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破晓,它将改写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战争形态,无人可以置身其外。赢家有可能跻身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输家有可能成为别人的附庸或傀儡。
自古至今,战争与和平就相伴而行。科技革命和重大创新,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也改变了国际战争的战争形态。在十六至二十世纪期间,世界科技先后发生了五次革命,战争形态随之发生了三次转变。在二十一世纪,预计会发生两次新的科技革命,将出现三种新的战争形态,人类文明和世界体系将发生质的变化。中国复兴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将影响民族命运。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忧患意识,并积极行动起来。
一、 科技革命改变战争形态
1、科技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科技发展既有渐进性变化,也有爆发性突变,前者是常规科技进步,后者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的科技变迁。照此定义,十六世纪以来大致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合称五次科技革命,即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
2、战争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开展的武装斗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的暴力行为。《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分析了世界现代化与国际战争的关系。如果把军队伤亡超过1000人,或外国军队入侵超过两周作为一次国际战争的标准,那么,在十八至二十世纪期间大约发生了195次国际战争;其中,十八世纪37次,十九世纪36次,二十世纪122次。影响国际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其中,主战武器、战争形式和国家发展水平是关键因素。
3、科技革命促进战争形态的重大转变。世界科技的五次革命包含一系列重大创新,促进了一系列的武器创新,国际战争的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例如: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火枪和火炮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转变为热兵器战争(火枪炮战争)。
十八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铁甲战舰和机枪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火枪炮战争转变为半机械化战争。
十九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飞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机械化战争。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出现了核战争威胁和冷战对抗。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第五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电子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发展,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
在过去五百年里,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到火枪炮战争,再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战争,再到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我们相信,未来的新科技革命还会塑造新的战争形态。
二、新科技革命催生新战争形态
201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根据院领导的部署,开展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完成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科学出版社出版)。我们认为,二十一世纪将发生两次科技革命,将出现三种新的战争形态。
1、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发生两次新科技革命。在过去五个世纪里,世界科技先后发生了五次革命,其中,十六至十七世纪发生一次,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各发生一次,二十世纪发生两次。我们预计,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发生两次新科技革命,即第六次和第七次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大致发生在2020~2050年期间。它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类可持续性、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和适应宇航时代需要的最新科技,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第七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大致发生在2050~2100年期间。它将主要发生在物质科学、空间科技和能源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突破现有物理观念,为新能源、新运输和新时空提供全新知识,人类文明将进入“宇航时代”。
2、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出现三种新战争形态。二十一世纪的科技革命,有可能导致三种新型武器体系,催生三种新战争形态,即信息化战争、神经控制战和太空控制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网络战争,与第五次科技革命紧密相关。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结束,它将产生和形成信息化战争的武器体系,包括信息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和机器人武器等,“制信权”成为一个制高点。
神经控制战是一种神经战争,与第六次科技革命密切相连。第六次科技革命预计在2020年前后发生,它将催生“神经战”的武器体系和作战方式,包括神经武器、网络战士和仿生战士等;“制脑权”将是一个制高点。
太空控制战是一种太空战争,与第七次科技革命关系紧密。第七次科技革命预计在2050年前后发生,它将导致“太空战”的武器体系和战争模式,包括太空武器和能量武器等;“制天权”将是一个制高点。三种战争的关键武器、战争形式、战略目标、战争结果和战争特点有本质差别(表1)。
三、中国复兴面临十字路口
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有可能发生两次新革命,国际战争有可能出现三种新形态。在两次科技革命中的表现,在三种国际战争中的成败,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过去五百年里,中国错失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并在相关的国际战争中屡次受挫,国际地位从第一世界降至第三世界。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破晓,它将改写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战争形态,其影响将超越前五次科技革命;赢家有可能跻身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输家有可能成为别人的附庸或傀儡。无人可以置身其外,中国正面临十字路口。
十六世纪以来,每个世纪都演大国兴衰,二十一世纪又谁主沉浮?
(张军社)
1月8日,美军参联会联合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大卫·高德费恩签发备忘录,将“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美国军方将在2015年底前向外公布新的作战概念。
外界十分好奇,这个受到美军高层重视的作战概念为什么会如此短命,美军为什么要在其公布仅有5年的时候就对其更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份冷战思维支配下的产物完全是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空海一体战”理论是对冷战时期美国和盟国创造的“空地一体战”理论的简单复制和移植。“空地一体战”理论强调加强陆军与空军建设和一体化作战,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为作战对象,以欧洲中部为主要战场,进行空地联合作战。“空海一体战”产生于冷战结束后20余年,但其内容和指导思想仍然充满了冷战思维,所不同的是把作战对象由苏联改为了中国,作战地域由欧洲大陆移到了西太平洋,作战方式由空地联合变为空海联合,以摧毁中国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为作战目的。事实上,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制定过以拒绝美军进入西太平洋为目的的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
其次,“空海一体战”理论严重违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中美发展新型军事关系,同时也从根本上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从一出台就受到了美国战略家的质疑和反对。美国战略家认为,与美国对华实施的其他牵制策略相比,“空海一体战”很可能会激起中国的不信任甚至敌意,造成中美间的军备竞赛,并最终导致核战争。美国一些战略家指出,“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是为了击溃中国。当年“冷战”的特点是相互威慑,美国与苏联都为对方设定了一系列红线,并清楚这些红线是不能跨越的。而“‘空海一体战’让美国有机会以击溃中国为目的在中国领土上开战”,“这样的战略无异于霸权主义干预”。
第三,以重点发展海空军为目标的“空海一体战”在美国由来已久的军种竞争中受到了来自陆军和陆战队的强烈抵制。“空海一体战”的核心兵器是海军航母战斗群、空军战略轰炸机、太空情报监视系统、航空情报监视系统以及情报处理和指挥中枢,从而形成一张“空海一体战”网络。在军费不断降低的情形下,美军对现有机构、编制、装备、采购正在进行相应调整。在实施至少取消陆军7个战斗旅等瘦身措施的同时,加强了空、海军装备的研制和采购。除保留美国轰炸机队和研制新的轰炸机外,美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正在试验中的F-35型联合攻击机。尽管美国军备预算削减,美国海军仍将保留11艘航母。在美国国防预算中,海军、空军军费开支呈上升势头。这无疑引起了美国陆军和陆战队的不满。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官员们认为,“空海一体战”概念太过聚焦于海军和空军所扮演的角色,应该修订该概念以增进联合作战。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美军新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应该与“空海一体战”概念有所不同,似乎不像后者那样要强行进入中国领土领空对中国内陆目标实施所谓的“致盲”打击。但也可看出,无论“空海一体战”概念,还是修改后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都是要追求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自由进入,包括继续谋求和保持在他国12海里领海外的所谓海洋“公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军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