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曾柔: 2015年,逃离微信
2015/1/31 13:53:57 | 浏览:1861 | 评论:0

微信承载了这么多用户、这么多复杂的关系之后,势必让人感到厌烦,这种厌烦不是对于微信本身,而是对于微信上的社交关系。

曾柔: 2015年,逃离微信

   

  如果说微信是现在中国最大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大概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不仅如此,它还成为你我每天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无论是东哥奶茶分手,还是姚贝娜去世,很多人都是刷朋友圈看到的。

  不过,当一个社交网络攫取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时,它一定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让部分用户产生摆脱它、逃离它的冲动。我想,这种反作用力并非社交网络本身不好用了,而是它的用户之间开始互相讨厌了,而社交网络运营方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都在遵循着社交网络这种发展规律,曾经热闹,最终平寂甚至半死不活。不同在于,聪明的运营方总是引导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社区氛围在长时间内保持和谐,而愚蠢的运营方不适时引导反而不断地恶心用户,更是加剧了上述反作用力,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回到微信,尽管张小龙团队非常聪明,但是作为社交网络的微信本身,恐怕不得不面对用户逃离的冲动。

  那么为什么用户之间开始互相讨厌了?

  1. 你的同事同行都来了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同事之间讨论工作都靠微信了,同行之间或者合作伙伴见面不是换个名片留个电话,而是加个微信。所以很多人抱怨微信将工作和生活搅在一起,一点没有私人空间,没错啊,你一边和闺中好友们聊吃聊喝,一边和领导汇报着工作,对于领导指派的任务还不能假装看不见,如果不小心把发给闺蜜的话发给了领导,那就不好玩了。

  还有一些更令人讨厌的时候,比如你在某场合加了一圈微信,回头刷朋友圈却想不起来某个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又比如有的人你可能不会再见第二面,你却要每天忍受着他发的你毫不关心的吃喝拉撒。

  就好像当初你玩微博的时候也关注了很多同事同行,但是时间长了你发现在工作之外你对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也没有特别的兴趣。

   2. 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

  老家的亲戚朋友都用上智能手机,用上微信了,他们欣喜的在朋友圈发着各种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以及“不转不是中国人”,你懒得跟他们互动,却也不好意思完全将他们屏蔽。

  有时候你想发点没节操的囧图博朋友们一乐,但是一想到爸妈会看见,还不知道要怎么说道一番呢,只好罢了。还有时候他们会转一些营销内容让你去点赞,集100个赞送套餐具什么的,你只好送个人情点了,也不好意思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骗人的。

  你发现七大姑八大姨带给你的价值甚至远不如微博的营销账号,那些星座、美食、养生的账号好歹具备一定的编辑能力,而且能随时取消关注。

   3. 做生意的也来了

  人人都认为社交网络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最先富起来的永远是那波搞营销的人,微博火的时候他们在微博发软文发广告,微信火的时候他们又转移阵地发软文发广告。

  而且更要命的是,在微信中你不知道哪一天某个同事就卖起了包包,某个同学卖起了面膜,他们利用你的信任赚钱,你是给还是不给?你默默的拉黑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厌恶又增加了一分。

  社交网络的运营方当然也不会坐失机会。他们会在某个时候开始在你每天刷的feed流中插入广告,还美其名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

   4.没用的垃圾信息越来越多了

  当微信好友越来越多时,你能够获得的信息确实多了,甚至都不用专门去看新闻了,但是你忍受的垃圾信息却也更多了。

  假如你每天的信息获取量是100,其中40是对你有用的,当获取信息量达到150时,你得到50的有用信息,似乎也还不错,但是当你获取的信息达到200时,你得到的有用信息仅增长到55,同时你要忍受145的无用信息。也就是说,垃圾信息的增长远比有用信息的增长快得多,直到出现负效应,垃圾信息开始掩埋有用信息。

  你讨厌垃圾信息的制造源,比如微博上的各种大号,比如朋友圈里某些个爱刷屏的人,但让你一个个去甄选屏蔽,你又觉得懒得费那个劲儿。

  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因为朋友圈内容太多刷新太快,我错过了同学的婚讯,错过了同事生孩子的消息。

  每一个社交网络产品都在构建关系,同时也在挤压人们的社交生存空间。当挤压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产生逃离的冲动。正如上所述,因为社交网络本身的马太效应,它会像黑洞一样把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吸进去,每个信息都吸进去。不管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

  我认为,一个社交网络产品的神奇之处是,它的发展轨迹不仅取决于背后的开放团队开发哪些功能,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有哪些用户,这些用户又是如何使用它,特别是当这个产品达到几亿级用户量时,开发团队进行功能改进会慎之又慎,而三教九流的用户的使用方式却越来越花样百出。

  所以美国的社交网络为什么那么多后起之秀,从Facebook到Twitter,从到Instagram到Tumblr。最近的一则新闻是Instagram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Twitter。总有人反感原先的关系网络,希望找到一片开阔干净的新天地。美国的年轻人们不喜欢Facebook了,他们说那是老年人玩的,实际上他们讨厌的不是Facebook本身,而是这里的人,如果所有老年人都被清出Facebook,说不定年轻人又都觉得好玩了。

  所以我想,微信承载了这么多用户,这么多复杂的关系之后,势必让人感到厌烦,这种厌烦不是对于微信本身,而是对于微信上的社交关系。已经有很多人在跟我说,他们正在降低微信使用频率,并且用其他社交产品作为替代,不管是同事之间,家人朋友之间,或者共同兴趣爱好者之间。

  大胆预测一下,2015年,用户开始逃离微信,更多新颖好玩,细分垂直的社交产品会获得机会。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位高权重的人为什么容易犯错? 2024-04-23 [64]
惠誉太会戳痛处了! 2024-04-15 [141]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2024-04-14 [75]
揭秘清华近2年留学去向! 2024-04-10 [257]
985高校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 2024-04-06 [23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假故事 2024-04-02 [163]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320]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95]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367]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24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