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2015/1/25 1:44:01 | 浏览:2088 | 评论:0

创新的劲敌:反弹的利益集团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去年7月开始,整个互联网金融一片火热。去年11月份,当时一些发起人集中到美国东西海岸,走过15个城市,想看一下在创新的国家里面到底有没有互联网和金融结合,有没有产生一些创新的东西?后来走了一圈之后,包括不断的反复交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无论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各种大学做报告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无外乎三个角度的。

  第一个,随着虚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实际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已经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产生国家。同时随着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影响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搜索引擎,一个游戏,一个社交,一个广告,现在开始走向医疗教育旅游。现在又开始围绕着提供各种各样的其他的服务,以及到了今天的金融服务。这已经变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第二个,我们面临一个PC走向移动互联网。从PC走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你会发现虽然炒得很热,但是2012年之前移动互联网是没有盈利模式的。A股市场所有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大家都觉得OK,做,肯定要做,因为这是未来。但是做发现只能花钱,没有产生任何收益,为什么?因为从PC互联网上,我们传统的商业模式,广告到了手机屏幕上变得很小了,游戏,我们开始从端游走向手游我们是碎片化了,包括购物,你会发现我在京东上购物跟微信上购物,客单价价格没有上升而是下降了。我们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但是创造的利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但是后来你会发现什么情况?突然有一天发现在移动互联网里面,大家一直在提一个O2O,打通从线上线下,最关键的是什么?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连接上一系列的帐号,包括资金的帐号,你可以发现什么样的情况?你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里面,金融、手机钱包,以及相关的应用是非常强的一个新的变现能力和变现趋势,你会发现我们看到阿里做金融、百度、腾讯,很多公司都把支付以及变现模式认为在互联网上是一个新的趋势。同时又一个相反的印证,2013年整个市场里面对移动互联网迅速追捧,一个关键转折点在3月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突然间有一个部委不小心遗漏出来一个文件,上面写着要单笔金额最高一年不能超过一万块钱,单次消费不能超过一千块钱,最终你会发现当年在移动互联网上围绕着金融变现商业模式,突然间由于一纸文件有可能结束了。这是看到的第二种。

  第三种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影响这么大,在美国没有这么大影响?因为中国金融体系现有的机构,比如说我在证券公司,你发现中国证券公司76%销售收入来自于标准化的交佣金;银行、四大行,60%—70%来自于标准存贷款差;银联99.9%来自于手续费;万事达卡,只有10%几来自标准手续费,其他来自授信业务,交易业务,包括证券公司。

  你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一场什么目的?到底是重视客户,还是重视资产,到底是重视服务,还是看中你的变现能力,到底是前项收费,还是后项计费,这是非常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如火如荼三个原因。

  第二点,前一段时间刚刚去了谷歌做了全面调研,包括看了一下当年都看不懂的一系列的相关的并购以及相关的投资,还了解了当年广告变现的方式。从2012年开始,谷歌风投和谷歌自己总共做了十九个跟金融相关的项目,一个是谷歌钱包,现在不一定认为是对还是错,围绕着谷歌钱包收了预付卡公司,收了支付公司,做了相关产品。第二个刚才嘉宾讲的谷歌最大的投资方,还有一个桌面贷款方,这样的公司有可能颠覆所有银行的支付系统,以及交换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领域,实现点对点的这么一个货币交换的生态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还有一系列基于个人的,包括实时信用查询,这样的一些东西。

  这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开始找金融相关的变现方式和变现模式。这家公司做数据,做个人数据的卡位这一块,一方面它的三大竞争对手,苹果用安卓来对抗,同时扼杀它的未来,用谷歌眼镜用可穿戴,对于亚马逊,以前看到的亚马逊最大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在于不外乎物流管控系统。谷歌投了几个东西,第一个机器人,让一个以前管安卓的哥们去管机器,整个立体仓库里面最有效的就是这么一个模式。另外我们看到以前看不懂他为什么做汽车,后来发现他做无人汽车的核心,无外乎就是要实现一个点对点的送货。另外我们发现找到移动互联网可穿戴之后新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在可穿戴里面不仅仅是广告,未来的跟保险的结合,跟你的个人的数据、企业的数据会越来越补充你的资产。

  第三个问题,在中国创新的环境非常难。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在经历过整个包括监管机构,跟人民银行等等不断交流过程里面,你会发现所谓的互联网加X,当你进入这个X的行业里面,会有非常强的现有的利益集团,有着非常强的反弹。这时候你会发现仅仅是微信红包,虚拟信用卡,一个余额宝,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反对的意见。这就是美国和中国的区别。谷歌在做所有创新的时候没有接到SEC,没有被经常叫过去讨论训话。否则哪有时间创新。另外什么叫好的监管,我自己的感受,一定不是因为比如像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现在已经开上特斯拉了,我现在还是一辆自行车,我追不上它,我只能鸣枪叫停,所有的商业模式打掉。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构造新的制度,构造新的方式,打击非法集资,能不能用大数据的方式,能不能在金融产品设计一开始,我就全面介入来提供这个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我是我最想讲的。

  总共讲了几方面,第一我认为整个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影响最大程度,跟整个虚拟化的进度,跟PC走向移动互联网,找新的变现方式,以及我们看到的中国的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第二个我们不要再关注余额宝,再关注微信红包,这只是一个我们称之为微创新,我们要看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现在到底在布局什么,在看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东西。第三点,我想跟大家回答,创新到底够不够?我认为对于现在的金融来讲,创新还远远不够。另外一个什么是好的监管。这是我想给大家讲的话题,谢谢大家!


徐建国: 互联网能取代“金融中介”吗?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把钱贷给谁,区别很大的。找对了主,本金能回收,还能赚利息。找错了主,利息泡汤不算,本金也回不来。想想一笔贷款利息是5分的话,坏了一笔就相当于20笔白做了。

易欢欢: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讨论中,“脱媒”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意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便利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易,削弱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作用。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借用互联网的强大信息交换功能,让资金的出让者(也就是储蓄者)直接面对资金的使用者。这样,互联网金融完全不需要传统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试想现在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挣了那么多钱,其实都是从储蓄者和借贷者的收入里分了一杯羹——而且是好大的一杯羹。倘若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全取代他们,就相当于替储蓄者和借贷者省了钱,相当于节约了社会资源,当然是极好的事情。

  可是,互联网金融真的有这个魔力吗?从两个角度看,都让人心存疑虑。

  首先,国际上有这样的先例吗?我们有没有看到发达的互联网金融完全取代了传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国家呢?答案是没有,并且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并不好,远没有在国内这样火热,当前的现象是传统的金融企业“触网”,并利用互联网成为更大更强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赚了更多的钱。

  当然,我们也不必“言必称希腊”,国际上没有的事情,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不能有。可是,我们还是要想想这样的事情为何在别的国家没有发生,是什么因素阻挡了它,这种因素在我们这里是否存在。

  这就要谈到让我们心存疑虑的第二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为什么会存在?互联网会根除这些因素吗?看起来很难。金融中介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和处理信息,克服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完全依赖技术手段而不依赖于中介机构和市场设计,很难完成这一点。

  比如说,传统银行的重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吸收存款的关键在于储户信任银行,相信来提钱的时候银行能还本付息,为解决这个问题,早期开银行都是用抵押的方法,富人才能开银行,其身家资产都是抵押。银行开大了以后,自身资本金充足,本质也是一种抵押。后来又演化出存款保险,加上了政府信用。其实,吸收存款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有抵押就可以了。

  发放贷款就不一样了。把钱贷给谁,区别很大的。找对了主,本金能回收,还能赚利息;找错了主,利息泡汤不算,本金也回不来。想想一笔贷款利息是5分的话,坏了一笔就相当于20笔白做了。

  存贷业务的关键是贷款质量,也就是找对贷款人,信贷经理们干的就是这个事情。那么互联网能取代他们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主要做的是信息传播,而不是信息识别与分析,分析还是要人来做的。不管是用传统的当面交流加拍脑袋的方法,还是借助新的技术,都离不开人,也离不开雇佣这些人的金融机构。

  举例来说,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传播,真假都有,其中包含的究竟是“信息”还是“噪音”,就需要人们的进一步分析。在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信息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数据里面包含的噪音增长远远超过信息的增长速度。于是,过滤噪音,去伪存真,从数据里面提炼信息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时代,其实是“大噪音”时代。

  大噪音时代,对人们的分析、提炼能力,提出了更高而不是更低的要求,这些都不是冰冷的机器和互联网可以做到的。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现在不好定论。但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还都是“人工”的智能,是在人的智力指导下的智能,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目前的互联网尚且不能独立完成数据的分析,更不能独立完成信贷的决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还会继续存在,以满足这些需要。

  倘若真的进入“机器智能”时代,问题可能会更严重。人类真的会完全相信机器吗?真的会让机器决定人类社会的金融运作吗?这样带着科幻色彩的问题,还是留在科幻世界里以待探索吧。

  看起来,让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是一个更合理的演化方向。直接融资的发展也不是消灭金融中介,而是用直接融资的中介(比如投资银行,基金公司等)代替了间接融资的中介(比如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金融中介不会消失,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但是中介的形态会变,市场的运作也会变。适应这种变化的人,自然会在市场里面找到机会。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96]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99]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39]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6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70]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24]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22]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22]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85]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7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