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近日如是说。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外国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
作为在1999年至2008年担任北大校长10年的学者,许智宏承认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等于否认了北大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此语,不排除让某些教育官员觉得没面子。
而且,这无疑给浮躁的大学泼了一盆冷水。现实中,有些大学要么把自己当世界一流大学看待,要么高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跃进式口号。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向着这3个标准努力,或许中国大学就有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方向和路径。
笔者认为,中国大学要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最应该先抛弃坏的制约因素,祛除大学身上的病灶。
比如说,中国大学里的官多就是“世界一流”。“校级官员一走廊,处级官员一礼堂,科级官员一操场。”中国大学里这句话流行了多年,至今还在流行。用一位教授的话说,“官”太多了,就是“校长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大学里的官多之后,不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行政干预教学和学术。哈佛大学不会被这么多的“官”管着。
再比如,中国大学的学杂费堪称“世界一流”。2007年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万元人民币以上,以可支配收入相对支付能力计算,是世界最高水平大学的3倍以上。大学生花费高在于高校疯狂圈地、大肆扩张,重外表、重硬件而不重软件。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放弃高考,原因之一是高昂的学费。
又如,发生在中国大学的抄袭事件算得上“世界一流”。尽管没有人统计过中国大学里发生过多少起抄袭事件,但从频繁的曝光率来看,数目绝对可观。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教授都有抄袭行为,而且近年来抄袭似乎不断升级,一些大学的主要领导也牵扯进去。
中国大学除了官多、学费多、抄袭多之外,负债多、腐败事件多等,与其他国家的很多大学相比,也算“名列前茅”。
笔者以为,唯有先抛弃这些“另类一流”,中国大学才能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