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孙涤:羊年仍需睡个好觉(中)
2015/2/20 3:39:39 | 浏览:1680 | 评论:0
   《羊年仍需睡个好觉》刊出了上篇,激起人们兴趣,不少朋友问起了各样问题。大脑是个小宇宙,功能极为复杂,内容可能比外界的大宇宙更其丰富。即便是最基本的功能,比如说,痛觉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其实都不甚了了,睡眠也是一种。拜现代科技之赐,人类终于有机会可以深入人脑这个堡垒,一窥其堂奥了。对于睡眠的机制和功效,尽管探索还很粗浅,科学家基本上形成了一些结论,这里仅举几例。

·     睡眠时大脑是否在休息,如通常以为的那样? 错。以大脑的能耗来测度,思考奋发之际,大脑对血氧的消耗可以达到全身的40%以上,即使在睡眠状态,大脑的能耗仍在20-30%。这和人的肌体大不相同,静卧时这部分的能耗可以降低到十分之一。睡眠时大脑仍在紧张地劳作,无休无止。所以对死亡的现代界定,是“脑死”而非心脏停止跳动。脑力劳动的确是人最基本的劳动,不必以流汗为特征,更不为“脑力劳动者”所特有。至于大脑进入睡眠后究竟在干些什么,现代研究已经表明,是在紧张地清洗,排除杂秽和毒素。长期缺乏睡眠,人的情绪心智会错乱;不让人睡眠,(譬如现代考问犯人的招术,)甚至迫使他脑死。单是清洗工作怎么要消耗我们如此多的能量?可见睡眠还完成了其他的重大功能。科学家推测,包括把脑神经重新联接、记忆重新整顿,等等。所以说,大脑从睡眠得到的是“休整”,以利次日的“再战”;

·     我们是不是有时做梦,有时不做?不是的。每个人每晚都做梦,只是很小部分突入到意识层面,被回忆起来。脑神经网络的重排和记忆的重整多半是在“后台”进行的,这给人以启示,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一些困难的“功课”交付睡眠中的大脑去做呢?回答是可行的。本篇的原意,就在于讨论一些伟大人物的卓越成就,他们是如何善用和巧用睡眠,来强化和促成其创作能力的。有一个点子,前沿的科研正设法在验证的,是把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难记住的外语词汇,难解的数学推导,令人头痛的问题和事项,在睡眠前提交给大脑去处理,充足睡眠后它们的解决很可能就变得轻松容易了许多。怎样调度“无意识”或“潜意识”来替你解决问题,是有创造力的杰出人士常用的办法,前面已举例,达利、爱迪生、凯库勒和图灵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     人们能否随意调整睡眠时间,长度或者时段?不能够,至少极为困难。成年以后,常人每天需要79小时睡眠,平均7个半小时,终身如此。至于时段,是不超过午夜到次晨六点,睡眠的效果最佳。这适用于所有的人群。越洋飞行后倒时差是挺痛苦的事,不过调整过来之后,你还是得按当地的这个时段来睡眠。大脑节制的生物钟,总是得瞄准太阳即日照的规律来作息的。这也说明,人们几乎不能适应干“大夜班”,可能的话尽量避免。换句话说,“夜班费”是不能补偿睡眠透支的。透支这个睡眠“黄金时段”是高利贷,想想透支一小时你得用几个小时来补?偶尔为之或许还能凑合,长期这么干肯定不智;

·     人越老需要的睡眠时间是否越少?不是。上面已有说明,这里再强调一下。上了年岁,不容易长睡,但白天会打盹。好的办法是分数次来睡眠——西人所说的“猫打盹”(cat nap),对老龄蛮实用的。我们在《马年睡个好觉》提到过了,丘吉尔年届七十,在希特勒悍然入侵波兰的当口临危受命,他是怎么挺过公务剧繁的五年时间的?就是靠每天数次的“猫睡”。其实每次少至20分钟,长不超出一个小时,一次不够,两次足矣。老人精力不济、记忆涣散的疲态就可以对付了。丘吉尔还有一招,他的名言“我能坐的场合就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就不坐着”,似乎也值得仿效。当然还有运动,对年长者同样不可缺少,下文里我们还会谈到;

·     睡不着时闭眼静卧能否代替睡眠?不能。也许能保持你一些精力减低一点能耗,不过大脑休整的充分实现,要靠真正的睡眠来完成其功能。睡眠失调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睡眠不良固然有压力、紧张、心理问题的因素,但还有其他原因,往往要靠诊治,不然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同时,坚持运动操练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们了解有创造力的人的作息时间,同时也注意他们的散步活动的原因。

 

我开始注意睡眠在创新方面的功用,认为它是许多卓越人物的创造力之所以充沛的一个关键要素,还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九十年代中的一个暑期我到华府开会,和家人一同去佛吉尼亚州,朝拜了美国开国元勋、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的故居。在那里我们有了不少小发现(譬如杰弗森在黑奴及其释放的所言所行)。杰弗森是个文艺复兴期式的人物,多才多艺,创意非凡。他亲自设计并建筑的坐落在蒙蒂切洛庄园的大宅子里,陈列着多彩多姿的展品。一进大门就可看到一个大计时器,利用门的开合带来的动能势能的转换来驱动的。观览这位伟人的许多藏书、图籍、器具、望远镜时,我八岁的儿子和讲解员有很多互动问答。临了出门,讲解员指着杰弗森手制的计时器上的几个标记,说杰弗逊起得极早,清晨三、四点就开始骑马巡视庄园,睡得也很早,通常七点钟就眠。大家都很惊奇,儿子于是问她,难道他不需要在晚上读书做功课,这样一个博学多产的大学问家?那位女士反问孩子,你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我孩子答不出,参观的人谁也没答对。她说是为了节能。即使对杰弗森这样的有钱人,当时仍需要节省蜡烛照明的开支。

难怪古人(譬如诗仙李白)把“秉烛夜游”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梦寐以求地想往。然而在眼下,人们秉灯夜游不但不是难事,若是不秉一个iPhoneiPAD之类的,还真的难以成眠呢。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和推出发电输电系统之先,前人的作息和我们大不相同,他们必须仰赖自然光照来安排起居。有了人为的能源和光源后,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才拓展开来。一个不好的后果,是大为侵削了睡眠领域:千百万年演化而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物钟遭到扭曲,睡眠不足、睡眠失序的现代病越来越严重。据美国睡眠协会的年度报告,电子小玩意对睡眠有相当可观的的杀伤力。从一个指标,即卧室里有没有电视、计算机、iPAD、智能手机之类的来看,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就缩短了一小时,从8.3减少到7.3个小时。

让我们继续谈创造性个人的作息安排,先看几个音乐家,再来讨论作家的。

莫扎特和贝多芬,人类音乐史上的两座丰碑,虽然做着同样的梦,创作和作息的风格可是旨趣大异。若是你有机会看到两人的手稿,就能明白他们的创作心路有着非常不同的轨迹。贝多芬的手稿再三涂改,几至面目全非;而莫扎特的原稿清朗像似复印件,一气呵成很少改动。打个比方,莫扎特的心灵如同一泓清泉,乐曲源源流淌,透剔晶莹;贝多芬的心灵有如一炉烈火,不断敲打熔冶,千锤百炼。譬如贝多芬的“欢乐颂”,短短的四句旋律,就被他酝酿了至少有二十年,才酿成了巅峰般的不朽圣曲。

而两者的生活作息却正相反对。贝多芬的生活起居颇节律有序,而莫扎特的则纷乱有如杂麻。当莫扎特的父亲到维也纳去看儿子,发现小莫的生活实在糟糕,他在家信中写道,“阿玛玖斯在维也纳生活是如此忙乱锁杂,简直无法言状。”著名电影《阿玛玖斯——莫扎特小传》里描述的老莫对小莫的活法大光其火,的确是有实据的。不过那部电影的主轴线,旁白一句,把萨利埃里——维也纳当时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也是贝多芬的老师——说成出于对莫扎特怀有强烈嫉妒,多方设局坑害,造成英才断送的情节,则纯属捕风捉影,是对萨氏的不实诬陷。

贝多芬清早即起身,并立即投入创作。早餐咖啡而已,不过他非常在意那杯咖啡,亲自动手准备。依照他的传记,他用60粒咖啡豆煮一杯,一粒一粒数,确保是60粒,正好不多不少。然后在书桌上工作,直到下午两、三点。其间会出门散散步。用过午餐后,贝多芬做长程步行,往往直到晚上,这对他的创意大有帮助。贝多芬的衣袋里总揣着铅笔和乐谱纸,以便随时记录不期而至的乐思。人们发现,贝多芬在维也纳气候适宜散步的时节,创造力远高于寒冷的季节。步行结束的傍晚时分,他会到小酒馆小坐,翻阅当天的报纸。有时晚上会参加聚会或上剧院。冬天一般就回家休息。他晚上基本不搞音乐了。晚饭极简单,一碗汤而已,还常常是午饭时留下的。上床挺早,不超过十点钟。

贝多芬的另一个放松自己的法子很有趣,喜欢洗自己的手,用大盆的热水反复洗。洗手时他会创意勃发,一路哼哼唱唱,仆人不解其意,此刻止不住会偷笑起来,其实大笑对耳聋的贝多芬亦无所谓。不过这类不敬的行为被看到了,贝多芬还是会发火,恨恨地骂将起来。得到创意之下,他有时会忘乎所以,水溅出来流到地板,(当时屋内没有自来水和水槽,)流到楼下,常常引起房东的不满,纠纷也就不少。

莫扎特的传记影片里对他的生活节奏颇多描写,不少应该是有依据的。据他给父亲的信里,对自己有这样的概述,“总之,我是忙得脚朝天,不得不打理的事不可胜数。”由于莫扎特生性率真,内心又高傲,得罪了不少施主——当年的艺术家不少是靠权贵们(主教和王公)来“包养”的。以莫扎特的旷世天才,竟然无法找到一个薪酬稳定的职位,沦为“自由职业者”,在维也纳的市场里打拼。莫扎特在给姐姐的信里,是这样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我一早起床,六点钟梳洗完毕,七点钟衣束就绪,作曲直到九点钟。然后教课,九点到下午一点。接着在家吃午餐,有时被邀请到大户人家去吃饭,那就得两、三点钟才开始。不管怎样,五、六点钟之前我是没法干正事的。之后常常去音乐厅,不然的话才会有空来作曲,那就可以干到九点钟。然后去康斯坦丝家,(那时莫扎特正在向她求婚)。和我亲爱的小康厮磨还是很愉快的,只是她那老娘老在一边监督,白眼和冷语讥刺教我有点吃不消。看我有没有胃口挺得住,离开的时候大约在十点半或者十一点钟。如果没有演出也没有杂事打扰,我还会有点时间来作曲,而上床的时间总得过了凌晨一点。”

事实上,莫扎特老是被些浪荡朋友抓去酒吧胡混,喝得酩酊大醉。这些情节和《阿玛玖斯》的影片里所描述的大致相符。也就是说,莫扎特的睡眠时间准是不足五个钟头。

音乐可以说是世界通行的全人类语言,尽管如此,民族的性格还是很明显的,本民族的乐师来诠释该民族的作品,往往特别入味。二十年前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访问洛杉矶,在捷杰耶夫(V. Gergiev)的指挥棒下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给我留下至深的印象,可说是没身难忘,那催人泪下的旋律,凄楚悲悵,其他版本绝难企及。由是我省悟到,所谓“民族的心灵”的确有其事,精粹之处是难以模拟的。譬如,说到法国人(譬如柏辽兹、圣桑、德彪西之类)的作品,最精妙的诠释还得法国裔自己来演奏,迪图瓦(C. Dutoit)执掌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时的那些制作,便不同凡响。

柴可夫斯基是个同性恋,和图灵一样,也因此被迫自尽。当亲朋到灵堂告别时,好几个人轻吻了在棺木里平卧的老柴遗体,就曾引起困惑,因为当局对外宣称的,柴可夫斯基乃死于霍乱,难道他们不怕传染?他死年53岁,正值创作的盛年,《第六交响曲》是曲“天鹅的挽歌”,老柴死前九天刚指挥首演的,遗下了人世间永恒的泣诉。

柴可夫斯基的生活很有节律。四十五岁后他便定居到莫斯科西北面的一个小村庄(Klin),据他弟弟的记载,老柴起床在七、八点钟,用一个小时喝早茶、吸烟和阅读,读圣经、哲学书(叔本华或斯宾诺莎的),或英语书籍。这些阅读在他来说既是兴趣也是工作。然后外出散步,不超过三刻钟。九点半开始工作,他的习惯是先处理完琐事后才干正事。正午吃中饭,很准时的,随后长途步行,风雨无阻。“伊里奇相信每天两个小时的步行对健康绝对有好处,到了执迷的地步,他甚至认为步行要是短少了五分钟都会得病的,或者会有什么坏运气。”散步后老柴会花一个钟头,看看报纸期刊。五点钟后他继续作曲两个小时。他的作曲习惯是,修改乐谱大致成形后,才在钢琴上弹奏出来加以完善。晚饭则在八点。饭后做点小消遣,比如打牌、聊天——要是有朋友来访的话,然后就上床睡觉。

对自己的创作,柴可夫斯基认为创意最为关键,像是“种子”一样,有了良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对步行的执迷,功效显著。步行中他每每停下,写出偶得的创意,回到家里在钢琴上一泻而出。在写给梅克夫人(俄罗斯富孀,他的大施主;两人从未见过面)的信里,柴可夫斯基详细描述了这个比喻,以种子的成长到结实来类比自己的作曲过程。“种子的出现是最艰难的,我总是冥思苦想而不可得。而种子的萌动是非常奇妙的事,无法言状。突然间,心里砰然而动,一阵狂喜席卷整个心田,我会忘却一切,简直为之癫疯,创意点子一个接一个喷发而至,根本来不及记录下来……

在内心蕴育创造力,以走路等方法来放松自己的心智,从而触发创意的萌动,然后听凭它天然混成,这样一种“谋定而后动”的创作历程,在另一位俄罗斯人有更完整的表露。

肖斯塔科维奇可能是二十世纪中页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许多不朽巨作,豪放不羁,竟然能在高压扭曲的专制铁桶里熔炼铸就,真教人惊叹不止。肖氏的的创作过程,是非常独特的一挥而就,他以极快的速率写出,几乎没有停顿地,一天可以完成二、三十页的乐章。以他妹妹的话,“哥哥坐下来就写,从来不用钢琴弹奏,而是直接从脑到手,一泻而成,作品完成之后才在琴上弹出来。”

肖氏的同行也发觉,平时从不见肖斯塔科维奇在干活,临到有大制作要诞生前,他会坐立不安,躁动之际还常会拉人踢球。然后突然间,他安静下来,接连数天奋笔疾书,惊世的巨作与焉降生。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96]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98]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3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6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6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2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21]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2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8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7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