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南科大首任校长朱清时回首五年路
作者:冯会玲 | 2015/2/22 1:49:40 | 浏览:1692 | 评论:0

春节期间,有一位校长值得一提,那就是备受争议的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朱清时。69岁的朱清时先生今年春节是在安徽合肥度过的,与之前的5年春节相比,今年该是最轻松的一年。没有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头衔,没有了对南科大大小事情的牵肠挂肚,心里留着首届南科大学生一个个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好消息,这年便也过得轻松许多。5年前选择做南科大首任校长,一度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5年之后回首看当年的选择,朱清时先生会如何评价那时任性的选择?

  选择去南科大做首任校长时,朱清时先生64岁,在很多人眼里,这不是个选择教改领头羊的年纪。教育改革,怎么改?跟谁学?从哪里改起?太多的问题山一样堆在眼前,64岁了,何苦接这个苦差事。可朱清时接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得是多任性的决定。

  朱清时:这个改革的根本就像当初小岗村分钱到户一样,我们不要打高分了,你学的好,你学到真本事社会就认可你,这就是你文凭的含金量,如果这样做的话,过去几十年高校中间那种大夸张不管质量、不计后果,但是不管质量、不计后果为什么还有学生去读呢?是因为他只要得到这个国家的文凭他就值了,这就是中国高教改革的关键之点,一定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教改的难,只有朱清时最懂,大小事情都得他操心,办公用具少了都得他想办法。教改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众多的同行者,他最需要的是愿意与他一起冒险的学生和家长。第一年招生,他站在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中间,苦口婆心地说南科大困难重重,但前景辉煌。半年后新生报到,来了45个人,后来又走了2个;他承诺要让一流的学生来授课,为此他满世界去找。第一年,他一夜夜的睡不好觉,一把一把的吃药;再后来,他的办公室放了吸氧机,常常得吸两口才能继续忙活。甘苦自知,他从不诉苦,面对记者的话筒,只说教改,只谈南科大的希望。

  朱清时:南科大这几年很困难,我们也有不少条件不足,但是我们充分的让学生有机会和老师接触,不仅听他们讲课,而且跟他们一起搞科研,从科研中学习,所以我们的孩子最大特点就是与众不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特点,都跟其他的高校不同,都有很强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工作能力,这样的学生今后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南科大5年里从不缺媒体的关注,朱清时先生因此屡屡被推到风口浪尖,他从来平静回应,不躲,不怒,更不怨。5年任期结束,他说的,是不悔。

  朱清时:因为我长期从事教育,在工科大也做了十年校长,我觉得这5年在南科大做这些更难、也更有意义。

  17名学生陆续被国外名校录取,学生一个个报喜的电话打来,朱清时先生一贯平静的语调也不自觉间开始上扬,这份幸福,是改革者和同行者才能独享的福分。

  朱清时:他们被录取,实际上是南科大这几年改革、教改的成果,我们的质量得到了认可,我们南科大的毕业证书和真才实学挂上钩了,人家是看你的真才实学,不是看你这个文凭是不是国家权力做后盾、支撑,教育本质就是这样,不能把教育给行政权力挂钩的太深。

  即使接不到南科大校方的毕业典礼邀请函,也丝毫不影响朱清时总是学生们心里想、嘴里喊的好校长。即便没有了南科大校长的头衔,却无法阻断人们想到南科大就想到朱清时。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2]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