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5年1月(总第105期)‏
2015/2/4 10:39:50 | 浏览:1999 | 评论:0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5年1月(总第105期)‏

 

2014年10月(总第103期刊)
主编:王雅平

叙利亚问题可有答案?
马秀丝(Jessica Tuchman Mathews),《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014 年 10 月9 日
奥巴马于9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暴露了其新中东战略的明显弱点,即,叙利亚境内驻兵过少。在伊拉克,无论是库尔德武装“自由斗士”,还是历经改革、重整士气的伊拉克正规军,抑或是曾在布什总统增兵时助其一臂之力的逊尼派部落,都可被调动起来,共同对抗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下称“伊斯兰国”)。但美国在叙利亚却并无此种部署,尽管该国的内部瓦解会直接威胁到周边五国,并间接影响整个中东地区安全。五角大楼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宣布将用三到五个月时间在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中物色和鉴别作战人员,再用一年时间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而在这个过渡期内,除了空袭,还会发生什么?

有时,无论问题看起来如何棘手,只要重新审视深藏其中的核心假设,就能找到解决之道。数月以来,伊斯兰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这一事实让中东各国的关注点急剧转变,也为重新审视核心假设造就了时机。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两个假设引领着对叙政策:一是最后结果须取决于巴沙尔·阿萨德是否继续掌权,二是须在停火之前达成政治协议框架。如今,这两个假设都有待重新考量。

这场战争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损失,截至目前,有二十万人死亡,三百万人沦为难民,六百万人背井离乡。尽管如此,奥巴马总统还是念念不忘早先美国对外军事干预的教训,这或许不啻为明智之举。他从一开始就坚持认为,在交战各方达成政治协议框架之前,美国不应简单直接地进行大规模军事部署。但他无法找到这样一个框架,其他任何人都找不到。

2012年8月,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辞任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后不久,在等待航班的间歇同我喝了杯咖啡。这位优秀的国际谈判专家语带悲戚,说他从未在一个问题上付出如此多的辛劳,却收效甚微。继他之后,广受尊崇的前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与国际公务员拉赫达尔·卜拉希米同样在叙利亚问题上殚精竭虑,但也同样成果寥寥。

安南与卜拉希米试图通过多轮日内瓦会谈促成足够数量的相关政治协议,为停火休战打下基础。然而问题在于,交战的任何一方总是在刚刚取得军事进展时无比乐观地相信其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而对政治和谈全无兴趣。即便交战方的士兵都同样精疲力尽,苦不堪言,利用他方助燃战火的几大国际势力也有能力从中干预,以使稳定的军事平衡难以实现。这些势力包括支持阿萨德的俄罗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以及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沙特阿拉伯、若干海湾国家和美国。因此,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日内瓦会谈仍以失败告终。

当前形势有所不同,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与什叶派的伊朗这两个地区强国,眼见伊斯兰国的祸水很快将蔓延到其边境,都产生了与之对抗的迫切需要。据一位研究叙利亚冲突的权威专家所说,这一局势可能会迫使阿萨德政权与反对派中的非圣战组织做出极不寻常的举动。我的一位同事耶齐德·萨伊赫任职于贝鲁特的卡内基中东和平中心,他认为,阿萨德政权与反对派中的非圣战组织实现单方全面休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休战应是全局性的,是双方各自而又同时实行的。

为此,任何正式协议都没必要也确实不可能达成,也不用费心考量阻碍协议的先决条件,单纯的双方停火就足够了。萨伊赫认为,交战双方目前因力量削弱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都需要在争斗中取得喘息之机,以便将精力投向伊斯兰国,以防其乘虚而入,夺取改变战局的胜利果实。

今夏,阿萨德政权在伊斯兰国的重创下伤亡惨重,食品与水电供应严重匮乏,更使得其价格飙升。在另一边,以叙利亚自由军为主力的反对派武装即将失去对最后一段与土耳其接壤的边境的控制权,而武器、训练有素的兵力以及亟需的人道主义援助都需要从这条线路入境。萨伊赫写道,无论是阿萨德政权还是温和的反对派势力“都处于一个日益紧绷、流血不止、愈加脆弱的状态”。

然而,阿萨德总统不太可能在伊朗给予实质支持以前同意停火,毕竟伊朗是其政权的最重要支撑。伊朗在促使伊拉克前总理马利基下台一事上满足了美国的利益,但此刻,鉴于美国已经直接涉入局势,伊朗在与沙特和美国达成某种谅解之前是不会促使阿萨德停火的。这样一个涉及三方的谅解显然是难以达成的,因为其各自的内政决定了三方不能公开合作。

保密是外交进程中的常事,并非难以解决的障碍。关键在于,至少在眼下,三方的利益有所趋同。长远利益又是另一码事了。如果什叶派和逊尼派认为另一方会在伊斯兰国的威胁消除后掌控叙利亚政局,沙特和伊朗都不会主动促成停火。于是第二个核心假设可以搁置一旁了。问题又回到了需要某种政治和解上。

到目前为止,围绕巴沙尔·阿萨德命运的争议仍然阻碍着任何妥协方案的成立,一些势力坚持让他继续掌权,而另一些则要求他下台。若阿萨德得以继续在位,哪怕是作为名义上的总统,将权力分散与地区领导人、总理、议会和军方,即可绕开僵局。尽管阿萨德是一名战犯,但此时国家命运远比个人命运重要。在国际维和行动的支持下,这种政治权力分配可以形成一个体现国家团结的政府。

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方法失败:阿萨德有可能顽固不化;反对派的众多派系可能无法达成共识;沙特和伊朗或其中之一都不赞成这个做法;非伊斯兰国麾下的圣战组织,尤其是“胜利阵线”,可能会拒绝加入;如果美国和伊朗的核问题谈判失败,鲁哈尼政府可能在国内民心尽失,因而无法承担国外开战的政治风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成功的胜算不大。

以上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但并不是唯一的角度。叙利亚有几近一半的人口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又有将近半数的物质财富被毁灭殆尽。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接收了大量难民,令其自身稳定受到威胁。人民正在遭受巨大的苦楚。持怀疑态度的人不禁要问,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巨大风险和持续内战的惨重代价是否足以促使各方另辟蹊径解决问题。中东地区的唯一一个好消息是,伊斯兰国内部政治利益复杂,派系繁多,几个月前还貌似坚不可摧的假设如今都有待商榷。因此,不妨利用这一契机去探寻真正的出路。

本文最初发表于《纽约书评》。
卡内基动态
卡内基
威廉·伯恩斯当选新一任卡内基院长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
2014年10月29日 | 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大使将成为卡内基105年历史上第九任院长。马秀丝(Jessica T. Mathews)女士在担任这一职位18年后离职。
日本问题
安倍经济学: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是否行得通?
丹尼斯·鲍特曼(Dennis Botman), 查尔斯·科林斯(Charles Collyns), 斯蒂芬·丹宁格(Stephen Danninger), 维克拉姆·尼赫鲁(Vikram Nehru), 柳原恒彦(Tsuney Yanagihara), 詹姆斯·肖夫(James L. Schoff),华盛顿特区
2014 年10月2日 | 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发誓要“把经济放在首位”和“实施增长战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的有关日本的工作人员报告称,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报告同时指出,这些进展并不均衡,严峻的中期风险依然存在。政策的成败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都具有重要影响。丹尼斯•鲍特曼和斯蒂芬•丹宁格就安倍经济学的现状及其未来前景发表了看法。
东亚局势
日朝和解:敢于梦想抑或注定失败
西野纯也(Junya Nishino),斯科特·斯奈德(Scott Snyder),詹姆斯·肖夫(James L. Schoff),华盛顿特区
2014年10月22日 | 5月,朝鲜同意重新调查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本公民绑架事件,以此换取日本对其制裁的部分解除。这一举措是有望打破日朝僵局,还是又将不了了之?刚刚完成朝鲜之行的西野纯也就日朝关系改善的动机和对美朝关系影响等话题展开讨论。
亚洲经济
亚洲的贫穷:不为人知的故事
魏尚进(Shang-Jin Wei), 维克拉姆·尼赫鲁(Vikram Nehru), 华盛顿特区
2014 年10月9日 | 亚洲开发银行的最新报告采用了新的衡量贫困的标准,指出亚洲极端贫困人口的比例实际上接近二分之一,比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高出两倍有余。亚洲开发银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将详述这些衡量标准差异显著的原因所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分析结果对发展政策有何启示,以及更高的贫困率会对该地区前景产生何种影响。
全球经济
趋同的终结?
乌里·达杜什(Uri Dadush), 维克拉姆·尼赫鲁(Vikram Nehru), 卡尔·达尔曼(Carl Dahlman), 华盛顿特区
2014 年10月15日 | 经合组织2014年《全球发展前景》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间经济趋同的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也未快速提高。负责经合组织报告编写工作的卡尔·达尔曼、来自卡内基的乌里·达杜什和维克拉姆·尼赫鲁讨论该报告的结论与启示。
美国外交
伙伴协定与第三方国家:多边化还是巴尔干化
乌里·达杜什(Uri Dadush), 思南·于尔根(Sinan ülgen), 米丽亚姆·萨皮罗(Miriam Sapiro),马丁·雷塞(Martin Raiser),华盛顿特区
2014 年10月7日 | 美国同欧盟正在磋商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将许多相关国家拒之门外。这其中甚至包括欧美的主要贸易伙伴。这说明了将协议覆盖整个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更体现了排他性和紧张的国际形势。《容纳还是排斥?超越欧盟和美国的跨大西洋贸易》的作者思南·于尔根与阿纳贝尔·冈萨雷斯、乌里·达杜什、米丽亚姆·萨皮罗大使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卡内基中文网最新
中国经济
中国的债务问题“与西方不同”
黄育川(Yukon Huang),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
2014 年9月26日 | 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居高不下,不免令人担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快就会发生信用危机。08年金融危机后信贷条件放宽以及随之而来的建设繁荣和资产价格暴涨引起了人们进一步担忧。尽管如此,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 黄育川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仍然表示,由于其负债的公司和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的,中国并不是典型的注定要遭受西方式债务危机的国家。
中印关系
中国经验:摆明立场
拉贾·莫汉(C. Raja Mohan),《印度快报》(Indian Express)
2014年10月8日 | 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美印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首次提及中国南海,这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印度表示南海问题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解决。这一立场并不新颖,但重点在于这是印度首次和美国一同表述立场。受不结盟政策的影响,印度一直羞于体现其与美国利益趋同的趋势。而胸有成竹的莫迪正在改变着印度的态度。
叙利亚局势
伊斯兰国和埃博拉病毒——一枚硬币的两面
雷切尔·柯菲德(Rachel Kleinfeld), 《国会山报》(Hill)
2014年10月1日 | 在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蹂躏黎凡特之时,埃博拉病毒正在西非地区肆虐横行。从本质上讲,伊斯兰国与埃博拉有着共同的根源,即政府治理不力。虽然国际社会已采取了紧急军事措施及救援行动,但我们必须既治标,又治本。若西方国家继续为治理不力的政权提供支持,那些政府就只需发表符合国际社会心意的演讲和计划书,无需真正发展国家、造福民众。
中美关系
美国应积极与中国合作
王韬,《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2014年9月28日 |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可以对世界能源和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两国在能源及气候方面的合作将有能力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议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贸易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将会为中美在能源及气候方面的积极伙伴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学者文摘
《1914年的一系列事件给今日东亚的经验教训》
The Lessons of 1914 for East Asia Today
庄嘉颖(Ja Ian Chong),郝拓德(Todd H. Hall)
《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 第39卷第1期 |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有部分学者将现在的中美关系和1914年的英德关系进行类比,认为中国目前处在的国际环境与德国相类似,两国都是在现有的体系下的新兴势力,且对现有体系的不满在日趋加剧。本文作者指出这种类比是有误导性的,但同时也指出东亚确实可以从引发一战的诸多因素中获取经验。这些因素主要有:复杂的多边安全协议,民族主义和多次危机的叠加效应。

作者首先从地理,科技和社会历史三方面指出了1914年与当今局势的差异。在地理位置方面,100年前俄罗斯对德国的威胁现在并没有在中国的邻国中出现。此外,英国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在海上的影响力。德国海军的发展对其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中国并不具备挑战或是直接遏制美国海上利益的海军力量。当今中美关系缺少了当时英德两国对于国家存亡的担忧。在科技领域,核武器的出现降低了有核国家间产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核国家间在采取武装行动之前要考虑对方核反击的可能性和对本国的威胁。在社会历史方面,英德继承的是霍布斯式的思维,认为战争是会随时到来的。当今中美双方都没有来自对方入侵的威胁。因此作者得出用英德在1914年的事件来类比中美21世纪的关系并没有很大的帮助。

尽管如此,作者仍然认为1914英德的冲突和后来的一战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第一,作者警告国际社会要当心复杂的安保协议所带来的问题。双边甚至是多边协议会造成对美的依赖,美在亚洲的伙伴可能会被迫加入一些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冲突中。第二,作者提出民族主义会限制一个国家采取外交手段和妥协的余地。他认为民族主义是反对民主且崇尚武力的。第三,作者提出多重危机叠加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作者认为一战并不是单一的导火索引起的,而是多个危机的叠加效应。他以中国在海上主权问题与邻国不断产生争端和东亚高昂的军费开支为例警示相关国家避免一战的悲剧再次上演。

总体来说,本文采取了历史与现实对照,以史为鉴,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研究当今中美关系和东亚问题的独特视角。
《中国在习近平时代以联合国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oing Some Things” in the Xi Jinping Era:the United Nations as China’s Venue of Choice
罗丝玛丽·富特(Rosemary Foot)
《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2014年第5期,第1085-1100页 |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思考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在新时代的价值。作者认为,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会寻求一个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并以联合国作为主要舞台。作者同时也提出尽管这种积极的政策有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对中国长期以来所推崇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作者首先通过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的讲话,结合中国不断增长的联合国会费支出,认为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选择了联合国作为展现国际影响力的平台。接着作者指出这一举措的两点原因:第一,作为世界核心机构 之一的联合国给中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渠道;第二,联合国所倡导的国际秩序和原则,特别是维持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立场如出一辙。中国在2005年的一份立场文件指出联合国在奉行多边主义,促进政府间合作和共同应对挑战等多个领域是最有权威也 是最有代表性的机构。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给予了中国展现其作为大国的风采的机会,也为中国应对美国威胁,倡导多极化世界提供了有效途径。联合国大会上各国平等的原则让中国摆脱近一个世纪的屈辱,表现其发展中国家的一面。

在作者看来,中国与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上有着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和利益。这也就不难解释中国目前维和部队的人数是本世纪初的20倍的事实。当然,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希望奉行“轻足迹”(light footprint)的原则,提倡发展援助,强调当地政府的责任并且反对将一个地区的模式完全照搬到另一地区的做法。

作者在最后警告虽然中国可以在联合国的框架内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但是有时这样做会与中国的国际角色和外交努力有冲突。比如,中方维和部队有可能被卷入武装冲突中,违背联合国维和的准则。虽然当前中方维和部队主要以援助建设为主,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外,如果美国在重要问题上不寻求或是绕开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将会削弱安理会的合法性和联合国决议的有效性。中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会促使美国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上独自行动。

综上所述,很明显中国新的领导班子想要利用联合国的平台展现中国实力。但中国国内改革问题,解放军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角色及可能产生的问题等诸多因素可能会让中国三思而后行。
《台湾蓝绿两党对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倾向》
Blue, Green or Aquamarine?Taiwan and the Status Quo Preference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黄劲豪(Chin-Hao Huang), 帕特里克·詹姆斯(Patrick James)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2014年7月24日 | 在分析中国崛起对台湾的影响时,许多学者都采用了现实主义或是经济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的理论。这忽略了台湾领导人和精英阶层的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后,作者采访了政府、学术、媒体领域的精英人士。以此为基础,作者采取战略研究中维持现状的倾向和政策动态次序两个理论分析了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其结论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看法日渐趋同,各利益相关方将会努力维持当前有实无名独立的局面。

作者首先指出一班学者所采用的现实主义和经济互相依存的利益关系两种模式略显武断,难以解释近几年两岸签订的诸多贸易协定。鉴于台湾的政策选择主要是由政治精英根据地区安全局势变化所做出的选择,因此了解他们的想法至关重要。作者认为虽然变革的时机看似已经成熟,但变革迟迟未到的原因在于各方均倾向于规避风险,维持现状。与之相关联的是,各方认为这一问题存在后动优势,这一看法更加深了对现状的依赖。基本逻辑是没有行动比行动失败更容易找到合理解释并转移批评。

在采访中,作者平衡了受访者中蓝绿两党的人数,试图减少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在国民党的受访者看 来,尽管国共两党之间有历史恩怨,但民调结果和美国的明确表态都支持两岸关系的现状。九二共识是台湾与大陆互信的重要依据。在民进党的受访者看 来,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协议,在台湾缺乏法律基础。在2012年的大选中蔡英文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民进党认为一个真正的共识需要以民主的方式确立。当然,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模糊表态让蓝绿两党为了大选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解读。陈水 扁甚至在2000年的就职演说中也提到了九二共识。民进党连续两次的大选失利间接证明了民众并不希望重大的改变。因此,有受访者认为民进党正在考虑在对大陆的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鼓励党内人士与大陆官员进行沟通。两党都不愿意冒着风险,首先 去触碰红线。与之相反,双方都想利用后动优势。对台湾陆委会11年和12年两岸关系民调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台湾选民中温和派和务实派的数量不断上升。绝大多数选民都是站在维持现状这一方的。

最后作者总结道两岸问题上台湾既不会选蓝实现统一,也不会选绿坚持独立,而是会模糊蓝绿界限,维持当前不统不独的现状。作者表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分析采访资料、将现有思路拓展到其他国际问题和用定量分析解读两岸关系等。
《英国在东亚是否仍具影响力?》
Does Britain Matter in East Asia?
大卫·沃伦(David Warren)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4年9月 | 本文以英国外交国务大臣雨果·斯瓦尔2014年7月15日的亚太政策讲话为基础,结合作者作为英国前驻日大使的亲身经历,从经济实力、东亚民众对英国的看法、移民政策、亚洲区域安全,中国崛起和英国同欧盟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英国在东亚的综合影响力。作者认为虽然英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必将会影响其总体影响力,但是英国的工业实力,外交影响力和软实力会让英国保持在国际舞台上应有的地位。他认为英国应该积极参与维护亚洲安全与稳定,但同时也提出英国退出欧盟将使其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

英国目前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虽然排在其欧洲伙伴德国和法国之后,但伦敦是除纽约外最具竞争力的环球金融中心。此外英国拥有世界前100名大学的数量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英国作为有核国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北约成员国都使其成为一个活跃且重要的国际成员。英国是东亚国家潜在的资本投资中心和贸易伙伴,同时也在科研,环境,文化和教育领域引领国际潮流。作者认为基于以上事实,英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中国总理李克强,韩国总统朴槿惠及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对英国的访问证明了他的看法。

接着作者引用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初的民意调查(BBC GlobeScan Poll)指出东亚各国对英国的看法仍是正面的。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对英国正面的看法远高于负面的看法。与此同时,英国苛刻的移民政策让其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移民输出大国支持率偏低。作者认为移民会给英国创造财富,排斥来自欧盟外的移民有悖于英国所要打造的吸引国际投资的开放的国际形象。当然作者也不忘指出英国在东亚,特别是在中国的殖民历史也对其在该地区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卡梅伦政府的外交政策强调积极通过国际组织的渠道来处理国际事务,强化与新兴国家和传统伙伴的纽带并以经济复兴为基础。斯瓦尔的讲话中也提到英国在亚太地区倡导建立在国际法之上的基于规则的体系。作者认为亚洲主要国家间缺乏争端处理机制,英国必须寻找关系到各国利益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法,否则将很难在地区保持影响力。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地区局势,中日两国的争端尤其让人担忧。作者引用了一位日本学者的研究指出地区利益相关国应该寻找应对中国的共同策略,避免扩大冲突并试图与美国的立场保持一致。

对于英国可能退出欧盟的问题,作者持较为强烈的反对意见。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可观的科研经费和在服务领域的外商投资。如果英国退出欧盟,将很难获得欧盟的关税减免,英国的整体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作者认为保持英国国家利益和欧盟利益的平衡将会是一个难题。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保守党政客和反对移民的人缺少基于成本与效益的分析。英国如果这样做会自食其果。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英国仍然被亚洲很多国家所看重。其潜在影响力也是公认的事实。英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也许比英国人希望的小,但也比他们意识到的大。只要英国保持统一的声音,并持续保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欧盟的影响力,其在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就会持续。
《缅甸对美日同盟意味着什么?》
What Myanmar Means for the U.S.-Japan Alliance
詹姆斯·肖夫(James L. Schoff)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4年9月9日 | 缅甸军政府于2008年颁布了新的宪法,于2010年底开始通过选举来扩大政治参与度,从而结束了缅甸长期以来脱离国际社会、中央集权的历史。国际社会对缅甸逐渐开放的政策给予了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历史上首位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体现了美国想要改善与缅关系的愿望和对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支持。日本免除了缅甸的一部分债务并提供了发展援助。作者认为美日两国在缅甸的利益有许多契合点,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契机,建立在缅甸问题上的战略同盟,协调政策重心,加强政府间和机构间的合作。

作者首先研究了日本的对缅政策,包括债务免除,经济援助,两国经济关系和军事关系的四个方面。缅甸对日本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中国可以借助缅甸到达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而不用采取迂回的路线。缅甸约6000万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潜力为日本公司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投资平台。日本对缅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缅甸游说集团在东京的影响。日本长期以来不断向缅甸提供财政援助,并在2010年缅甸政治改革受到债务困扰时,协助寻求国际援助和减免债务。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主要在民族问题、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缅政府提供贷款。日本与缅甸的军事合作由于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法律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应对自然灾害等非战斗领域。

作者继而研究了美国在政府间协助,双边贸易和军事关系上与缅甸的交流。尽管缅甸对美国在经济方面并没有像对日本那样重要,但美国仍然看到了缅甸政治转型对地区繁荣和稳定的价值。1988年缅甸军事政变后,美国的政策集中在缅甸的人权问题和推行民主上。双方关系的缓和及美对缅政策的改变开始于2009年奥巴马政府。奥巴马政府保持了小心谨慎的态度以获得国会的通过。

最后,作者分析了美日同盟在对缅问题上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两国在对缅问题上的重心并不相同。美国的重心是民主为先,而日本的重心则是经贸。美国对缅政策的缓和遭到了越来越多国会的批评,奥巴马政府在试图扩展军事合作和取消现有制裁方面困难重重。此外,美日之间的经济竞争仍然存在。美国在缅甸强调透明,公平竞争和负责任的经济秩序,日本却不能完全保证这几点。

当然,美日双方协同合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虽然美日两国都有针对缅甸的机制,但却局限于本国内部。作者提倡美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织进行缅甸双边发展对话,针对市场自由化,良好的政府治理和民族矛盾解决等问题进行协调。美国政府可以从其他角度发挥其影响力,而日本政府应避免被短期的目标所左右。

最后作者指出美日两国要意识到战略同盟并不是一方追随另一方,而是一个整合资源、协调政策、谋求共同利益的机制。这要求双方都要做好在某些领域妥协的准备。
《马来西亚网络监管的助力与阻力》
Controlling Cyberspace in Malaysia: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ts
刘杨钺(Liu Yangyue)
《亚洲概览》(Asian Survey), 第45卷,第4期,第801-823页 | 尽管马来西亚的传统媒体仍然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但其网络自由程度却一直以来高于亚洲许多国家。2008年反对党替代阵线(Alternative Front, BA)在大选中成功地打破了执政党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 BN)占议会2/3多数席位的优势并且利用网络的力量取得了民众的支持。作者认为这一系列事件理应促使执政党采取强制措施控制网络言论,然而结果并非如此。他以此入手,联系马来西亚网络发展的历史,并以2008年大选为例,分析了政府这种处理方式的动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的马来西亚政府放弃了对重工业的依赖,将重心转向刺激外商投资和建设可持续型知识经济。马政府在1991年提出了以展望2020(Vision 2020)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此战略以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MSC)项目为中心,模仿美国硅谷的模式,吸引信息技术产业巨头。之后,在1996年政府还颁布了多媒体超级走廊保证书(MSC 10-Point Bill of Guarantees)声明不会对网络进行审查。网络自由在1998年的通讯与多媒体法中被进一步的制度化。以上措施都保障了网络的自由。

接下来作者着重分析了2008年大选中网络的使用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和政府对此的回应。他认为网络在让长期以来碎片化的反对势力联合起来起到了主导作用。反对党的网站和诸多的博客成功地挑战了执政党长期以来维持统治所依靠的3M(Machinery, Money, and Media)支柱。线上线下势力的联合使得反对党的影响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对此,政府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处理方式。执政党雇佣了一批写手发表有利于政府的言论同时也积极地试图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拉近政府与网民的距离。通体来看,作者认为在2008年大选后马政府对网络的政治影响采取了更加小心的态度。尽管有少数博主被调查,政府并没有实施全面的审查制度。

根据作者提供的数据,马来西亚的媒体自由度在全球的197个国家中排名144位,网络自由度却在亚洲前列,仅次于韩国和印度。传统媒体主要还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与之相反,政府对网络的监管和审查却并不严格。作者认为这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第一,反对派主要是利用网络来获取选举上的胜利,他们的存在并没有危及到整体的社会政治格局;第二,活跃的网络群体与线下的政治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政府实行严格的网络监管的措施的可能性。最后,作者认为马来西亚网络的独特性使得政府难以完全控制网络言论。但是政府吸取2008年大选的教训,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介入。
《中国县级官员晋升的竞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Show Me the Money:Interjurisdiction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Fiscal Extraction in China
吕晓波(Xiaobo Lü),李磊(Pierre F. Landry)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第108卷,第三期,第706-722页 | 1994年到2010年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38.23%,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则增长了惊人的1492.56%。通过对1999年到2006年的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财政收入随着同一市内各县官员竞争程度的增加,呈现现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他们同时也指出该模型不适用于民族冲突较为严重的、以维稳为主要目标的地区,更适用于政治稳定的地区。

由于中央编制的规定,中国各市级的党政机关的岗位是固定的。之前的研究发现如果在全国范围来看,各县之间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主要是各市所管辖的县的数量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同一城市不同县的官员之间的竞争。1994年税制的改革建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此次改革扩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通过税收共享机制将地方官员的未来与财政收入挂钩。作者的模型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第一,可能的晋升机会会激励地方官员提高税收,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第二,一个市所管辖的县的数量会影响官员晋升的可能性。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作者首先提供了一个逻辑推理。一般情况下,一市级官员手下的县级官员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县税收的不断增加。但过多的县级官员却会导致税收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对维稳的考虑和有些没有竞争力的官员放弃的缘故。在民族冲突较为激烈的地区,维稳是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处于这些地区的官员并不会过度关注于财政收入。与此同时,如果官员晋升的可能性很大或是很小,财政收入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随后作者根据数据库进行了严密的数据分析,并且对其可信度进行了检验。最后认为同市县级官员之间的竞争与财政税收的确有着先加强后减弱的“倒U型”关系。此次分析并没有考虑到地方政府在税收之外的财政收入,例如各种费的问题。作者最后也警告如果政府过多的将官员的晋升与其业绩挂钩,可能会重现大跃进时期的问题。

2015年1月 (总第105期)
主编:王雅平

中国:历史之鉴
史文(Michael D. Swaine),《外交官》(Diplomat),2015年1月
随着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亚洲及其他地区不断增长,许多分析家开始梳理历史,力图把脉中国这条巨龙在未来的行为和世界观。在这些研究中,许多历史视角都过于简单化,误读了中国数百年思想与行为的关联和含义。中国常误认为是延续了数个世纪的单一整体,每个发展阶段都拥有相同的政治观和安全观,其行为也一直传承延续至当下的现代民族。此外,还有一些观察家轻率断言,称中国无时无刻不在寻求以硬实力支配全球,且常能如愿以偿,当然有统治未来之图谋。

然而,现实情况要更为复杂。在前近代时期,中国的安全行为在历朝历代变化巨大,盛衰更迭。这种变化幅度巨大,甚至一些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无法对中国的传统外交政策和安全行为做出有意义的概括,更谈不上用这些经验来把脉现在和未来。的确,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与近代时期相比,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建设繁荣昌盛的现代国家的努力为解读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安全行为提供了更明确、更可靠的研究背景。

那么,历史对中国当今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随着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后历史的影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历史经验反映出了三种认知特征:民族自豪感及对动乱的强烈恐惧;爱好和平的防御性政体、强大而有效的中央政府;以及对国家间关系持有分等级但互利的独特看法。

就第一种特征而言,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中国的悠久历史为骄傲;中国拥有浓郁和鲜活的文化,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和社会实体。他们认为中国应属大国之列,这在亚洲毋庸置疑,在全球的某些方面亦如此。他们对中国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成就非常自豪,非常珍惜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同时也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为荣。许多中国人非常珍视改革带来的更大自由;但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也极度害怕再次经历19世纪中叶后的近代时期所发生的国内政治和社会混乱。

许多中国人认为,这种国内混乱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即“百年国耻”)帝国主义西方列强和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不无关系。此外,中国幅员辽阔,并存在低收入阶层多、民众受教育程度低、腐败严重和公民社会薄弱等问题;因而就多数中国人看来,西方的个人和政治自由在中国会引发混乱。由于这些顾虑,再加上中国对再度强大和繁荣的渴望,大多数中国人认同强大、统一、充满民族自豪感的中央政府和牢记人民利益的“正直”领导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文化上讲,他们都不会推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分权政体。不过,在中国受过更多教育的城市阶层中,这种信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方提供的是实现强大和繁荣的工具,而不是政治和社会模式。

关于第二种特征:经过中国多年来的宣传和中央集权民族主义者(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对中国历史的诠释,多数中国人都被灌输了这样一种中国世界观,即中国爱好和平、不具备威胁性,它以保卫领土和实现国内发展为宗旨,其基本利益更注重与发展中国家保持一 致,而非发达的工业民主国家。此外,在前近代时期,长期的边界不稳定和面对外来攻击的脆弱性,再加上遭遇的百年国耻,都令中国人深深担心外界的干涉会影响国内的安定。其结果是,许多中国人常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霸权或者说在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是弱肉强食的历史趋势的一部分。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西方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是为了私利(也有可能是为了削弱中国),而并非主要为了“帮助”中国人民。

第三种特征,中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除了上述观念和情绪,许多中国人也羡慕西方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在许多方面都想临摹仿效,特别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喜欢美国的自由,对美国人普遍抱有好感。一些年长且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认为,1949 年以前的中美关系史拥有很多美国善待中国的例子。此外,尽管中国认同发展中国家,对傲慢和崇尚霸权的西方极端怀疑,但许多中国人也认同这样一种历史观,即国际体系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等级制度,强权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帮助弱小国家,实现互惠互利。这尤其适用于中国同周边小国的关系。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互尊互敬、勇于负责是国家间的重要行为原则。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亚洲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多数中国人的一般信念,即世界各个阶层的国家在交往中都应坚守与其地位适当的行为原则。很显然,霸权国家不会遵守这种原则。

当然,有一些中国人试图操纵这个概念,以达到更实用甚至更自私的目的。至少还有一些中国人认为,包括中国在内,所有大国都具有霸权主义倾向。但总体而言,多数中国人显然相信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理想地位是一个受尊重的、同其他国家和谐共处的主要国家(但不是唯一的霸权国家)。这与中国是一头对亚洲和世界虎视眈眈的东方怪兽的观点相去甚远。

本文最初发表于《外交官》。
卡内基动态
中国能源
中国石油论坛
黛博拉·戈登(Deborah Gordon),许勤华(Xu Qinhua),米克尔·赫伯格(Mikkal Herberg),陈懋修(Matt Ferchen),王韬(Wang Tao),斯科特·摩尔(Scott Moore),大卫·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孔博(Bo Kong),安德鲁·韦斯(Andrew S. Weiss),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Hormats),马秀丝(Jessica Tuchman Mathews)
2014年12月2日,华盛顿特区 | 中美气候协议为两国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尽管如此,能源仍是全球地缘政治和环境的一大挑战。虽然中美在使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方面有所行动,但预计未来十年石油消费量仍将显著增长。双方的合作出现在中国石油工业、北美石油资源、针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沙特石油生产以及全球气候议题正经历显著的根本性变革的时刻。

在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长幅度有所趋缓。现在是时候从战略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应对有限的物质资源及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不断变化的石油地缘政治。中国石油论坛将著名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会团体聚集在一起,共商这些战略问题。
国际民主
民主不易
乔凡娜·多尔(Giovanna Dore),卡尔·杰克逊(Karl Jackson),维克拉姆·尼赫鲁(Vikram Nehru)
2014年11月19日,华盛顿特区 | 随着民众参与的扩大,新兴民主国家时而爆发合法性危机。近期,《亚太地区尚不健全的民主:以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泰国为证》一书探讨了公众舆论的性质。书中揭示了公众日常参与造成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的民主选举易反复受危机影响的过程。

乔凡娜·多尔和卡尔·杰克逊介绍了本书的主要结论并讨论了由于公众缺少对善治的要求,使得亚洲这些民主国家继续由少数精英所统治。会议由维克拉姆·尼赫鲁主持。
台湾政治
解读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
戈迪温(Steven Goldstein),容安澜(Alan Romberg),包道格(Douglas H. Paal)
2014年12月5日,华盛顿特区 | 上周, 台湾举行了被称为“九合一”的新一届地方公职人员选举。许多竞选活动专注于地方性议题,但有关观察人士努力寻找本届选举对2016年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产生的宏观影响。

两位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容安澜和戈迪温剖析了本届选举结果及其对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选举的影响。会议由包道格主持。
美欧关系
新任欧盟大使对话马秀丝
戴维·奥沙利文(David O’Sullivan),马秀丝(Jessica Tuchman Mathews),2014年12月10日
2014年12月10日,华盛顿特区 | 当前,伊朗核谈延期,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伊斯兰国造成的威胁已隐约可见,欧盟和美国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在出任大使以来的首场重要公共活动中,新任欧盟驻美国大使戴维·奥沙利文与卡内基研究院院长马秀丝进行了对话。戴维·奥沙利文在本次对话中表达了他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TTIP)以及欧盟在新一届轮值主席国领导下的外交政策走向等议题的看法。
中国政治
就周永康被逮捕一事
包道格(Douglas H. Paal),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CCTV America)
2014年12月5日 | 包道格做客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谈论周永康近期被逮捕一事。包道格表示,周被捕是中国高层对民众发出的“信号”,即 反腐“无一人例外”,即使作为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周永康。包道格补充说道,周永康将面临审判,审判不一定对公众开放。他表示,审判应该参照薄熙来一案的做法,对公众开放以证明中国政府会严肃处理腐败案件。包道格在结束时指出,周被捕是中国加强法治建设的标志。

此次采访最先在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播出。
卡内基中文网最新
伊核问题
伊朗核谈判再度延期
乔治·伯科维奇(George Perkovich),问答专访
2014 年11 月 25 日 | 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之际,伊朗和世界六大强国依然难以就德黑兰核计划达成全面协议,于是一致同意延长谈判期限。乔治·伯科维奇在最新的问答专访中详述了谈判现状,并分析了谈判前景。伯科维奇表示,除非伊朗重启带有挑衅意味的核活动,华盛顿及其盟友应该巧妙而又耐心地继续进行外交努力。乔治·伯科维奇回答了以下六个问题:

  • 为什么各方无法在11月24日最终期限之前达成全面协议?谈判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 谈判延期7个月的方案包括哪些具体细节?
  • 美国国会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会追加新的制裁措施吗?
  • 伊朗的强硬派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的反应会对谈判产生怎样的影响?
  • 在下一个截止日之前达成协议的机会有多大?
  • 如果最终没能达成协议,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
伊核问题
相比伊朗的核突破,暗度陈仓才是更大威胁
詹姆斯·阿克顿(James M. Acton),《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2014 年11 月 4 日 | 目前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德黑兰方面拒绝拆除已经组装起来的离心机。美国应当重新考虑和伊朗的谈判策略,将重点放在查明秘密核设施方面,以避免伊朗暗中进行核计划。这不仅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实际上也符合以色列的利益),而且有助于提高达成最终协议的可能性。
日本大选
日本大选牵涉哪些利害
詹姆斯·肖夫(James L. Schoff),问答专访
2014 年12月 10 日 | 2014年11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解散了众议院,并宣布于12月14日提前举行大选,令日本举国震惊。在新一期问答专访中,詹姆斯·肖夫对安倍的这一举动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此举所牵涉的一些问题。肖夫称,如果安倍首相所在的政党取得良好的战果,不但可以让他拥有更多有助于推行重大改革的政治资本,还有可能引发反对党阵营的力量重组。詹姆斯·肖夫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
  •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举行大选?
  • 大选牵涉到哪些最为重要的政策问题?
  • 大选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 这次选举对日本而言意味着什么?
  • 这次选举对美国以及美日联盟而言意味着什么?
古巴问题
古美破冰:为什么是现在?
莫伊塞斯·纳伊姆(Moisés Naím),《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2014年12月18日 | 星期三,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宣布,美国与古巴之间的关系将经历数十年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为什么是现在?古美关系已冰封半个多世纪,为何眼下即将出现历史性转变?简而言之,两国意欲恢复外交关系,是受生理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所驱动。从生理方面来看,古巴的卡斯特罗兄弟及其他革命领导人均年事已高,而佛罗里达州的古巴流亡人口也已步入暮年。这一变化改变了古巴政权和美国选举制度原有的政治平衡。从技术方面来讲,美国凭借开采页岩油气的创新技术颠覆了世界能源格局,压低了石油价格,委内瑞拉作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因此受到重创,已没有能力继续充当古巴破产经济的救命稻草。在古巴需要新的经济靠山时,美国跃入眼帘。
学者文摘
《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会面是否意味着中日关系的重启》
A Meeting of the Minds
伯克希尔·米勒(J. Berkshire Miller),《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
2014年11月10日 | 日前在APEC会议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自安倍上台来的首次会面。本文作者分析了中日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并着重研究了此次会面及随后发表的声明的意义。通过分析近年来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作者预测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和制约因素。

首先,作者指出困扰中日双方的不只是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北京方面认为安倍及其内阁成员是历史修正主义者,他们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意味着日本想要抹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罪行。与此同时,安倍却指责中国通过教科书来激起普通民众的反日民族主义情绪。此外,安倍还指责中国进入钓鱼岛附近水域是对国际法和以规则为基准的体系的公然挑衅。

尽管安倍自从上台以来就坚持希望中日双方领导人会面,通过高层会谈的形式改善双边关系。但是安倍坚持双边会谈不能有前提条件,中国不希望在日本没有对历史和领土争端问题妥协的情况下给安倍一次高级别会谈的机会。因此,在如此重重困难之下中日两国领导人能够在APEC之后会面实属历史性突破。安倍能够用外交手段说服中国领导人会面并达成四点共识是由于安倍的两个提议:一,安倍很可能通过非官方的渠道向中国政府传达了他在任期内不会参拜靖国神社的保证。虽然安倍出于国内政治的压力无法在官方声明中表达此意愿, 但前任首相福田康夫很可能在博鳌论坛后同习近平的会面中转达了安倍的愿望。二,安倍承认中日在东中国海上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有争议,并且表示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这一表态对于钓鱼岛问题有重大意义。但是并不代表着日本在向中国妥协,而仅仅是承认了双方在此问题上有分歧。日本避免在共识中提到主权问题也可以看做是日本外交的胜利。

其次,作者指出今年中日两国间的争端数量相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今年九月双方在青岛同意重启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同月双方高级外交官在首尔继续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以上迹象表明中日关系在逐渐缓和。

在文末,作者指出虽然安倍与习近平的会面正如预期那样缺乏实际内容,但是其象征性意义不容忽视。两国虽然打破了僵局,但是由于民族主义,两国对地区未来战略发展的预期和不信任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此外,由于北京方面可能认为其已经作出很大的妥协,作者推测安倍与习近平的会面反而会推迟中日两国领导人正式峰会的日期。未来几个月两国关系的发展将有赖于两国外交官在东中国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磋商谈判。
《中国的崛起、亚太地区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是否通向末路》
Racing Toward Tragedy? China’s Rise, Military Competi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黎雅澹(Adam P. Liff), 约翰·伊肯伯里(G. John Ikenberry), 《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
第39卷第2期,第52-91页 | 亚太地区目前处于地缘政治的转型期。在过去的几十年,地区的稳定主要是由美国和其地区盟国所维持的。然而,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增加的军费开支可能会引起军备竞赛的加剧。此外,地区主要国家间政治的分歧和彼此的不信任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本文作者通过对安全困境理论的分析构造了两个军事竞争的理论模型,并用其检验了当今亚太地区军事竞争的动因。

他们发现除了安全困境之外,直接利益冲突和认为其他国家意图改变现状的判断也是区内各国增强军力的因素。虽然传统的安全困境引起的全方位的军备竞赛在亚洲尚未出现,但是中国与地区几个国家间的由安全困境引起的螺旋上升的军备建设是的确存在的。

首先,作者指出国家间的安全竞争动态有两类。第一类是由传统的安全困境所决定的——即潜在的对手间的安全关系是不稳定的,并且双方都对对方的目的有所怀疑。一方的防御性举措会被误解为进攻性动作。第二类是指一国或多国想要对现状做出改变。虽然一方或双方想要避免战争,但是军事竞争的主要驱动力是直接的利益冲突。

在接下来对亚太各国的安全困境的检验中,作者以四个问题为检验依据:亚太地区的攻防平衡是什么?是否可以区分武器的防御性和进攻性?军备扩张是否是由“贪婪国家”(greedy state)间的利益冲突所引起?如果军备扩张不是由于利益冲突且双方均是防御性国家,那么各国对对方的动机是否有很好的理解?并将亚太地区的主要国家分为四类:中国、美国、美国在地区的同盟—澳大利亚和日本,非美国同盟——新加坡和越南。

作者首先分析了中国军事力量在过去25年的增长。表面上来看,安全困境带来的不稳定螺旋促使了中国迅速的崛起——美国加强与地区同盟的安全合作的举动在中国看来是在遏制中国,然而美国和盟国却认为他们是为了追求地区理论再平衡的必要举动。中国高昂的军费开支和日渐现代化的军队加上中国提出的积极防御战略成为亚太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在文章末尾,作者针对中美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两国需要认识到他们正处在一个局部的安全困境中。美国在战略上和言论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挑衅并应强调重返亚太战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地区稳定。中国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外界对中国军事实力增加和目的不明的担忧;第二,双方应该进行更加坦率地沟通,了解彼此对对方的政策目的;第三,双方应该提高军事实力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更加透明的环境可以减轻不确定性从而减少误判的风险。第四,双方应该强化外交谈判机制。最后,中美和地区其他国家要加强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并建立行动准则防止意外冲突的升级。

作者指出虽然中国的崛起和其对领土主权的主张值得地区国家的重视,但是冲突并非不可避免。地区领导人的决策将决定了此次安全困境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人们必须认识到军事竞赛对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是下下之选。
《开放的贸易与紧闭的边境——全球化视角下的移民政策》
Open Trade, Closed Borders:Immigr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玛格丽特·彼得(Margaret E. Peters), 《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
2014年12月,第1-41页 |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限制低技术移民,然而这种态度并不是一直存在。本文作者研究了从1783-2010年间19个低技术移民输入国的移民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变化。作者结论:移民政策与贸易政策是紧密相连的,贸易开放程度的增加必将会导致移民政策的收紧。劳工组织、特殊利益集团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都会对一国的移民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学界将移民政策的变化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排外心理、国内劳动力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反对、政府担心财政支出增加以及移民自身的影响力。作者认为贸易政策影响了移民政策。贸易政策的变化改变了国内的劳动力环境从而导致移民政策的变化。这一理论主要适用于低技术移民输入国。缺少低技术劳动力使得这些国家工资上升,因此其他国家的居民才想移民到此类国家。但由于科技的发展,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劳动力密集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从而促使政府采取限制移民的措施。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研究,作者发现各国的移民政策都在不断收紧。接下来作者主要探索了收紧的原因—贸易政策。19世纪各国主要采取了移民宽松但是贸易封闭的政策。封闭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为本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二战后,各国逐渐开放了贸易但是收紧了移民政策。此外,作者发现贸易政策对移民政策的影响远大于移民政策对贸易政策的影响。

最后,作者指出:一国采取贸易或是移民政策的顺序也很重要,因为一项政策决定了国内的整体环境从而影响了另一项政策的实行。
《政变注定发生?泰国的未来局势是否稳定》
A Coup Ordained? Thailand’s Prospects for Stability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2014年12月3日 | 在过去的十年里,泰国一直深陷民主选举、民众抗议、政府倒台、法院或军队夺权的循环。这是泰国社会巨大的阶级差异和精英斗争结出的苦果。2014年5月22日,在经历了数月的政治动荡之后,军队在历史上第五次夺得了政权。通过在泰国的数次采访,本文研究了此次政变的起因,并阐释了军政府统治所面临的挑战。作者建议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持久的民主体系,过渡政府和泰国维护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 NCPO)需要开诚布公的同各方对话。镇压异己和剥夺人民权利无益于协商的进程。

这次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泰国民主党(Democrat Party, DP)为发动政变采取了两个准备步骤:第一,利用民众对英拉政府主导下的特赦法案的反对情绪,联合其他反对党势力,建立了泰国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People’s Democratic Reform Committee, PDRC)进行反英拉政府抗议活动。素贴也从民主党辞职,成为了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的秘书长。第二,试图制造政治真空,迫使现任英拉看守政府下台。在英拉宣布解散议会并且尽快进行大选后,反对派阻挠大选进行,并最终促使泰国宪法法院裁定二月的大选无效。之后宪法法院又裁决英拉滥用职权,她和其他九名内阁成员被解除公职。至此,反对党所希望的政治真空状态已经形成。

2014年5月,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宣布泰国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并利用泰国维护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夺取了政权。该委员会列出了回到民选政府的三步走策略:第一阶段,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实现全国政治和解;第二阶段,实行政治改革,起草新宪法;第三阶段,实行大选。

随后作者列出了在军政府的统治下,泰国的稳定和和平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军队虽然大权在握但自身深陷派系纷争。其次,泰国将会迎来历史上第20部宪法。这一新宪法的出台过程不够公正,将会偏袒军方。同时,泰国权力和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也急需解决。目前政府的主要支出都集中在首都曼谷和其附近,忽视了北部较为贫困的地区。此外,红衫军及他信(Thaksin Shinawatra)的未来也会为现任政府的统治带来不确定性。

最后,作者指出这次政变之后,泰国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不会重复2006年的错误——过早放权导致亲他信政党重新获得政权。但是政府需要意识到权力的局限性,保持政府透明并保护少数群体的政治权利。
《超越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中国国家领导人冷战后倾向于多边主义的原因分析》
Transcending Rationalism and Constructivism:Chinese Leaders’ Operational Codes, Socialization Process and Multilater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何凯(Kai He),冯慧云(Huiyun Feng), 《欧洲政治学评论》(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4年11月,第1-26页 | 中国在冷战后的外交政策逐渐向多边主义变化,并积极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多边组织。对于中国这一行为,作者指出学术和政界的讨论应该超越单以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解释,提出了“双向三阶段社会化”的模式。三个阶段是指:适应(Adaptation),表面社会化(Superficial Socialization)和完全社会化(Fundamental Socialization)。双向是指在从表面社会化向更高一级发展时,一个国家不一定会改变自身以适应现有体系,也可能会试图改变现有的体系。通过对中国领导人信念体系操作码(Operational Code Analysis)的数据分析,作者将领导人信念的转变与社会化的不同阶段相关联,得出了表面社会化导致了中国倾向于多边主义外交政策的结论。观念上,中国领导人对如何使用多边组织以达到中国的政治目标发生了转变,但是对于在多边组织中如何操作并未发生改变。

首先,作者阐释了理性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分析中国多边主义外交政策的思维。理性主义者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多边组织是自身经过理性权衡后希望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国际环境,即前面提到的第一阶段——适应;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是决策阶层被多边主义这一常规成功社会化的结果,即第三阶段——完全社会化。但是这两者并不应是二选一的关系,而应是共存的关系。

接着,作者用哲学信仰和战略信仰等10个问题来衡量个人的信仰——即信念操作码。通过分析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和声明,作者假设:
  • 如果领导人对多边组织的哲学信仰和战略信仰都没有发生变化,则中国的行为是对外界环境适应的产物,即第一阶段。
  • 如果领导人对多边组织的哲学信仰或是战略信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则中国的行为是表面社会化的产物,即第二阶段。
  • 如果领导人对多边组织的哲学信仰和战略信仰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则中国的行为可能体现出了其政策或是国际角色的转变,是完全社会化的产物,即第三阶段。
作者发现,中国领导人在冷战后的思维发生了改变。胡锦涛和江泽民的信仰相近,但与邓小平的有显著差异。领导人同自己的下属观念相近,这也与人们对中国单一政党制的理解相吻合。在对外交往方面,中国领导人在国际组织中更多的展现出合作的姿态,并且对在国际组织中实现其价值更抱有信心。但在策略信仰方面没有重大变化。结合之前的三个假设,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是表面社会化的结果。

文末,作者点明了此研究对理论研究和政策方面的意义。首先,在理论研究层面,对中国领导人外交政策的信仰操作码分析填补了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空白。其次,在政策层面,作者警告我们对中国冷战后外交应该有比较现实的期待,走两个极端都是十分危险的。最后,作者也表示中国社会化所带来的结果可能会比人们广泛预期的要好。
《同构压力,认知群体,政府-NGO 合作在中国》
Isomorphic Pressures,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State-NGO Collaboration in China
瑞瑟·哈茨马斯(Reza Hasmath), 詹尼弗·许(Jennifer Y.J. Hsu),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2014年11月,第1-19页 |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他们活跃在教育,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领域为中国社会的边缘和弱势群体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和帮助。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为地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的能力由于财政紧张而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通过对北京和上海28家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回答了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仅有低程度的自愿合作这一问题。作者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既包括中国政府想要限制NGO的发展或是担心NGO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反对者,也包括政府与NGO间的同构压力(isomorphic pressures)和地方政府对非政府组织事务的了解不足等原因。同构是指不同的外界因素最终会导致NGO发展成为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和类型的组织。

首先作者指出北京和上海的环境有着诸多不同。北京作为首都可能会为地方官员与NGO的合作造成一定的挑战,而且自上而下的统治模式让地方官员很难有余地进行创新或是实验。而在上海,直辖市政府对本地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这体现在社区层面上的结果就是本地的NGO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去试验并且社区一级的政府还积极鼓励民众参加社区的项目。接着作者建立了此研究的理论基础—NGO所面临的同构压力的强度取决于他们开展工作的环境。

同构压力主要有三种:强制同构(coercive isomorphism),模仿同构(mimetic isomorphism)和规范性同构(normative isomorphism)。强制同构指的是政府的法律法规对NGO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模仿同构指的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NGO会模仿成功的模式以适应多变的环境,这样NGO可以节省时间,更有效的进行运作并且迅速建立其合法性;规范性同构指的是在NGO的专业化过程中,会产生类似的态度,行动准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之后,作者对NGO在中国的运作环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进行了调查。由于中国政府要求所有NGO必须向民政部注册备案并且要有一个政府部门为其担保。种种条款的限制意味着NGO面临着强制压力,因此政府的管理体系终将会引导部分NGO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政府认为最合适的领域中。监管机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而剔除政府认为对其有威胁的机构,将NGO的范围和力量减弱。如此一来,NGO与地方政府可以合作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目前NGO与地方政府保持联系和合作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自己的物质资源来推广自己为城市提供的服务。NGO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可能会窃取他们的想法而将其运用到规模更大,由政府支持的组织中。

接着作者研究了地方政府对NGO的认知程度(epistemic awareness)。许多NGO抱怨由于地方政府缺乏信任和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而无法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但是,从一些成功的例子中可以发现,如果NGO从事与政府首要目标相似的活动则更有机会获得与政府的合作机会。此外政府更愿意与历史悠久并且物质资源丰富的NGO商谈合作。然而,大部分NGO并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是专业知识去开展大规模的项目为居民提供服务而吸引政府的注意力。

最后,作者研究了NGO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epistemic capacity)。受访的NGO表示中国的NGO领域目前还不是一个专家的群体,但是可以用自身的能力促进公众对公共事务的了解。由于中国的NGO仍是新兴事物,NGO也有一定的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认知群体。其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中国政府的强制同构压力。政府对非政府组织挑战党的合法性的担忧也可能会限制NGO的发展。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67]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2]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4]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1]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3]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