷所在的加州同样名校林立,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等名校,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互融互动,是美国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是推动美国垄断性创新的重要因素。这种创新垄断,因创新成果而享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市场权利。分析后可以发现,美国模式下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都具备了“三大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资源)、“三大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三大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新企业高速成长和新产业高效传导)等重要特征。
问:那么与之对照,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否具备“三大资源”、“三大资本”和“三大产出”的特征呢?
张杰:上海拥有4所985高校、数十所部属和市属高校,以及中科院等系统的数十所科研机构,拥有约10万科研人员。在沪两院院士达165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26人,已有70多家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研发中心。上海在“三大资源”中的教育资源方面占有比较优势,“三大资本”中的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已发挥重要作用,“三大产出”中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也有所显现。可以说,上海初步具备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上海需要对照这3组“三大”特征,对接世界前沿、瞄准国家战略,在对未来产业具有颠覆性重大影响的创新领域,重点谋划和布局若干“世界级的创新基地”,将上海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四个中心”建设贯穿融合。
五大世界级创新基地如何落子
问:在您的思考中,上海需要怎样的“世界级的创新基地”?
张杰:我认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按照“5+2”战略路径,重点建设5个世界级的创新基地。首先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创新基地。智慧城市建设是继互联网之后世界城市发展载体的又一次革命性升级,其建设愿景可分为3个层面:一是实现城市与内部服务的互联,二是建成数据共享和整合平台,三是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创造幸福与和谐。
问:高端制造等其他创新基地建设与上海各有什么关系?
张杰:当前,传统制造业强国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全球对制造业发展的广泛讨论。上海高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它将带来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突破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例如,中俄决定联合生产远程宽体客机,将原计划2025年后开展的“宽体客机”计划提前了10年,这将是上海在这项国家战略中的重大机遇;又如,公里量级高温超导带材研发的突破,会带动电力产业发生革命。
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中,上海拥有众多的综合性高水平医院和生物医药研发单位,汇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和实验室基地。上海应整合高端医疗仪器研发、个性化医疗、高效药物筛选、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中国首创的破解常见复杂性疾病防治难题的杀手锏,推动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体系建设。
而国际金融与贸易创新基地方面,上海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充分显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潜力。但从目前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看,仍然存在金融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及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
问:是不是还需要一个提供基础支撑的创新基地?
张杰: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都是上海现已拥有的世界级科技基础设施。可依托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若干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形成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建立集群研究模式,快速抢占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脑科学等世界前沿领域。我们必须重视基础研究,使基础支撑创新基地处于5个基地的前沿和基础位置,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源源不断地创造知识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
问:5个世界级的创新基地能否真正建成,有什么支撑和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张杰:两个条件:汇聚创新人才,营造优良环境。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然要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体系,消除制约引进高端人才和形成创新环境的政策屏障,成为创新人才的聚集中心。这需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培养和引进全球顶尖科技人才;需要依托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依托政府扶持和鼓励引进企业研发人员;还需要依托海纳百川的上海海派文化引进创新创业人才。
打造优良环境,则需要在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变革和提升。政策法规方面,要做到3个转变:从政策相互独立向综合运用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从繁杂包办向简政柔性转变。基础设施方面,要为创新人才打造1小时上班的便利交通条件、舒适居住条件和完善的医疗、教育设施。公共服务方面,要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和技术推广服务,搭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提供国际和城市间的外部合作服务。总体而言,未来上海要形成一种“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环境。
问:在环境和制度建设中,政府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张杰:尽量减少政府直接干预项目的“有形之手”,更多重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无形之手”。建议政府主要抓制度、抓人才、抓基础、抓文化,强调制度设计的系统性,让制度激励成为创新活力之源。同时,转变思维方式,关注新兴产业,引进苏、浙等地的民营企业,补上民间资本这一短板,使国资、外资和民资协同推进,形成不同于北京、深圳的差异化优势。另外,转变文化理念,扶持小微企业和草根创业,关注“创业、创投、创客”,激发大众创新活力,培养“未来的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