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美国华人怎么教育孩子:绞尽脑汁狠抓孩子思想教育 “折磨自己折磨孩子”
美国华人怎么教育孩子:绞尽脑汁狠抓孩子思想教育 “折磨自己折磨孩子”
作者:水影儿 | 2015/2/7 8:25:09 | 浏览:3058 | 评论:0

这是一位美国华裔母亲的育儿经。一句话以概之:只要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就不会有遗憾。

美国华人怎么教育孩子:绞尽脑汁狠抓孩子思想教育 “折磨自己折磨孩子”

有网友希望我介绍一下美国华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对这个问题,我太熟悉了。环顾一下周围的华人家长,再看看我自己家,我发现,美国的华人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不同家庭对其自家孩子的设计及期待值不一样而已。

简单总结一下华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有这几方面吧:在确保学校功课全优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们参加课外活动,包括音乐,艺术,体育,功课超前教育,领导才能及爱心等训练。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贫富,不管地位高低,在精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每位华人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他们所能支付的最佳教育。

孩子多可爱啊,我觉得,养育孩子就如同经营一份甜蜜的事业。一谈教育孩子,家长们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也不例外。那我尽量用相对轻松的口气简单说说吧,这样,会让俺感到放松些,您读着也可能会少累点儿。

我家的两个学龄儿童,老大现在上初二,老二上小学三年级。两人的功课目前都是全A。老大自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学校的天才班(giftedclass),老二半年前考了一次天才班,差三分落榜。就在今天,老师通知孩子,准备还要测试一下她这个疑似神童。

美国普通的公立小学和初中生作业确实比较少,放学后,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所以,孩子们一切的课外活动安排都由家长做主。有时候,俺觉得自己的责任还是挺大的,甚至还挺羡慕国内的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学校,毕业后,再一生交给党安排不也挺好的。哪像美国的华人家长,绞尽脑汁地折磨孩子,折磨自己。

咱直奔主题吧,我是这样管教孩子的:

第一,猛抓孩子们的身体锻炼。

我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是为了防止我家会出现肥胖儿。在我们这里,即便是在华人家庭,胖得好像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孩子大有人在呀。我家女孩,除了每星期参加体操和游泳等正规训练外,偶尔,她们还会有一些球类和滑冰等运动。比如,美国家长很喜欢带孩子们打保龄球,我家孩子也经常会被邀请参加。

就连我家四岁的男宝宝,最近也参加了韩国人办的武术班。小家伙刚刚学了一个多月,也开始有模有样地时不时来个武术造型。有时候,我常常会被宝宝当成活靶子突然来顿拳打脚踢,但宝宝的功力还不致于把我打趴下,俺还可以继续为孩子效力。最滑稽的是,每次,宝宝发功收手后,总是对我又是鞠躬又是谢谢的,十分可爱。

我家孩子们参加的这些体育活动,每月总花销大概有五百左右吧。接送他们参加这些活动,是造成我忙忙碌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俺还是挺重视孩子的体育活动的吧。

第二,狠抓孩子们的思想教育

在美国,孩子们不仅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就连五讲四美三热爱也没有。那孩子们的思想教育该让谁管呢?除了家庭引导,我当然要寻求常规的组织教育了。我家学龄孩子除了参加学校的女童军(girlscout),时常去老人院慰问之外,每星期,他们都要去两次教会。一是星期五晚上的圣经学习班(biblestudy), 二是周日的主日学(SUNDAYSCHOOL)。我让孩子们去教堂,不仅是让他们信或者不信上帝的问题,这也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考虑吧。比如,西方国家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用宗教做背景的,让孩子们了解基督文化,对他们了解文学作品也会大有好处的。想当年,咱们读像“飘”“复活” “苔丝”等这样有大量宗教内容的文学著作时,有些内容就不全懂。这样的遗憾,就不能再发生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身上了。所以,我对孩子们去教堂,不仅支持,也会提醒他们要好好听讲。

孩子们参加这些活动,除了女童军要交一些活动资料费,其他活动基本是免费的。

第三,小小抓一下课外功课

身体好了,思想开窍了,下一步,那咱就得好好学习了。美国的小学初中课后作业很少。比如,我家小老大今年上七年级,每次放学回家,95%的时候都没有作业。那次,开家长会时,我问老师,学校功课怎么这么少呢。老师回答我,我们的作业其实不少,你家孩子会利用时间啊,她都在学校完成了。不管怎么说吧,孩子们回到家里基本没作业。想起咱七年级时,多苦啊。一道道的因式分解,一个个的几何图形,一条条的几何辅助线,一窝一窝的简化等效电路题,都要把我转晕了。相比之下,美国小朋友还是很轻松的。

关于课外功课,我主要抓数学和语文。我给孩子们买了一套系列词汇练习书,让她们几乎天天做一下。虽说我抓老大的数学有点儿晚了,但我们还是坚持把高中数学大纲学了一遍。这学期,这孩子也混进了学校的数学俱乐部。老二天生数学有灵性,因为她现在刚上小学三年级,对她的数学,我主要训练她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我用从国内带来的一套数学练习册,让孩子经常算算,效果不错。

因为孩子们的体育和教会等活动用了很多时间,孩子们用在课外功课上的时间其实并不是特别多。但贵在坚持,每天做一点儿,就会慢慢进步。

第四,中文一定要学

海外儿童是否要学中文,一直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们这里的华人家庭,也并不是所有人家的孩子都学中文。特别是我家孩子的那些中国小朋友们,也不是人人都学中文。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虽然如此,我一直对孩子坚定地说,“咱家孩子都要学中文。要是妈妈老了的时候回国居住,你要是不学中文,到时候你什么都听不懂。”孩子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对这个可能的严重后果,他们还是挺上心的。另外,我家经常有会讲中国话的美国朋友来传福音,这对孩子们也起了个鼓励作用。

不过,对海外儿童的中文水平要求,不能和同龄的国内孩子相比。对他们来说,中文是外语(课程)呀。我家孩子一直上中文学校接受相对正规的中文训练。中文学校的老师,大多是毕业于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教学水平高着呢。不过,自从今年开始,我家小老大已经不去中文学校了,而是由我在家里教。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这里的中文学校,每两星期学一课,一本书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完。我认为,孩子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础之后,学习的速度完全可以加快。自从我给孩子当中文老师以后,我发现,孩子学中文的兴趣比以前高了,进步也很明显。对此,我的一点儿经验是,天天让孩子们学大概15分钟左右吧,会让学中文变成一种习惯,这样不仅可以维持一种基本的中文水平,还会慢慢有所提高和进步。但大人孩子都要坚持,只要家长不放弃,孩子还是能够配合的。

第五,钢琴等素质教育

我家孩子一直都在学钢琴。虽然我能看到她们的进步,但孩子的钢琴水平基本只是一般吧。孩子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其它活动,练琴的时间比较有限。虽说音乐可以熏陶性情,但她们肯定不会以此为业的,只是学学玩玩儿而已了。最近,我家小老大开始学习钢琴考级的课程,准备明年也尝尝考级的滋味。老二喜欢画画,也很有灵性,那我就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条件,给她创造学习机会,让她尽量多参加学校提供的画画班(交费)。老大喜欢动手做饭,暑期学校时,我就让她参加烹调班。

第六,鼓励孩子参加小朋友的活动

美国小朋友挺时兴开生日PARTY的。只要有人请俺家孩子,我们统统接受邀请,呵呵,够能给人捧场了吧。不同人家的孩子过生日,大多会选择不同的游玩地点。俺用笨理思考一下,孩子去的次数越多,他们见识到的不同场面就越多,这多好啊。不过,负责接送孩子,买礼物送小寿星们,是要投入一些精力的。

第七,阅读和其它方面

美国的社区图书馆服务特别好,我们一直在利用这个便捷的资源。在我们这里,每次可以借书100本。每星期,我都会借回几十本让俺家孩子阅读。逢年过节时,支持孩子给美国穷人捐款捐物品,我们还是舍得腰包里的银子的。这不仅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也是为了从不同途径答谢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另外,我家小老大比较爱美,一定要穿学校流行的名牌,只要孩子的要求不过份,我统统给她买。在我们这里,十多岁的小女孩就有化淡妆的了,俺家孩子也爱跃跃欲试。我想,反正画个黑眼影也不会把心变黑,孩子喜欢化淡妆就化吧。我发现,孩子化妆的时候其实不多,大部分是孩子的好奇心使然。

现在,我们是只拉弓不放箭。俺的教学方法到底如何,还没有检验的指标。让孩子们每天过得充实,不觉得课外无聊,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触不同的教育环境,是我的主要目标。因为我把他们的活动安排得比较紧,孩子们基本没时间上网,就连看电视的时间都很少。这样,我就不用像一些家长问我的那样,怎么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呢?让他们没时间上网,就根本不用控制了。

我本人,不太喜欢随大流读那些哈佛女孩哈佛男孩那种书。我读过的唯一的一本育儿书叫“后天神童”(译者为王氏)。这本书对我有些帮助。此书的精华是提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人喜欢说,do personal best,这也是我对俺家孩子的总要求。只要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就不会有遗憾。

如同一种米养一百种人一样,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方法。这篇拙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介绍我的什么方法,而是让国内的朋友们了解一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并希望美国的华人家长们能一同商榷一下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我一直琢磨着:咱如果什么都不管,给孩子放羊,到底行不行?

结束语及重点提示:在美国,孩子想特别出息,比如进哈佛之类的,只有学习好是不够的,只有普通的业余爱好也是不够的,不仅要拿奖次,还要有领导才能什么的。我本人对孩子的要求和那些特别出色的中国家长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让孩子做到自己的最好,是我的总指导方针。

文化夹缝中的华二代

美国华人怎么教育孩子:绞尽脑汁狠抓孩子思想教育 “折磨自己折磨孩子”

日前,一位华裔母亲在美国某华人社交平台上发帖咨询:为什么国外出生的子女很难沟通?她自己上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女儿出生在海外,虽然女儿中文听说问题不大,但读写相当困难,思想观念完全西化,信奉基督教,对于自己是中国人不太认同,和父母也完全谈不来。

  这位华裔母亲的烦恼并不是个例,有分析指出,华人新移民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着双重代沟:长辈与子女间的代沟、文化冲突引发的隔阂摩擦。

  摩擦起电,文化总互斥

  据了解,生长在国外的华二代往往处在两种文化的撞击点上,一方面接受着西方学校的教育,一方面在家中又接受着父母中国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熏陶感染,身处两个世界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

  加州选民教育与政府监督组织执行长冯志馥曾在回忆自己的移民成长故事时提到,30年前母亲总是早早就准备好荷包蛋,但在学校打开饭盒的一瞬间总会引来周围奇怪的目光,感受太多的尴尬。如今已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的她觉得,华人新移民普遍存在却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文化冲击与代沟。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英国华二代往往大多不谙中文,对中华传统及文化也知之甚少,尽管自小在纯英式文化的染缸中长大,举止谈吐与英国人无异,但仍有很多侨二代在非华裔圈子内被“另眼相看”,甚至遭受歧视。

  有分析称,有许多第二代中国移民,在华人外表和西方语境的双重塑造下,成长为黄色面孔、内心情感和行为方式却完全西化的“香蕉人”。一位自小接受美国教育的华裔女孩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华二代意味着你将不断游走在两个世界中,你将永远被夹在两者之间,却永远不完全属于任何一边。

  追本溯源,摩擦缘何来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者们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称,华裔后代学生与他们的同学相比,显得更为焦虑和抑郁。

  华二代面临的困扰,从侧面反映出移民在国外生活完全剥离其祖籍国的文化是不可能的,肤色总是会被当作最直接的文化标签。对比华裔第一代移民,华二代在融入当地社会中有着语言和更加了解当地文化的优势,却缺少如父母那般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分析指出,在异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华人子女,对异国的价值观念具有天然的认同,一整套西式教育理念在华二代心中生根发芽,却又总是背负着身份认同困惑。带有中国色彩的华人家长,面对已经去中国化的子女,就开始产生文化上的碰撞,许多华裔子女便以反叛来逃避文化夹缝中的生活。

  美国畅销书作家瓦尔德曼认为:15岁到24岁之间的亚裔美国女孩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杀率,与这些移民家庭的严厉家教关系紧密。在教育问题上,中西文化间的碰撞既难为了家长,也苦了孩子。

  意大利媒体曾刊文指出,在西方社会,很多华裔后代已经无法接纳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这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宽松的西式教育放不了心,而严厉的中式家庭教育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华人家长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像走进了“围城”一般。

  消弭忧患,中西共融通

  有分析指出,华裔后代大多完全西化、本土化,却总是会在与当地人的交流碰撞中,发现自己的华人血脉永远流淌在血管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意识到需要找到自己的根,需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及思想武器来保护自己。只有将中国文化、传统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

  据报道,寻求文化认同的渴望,使许多华二代在成年时开始满怀热情地学起中文来,大学里开设中文班,成员最多的往往就是“香蕉人”。许多华裔青少年开始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刺绣、武术、古琴及茶道,并抓住各种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特有的才艺。

  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外黄内白”的“香蕉人”,一些华人家长致力于在言传身教中树立起子女的文化认同。据悉,一些华裔新移民开始带领孩子参加“寻根夏令营”,利用假期时间回到故土,感受纯正而又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有些家长还会选择将子女送回中国接受传统的小学及中学教育,直到大学再把子女接回国外。

  专家呼吁,华裔家长可以采用柔性方式,助侨二代在融入当地和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间找到平衡,让侨二代成为优秀的侨界新生力量。有美籍华裔家长这样讲,我的孩子学习中华文化、学讲汉语,是我给他们的一把钥匙。有一天,当他们自己有了欲望要进入中国文化时,他们的钥匙可以开启那个世界。(孙少锋 王瑜)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全靠中国,新加坡如今已经暴富到让人高攀不起 2024-03-26 [157]
苏联乌托邦的遗迹 2024-03-26 [63]
这些撩到的心颤的照片,怎能不爱! 2024-03-26 [47]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2024-03-23 [114]
进化论漏洞百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信? 2024-03-23 [87]
分享10种实用的网络图绘制方法 2024-03-22 [75]
美到极致的摄影作品 2024-03-20 [252]
抖音和TikTok有什么区别? 2024-03-18 [178]
线性代数的历史 2024-03-11 [200]
当代人为何爱无能,又性饥渴? 2024-03-08 [3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