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从而使个体从事社会性劳动的职业时间大大提前。未来将会有更多青少年主动选择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三位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这对个体适应性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多元化、多样性社会结构的逐步形成,校园文化已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从学校到社会,中小学生都将会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如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优化个性特征、明晰兴趣偏好,懂得更有效率和价值地选择自己成长路径,这不仅是获得未来较好质量生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出每个人存在的价值。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职业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制定职业规划,将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个体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都会问:“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现在准备什么?就业环境如何?”这样,就有助于个性化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个性张扬,而非“个色”发挥。中小学生完全可以尝试着找出自己特长的东西,并发挥这种特长。如对写作感兴趣并有一定的能力,就可以试着写一本书等。
未来社会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往往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特长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