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布朗大学科学家研究大脑如何忽略干扰:借此减轻疼痛
布朗大学科学家研究大脑如何忽略干扰:借此减轻疼痛
2015/2/7 8:30:00 | 浏览:1656 | 评论:0

布朗大学科学家研究大脑如何忽略干扰:借此减轻疼痛

为了研究大脑如何有意忽略可感知激励,科学家分析了一种脑电波,它用来连接躯体感觉皮质区和右侧下额叶皮质。白色区域在实验中都受到了控制。图片由布朗大学提供

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事情上时,我们其实也平行参与了另一种无声的事情:有意忽略其它事情。一项新研究描述了大脑实现这种“最佳忽略”的一种可能机制。有了这些知识,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希望利用这种“忽略”力量,比如减轻疼痛。布朗大学的神经学助理教授,本研究的通讯作者史蒂芬妮·琼斯(Stephanie Jones)说:“我们主要研究了大脑阻拦环境中其它干扰的机制。”

忽略手 关注脚

新发现已经在《神经科学杂志》发表。有12名志愿者参与了实验,他们被告知左手中指或者左脚大脚趾可能受到短暂敲击。此外,他们有时只需要报告脚上感受的刺激,而忽视手上的感觉;有时则只需要报告手上的刺激,反之忽略脚上的。实验过程中扫描志愿者的大脑。

在对志愿者进行脑部扫描时,科学家也会测量多个大脑区域不同频率脑波的能量和出现时间。躯体感觉皮质区处理手部触觉的部分(以下简称为躯体感觉皮质手区)和右侧下额叶皮质rIFC(控制压抑注意力、行为)间的脑波同步,科学家尤其感兴趣。

为保证不放过任何信息,他们也小心查看了额叶的临近区域。这些区域起到了实验控制的作用。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不同大脑区域间重要的同步模式。特别的,当查看rIFC和躯体感觉皮质手区的同步时。他们发现,当人们分别被告知只需要关心脚上的刺激或者只关心手上的刺激时,前者在这两个大脑区域间引发的同步比后者要强很多。

在人们被告知关注哪种激励和实际物理激励发生前的一秒时间,出现了一种模式。在这段时间里,相比关心手的人,关注脚的人的躯体感觉皮质手区和rIFC间的α波(7-14Hz)同步要高得多。而大脑准备抑制或者忽略手上感觉时的模式与此一致。

当人们感受到了刺激并准备报告(右手点击按钮)的后一秒,另一种模式出现了。关注脚的人的躯体感觉皮质手区和rIFC间的β波(15-29Hz)增加了很多。这和大脑抑制、忽略手上激励,以及抑制这种激励的更多后续需求(比如报告)的模式是一致的。这些模式只在rIFC存在,额叶周围的控制区并没有发现。

科学家还发现,左脑(尤其是额下沟IFS)IFC和躯体感觉皮质手区的α节律同步有很大不同。他们怀疑这可能和制定抑制、关注某种激励的规则有关。琼斯说:“这个发现很意外。”

有益健康的忽略?

这项研究的资深合作作者,阿尔伯特医学院的家庭医学助理教授凯瑟琳·克尔(Catherine Kerr)领导的小组发现人类通过正念禅修,可以学会在变换关注点时操纵躯体感觉皮质区的α节律。

这个新发现扩展了之前的工作,说明了α、β节律如何连接躯体感觉皮质区和额叶,并协调了从消除注意力到忽略一种感官激励的多步过程。现在,琼斯、克尔和本·格林伯格(Ben Greenberg)—精神学和人类行为学教授合作,以测试是否可以用非侵害的、经颅的交流电激励来利用这个多步过程。他们将测试是否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操纵大脑不同区域的α、β波,比如躯体感觉皮质区和抑制注意力、疼痛检测的rIFC。

类似研究也表明正念禅修,通过α节律来限制注意力,可能可以帮助人们忽略压抑想法。而对于通过显式操纵皮质其它区域和rIFC之间的α、β波,以给人带来安慰,琼斯和克尔也很感兴趣。

布朗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最近组建了一个新实验室,实验室安装了tACS和其它大脑激励研究所需的硬件。与格林伯格的合作则由BIBS和诺尔曼王子神经科学研究所支持。

克尔说:“在布朗大学,这是一个很酷的努力,它能检测你在面对高水平认知问题时,能否找到大脑中的相关区域,然后想出计算模型和动物模型层次下,将这些放到神经生理学大背景下的方法。我们正尝试把看待大脑的不同方式联系起来,这些不同方式之前的交流很少。我们也将努力工作使之能够应用到临床。”(愿愿)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蹊跷!美国亚裔女性多种癌症发病率飙升!医生也无法解释原因… 2025-04-02 [37]
这个部位越粗,寿命就越长!不是大腿!赶紧自测一下吧 2025-04-02 [10]
我是哈佛大学急诊科医生,长期大量服用这三类药物,或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损伤 2025-03-27 [147]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2025-03-27 [106]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狂吃脂肪 VS 猛炫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2025-03-22 [194]
在海外,“倒爷”撑起创新药半边天 2025-03-22 [187]
背薄一寸,年轻十岁! 2025-03-10 [565]
人类首次发现逆转衰老的“总开关”!科学家揭秘细胞返老还童密码 2025-03-07 [687]
《自然》重磅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癌症转移!作用机制找到了 2025-03-07 [638]
斯坦福神经科学家:认知训练是一生要做的事,给普通人的认知训练手册 2025-03-03 [79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