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独脚站立测健康
独脚站立测健康
作者:Zhong Y. Liu | 2015/2/22 1:36:42 | 浏览:3202 | 评论:0

元月18日世界日报编发了一则最新医学新闻。通过受试者维持独脚站立的久暂,可以推测受试者脑子内隐藏的细微病变,其中包括微血管的阻塞或出血,和早期的变性疾病,如老年性失智症或帕金逊氏病。这样的发现,可以使病人还没有症状时受到特别的关注,早作处置。个检查是笔者六十年来所从事的精神神经科专业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基本的检查项目,因此引起了本人的注意和兴趣。它简单易行,但是医生从病人在检查中看出的意义,却越来越重大,告诉我们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这种做起来“简单易行”而获知的信息却“成果重大”的检查,对比非常鲜明。这当然反映出,过去这一段时间医学进展之巨大。

这种说法,不只是具有医学史理论上的兴趣,更在于这个试验本身有其使人感兴趣的地方和价值。

检查方法很简单。让受试者开眼睛,站在有扶手的椅子旁,但不接触扶手,只在站不稳时扶住以免跌倒;尝试用一脚站立,看能够站多久?健康而年岁不大的人,独自站立20秒钟或更久,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如果经过两次尝试皆站不道20秒钟,则应深究,为什么不行。

这个检查的价值,在于对上了年纪而并没有什么特别不适的人可随时进行。六十年前是如此,今天更加。

这样用一独脚站立设法达到20秒钟,如果不成,说明什么问题呢? 

老人站立不稳意义重大

上一世纪五十年代之初,笔者刚踏入神经科的门道时,中国社会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平均年龄不过比35多一点,到了五十来岁就算是老人了。那时,这种年纪的人,找神经科医生看病的人(不是精神科),门诊或住院都几乎有一半是属于与晚期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例如各式各样瘫痪,麻木,耳聋,眼瞎等等。其中又以“脊髓痨”最为多见。它最常见的表现正是站立不稳。这个病五十年末在中国几乎已经绝迹;在美国绝迹更早。它多在感染梅毒而治疗不彻底后十多年遗留成疾。进入50年代后由于抗生素的普及使用,梅毒很难发展到这一地步,因而绝迹。在那之前,在神经科门诊断,你看到中年以上的男子,扶着孩子或拐杖,十之八九即有可能是这个病。你只要他站起来,两脚并拢,两手张开,他就开始摇晃不稳。这时让他闭上双眼,身体摇晃马上加剧。这时,站立试验还没有让单腿腿参加的必要, 因为双腿即已暴露其短,配合必要的化验,可以明确诊断。

到了1959-62年代,大陆农村普遍发生饥荒,热卡供应不足,老年农民对维生素B 缺乏特别敏感。它早期表现出来的症状颇为隐蔽。最容易发现的一个体征,就是让受试者睁眼双脚站立时,他勉强可以做到。可是,要他独脚站立,即表现出摇晃不稳,甚至跌倒。

就是在今天的美国,食物的供应即令十分丰富多样,如果对食物的选择偏好片面,例如严格素食或害怕长胖尽量避免丰盛的饮食,久而久之,也可以陷入维生素B缺乏。这时对病人作独脚站立测试,即可呈现摇晃的反应。

独脚站立挑战平衡的底线

为了挑战体态的平衡,我门必须先了解,身体何以能保持体态平衡。

六十年前,我们已经认识到,要维持体态平衡,眼睛的视觉,内耳的平衡觉(其中的“半规管”相当于水平仪),和掌管体内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的感官,如肌肉、肌腱和关节所在的神经末梢,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有一个健全的脑子作为平衡的统筹机关,司掌其职。不过,那时我们对这个“健全脑子”的理解,主要限于后脑瓜子的小脑。今天,我们认识到,它指整个脑子,既包括大脑,也包括体积小得多的小脑。

小脑固然是神经系统中使体态统筹平衡的器官,可是几十年来医学不断发现,大脑越来越多而广泛部分,也与小脑保持解剖和平衡功能密切的关联。当联系大脑和小脑各处平衡的神经纤维受到细微病变干扰时,例如上述微量结构出血或血管阻塞,或者产生微量认知障碍的变性时,体态平衡的障碍即以微量的形式出现。它只有很轻度的表现。有时甚至要独脚站立,才能显示不稳,而双是可以勉强站稳的。

正常情况下,独脚眼站立的时间可以保持一段适当的时间。但它也不像双腿一样能保持无限长。根据宋凌兰的报导,日本京都大学基因医学中心让受试者记下独脚站立两次的时间,只要一次能维持站上 20秒钟或更长的时间,对受试者的脑子进行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不至于显示异常造影。但是,两次都不能超过20秒钟时,表明维持平衡的能力低于正常。原来这时对受试者进行脑磁振造影检查,即能可发现脑子中的微细管显示出血或阻塞,或者变性所引起的影像。

根据日本京都大學基因醫學中心在美国「中風」(Stroke)期刊發表的研究报告,让平均年满67歲的老人1400人 (841名女人和546名男人)用独脚分别站立两次。如果一次也不能够达到20秒钟,那么,其腦中很可能有小血管病變引起的异常影像。這種病变與中風、失智、甚至帕金森病有關。其中有15%有一處大腦微出血病灶,30%有兩處;16%有一處大腦動脈阻塞,35%有兩處。

不论是出血或阻塞,其病灶附近都有明显的血液循环障碍。这时,由于障碍的范围较小,因而不一定有显著的症状表露出来。但它可继续发展扩大,从而出现新的病灶或病变。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即应对病情加以注意或追踪,未雨绸

出了血管病变外,产生失智症所特有的变形也有其特有的影像显示出来,因此站立困难的人,也可较早地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失智。其平衡時間短者,智能表現的程度也低。二者成正比例。

对独脚站立不稳的解释

京都大学所作的独脚站立的观察,以维持至少可维持20秒钟或更长为正常。一次也不能作到时,则表明值得追踪,可能算是“阳性”。本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定时每日体格锻炼,多为长跑15分钟后作一套规定的广播体操结束。其中对平衡运动很少涉及。但是自从50岁起,每次20分钟后的跑步和体操后,先后在左右各一侧下肢作四个八节睁眼独脚站立的锻练,如上图所示。由于多年的锻炼,体态平衡越来越熟练而平稳。不过,即令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并不能一定每次都能独脚站立20秒钟以上。现在年纪大了,更难达到那么久。我猜想,日本京都所作的观察认为以健康人做20秒钟的独脚站立,是能够作到的。可是,就我的观察而言,20秒钟似乎过于严苛,会使年龄较轻或刚开始锻炼者难以达成。为了恰到好处,本人建议不论什么年龄开始锻练独脚站立时,不妨由易到难。也许可以用两个月为过渡阶段。如能逐渐达成,似可视为正常。不能时,可视为潜在的阳性。由医生考虑做进一步检查不迟。

最后要注意,不论是为了锻练或测试,独脚站立时,手旁应该有能够扶住身体的靠架、树枝或栏杆,以免站不稳时跌倒。

美国65岁以上之老年人中,死于脑血管病者占所有病因的第三位,死于失智症者占第十位。按照本文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独脚站立试验,简单易行。实为一便捷的健康测试法。老年人应多家利用。

相关讯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用“金鸡独立”测危险性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是我国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何预测其发病危险性大小呢?除了年龄较大、有高血压及颈动脉内膜增厚说明其危险性较大以外,有没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呢?

独脚站立测健康


  2014年12月18日在网上提前发表的美国《卒中》杂志上,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独脚站立平衡时间的方法,这即我国一般称为“金鸡独立”的站式,计算其时间。
  这方法的根据是这样来的。在明显的脑卒中以前,往往有许多微小的卒中,或者栓塞或者出少量血,常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很轻微,几天即自愈。但在脑中却留下了小的病灶。如果这些病灶多,则将来发生大的脑卒中的可能性就大。脑部的这些小病灶往往影响
人体的平衡控制能力。他们就是研究这些小病灶的多少与“金鸡独立”时间长短的关系。
  参加此研究者1387人,男女都有,从中年到老年,平均年龄67岁。用单脚独立,计算其独立的时间。他们以20秒为界,少于20秒者认为平衡能力差。同时作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腔隙梗塞病灶、微出血病灶及脑室旁密度增高灶的多少。同时还用计算机评分的问卷题来测定其认知功能,用超声波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以代表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他们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即并未随访一段时间。结果见“金鸡独立”<20秒者的比例:以腔隙梗塞病灶来分析:无病灶,9.7%(即无腔隙梗塞病灶者仍有9.7%的人<20秒);1个病灶,16%;>2个病灶,34.5%。以微出血病灶来分析:无病灶,10.1%;1个病灶,15.3%;>2个病灶,30%。以脑室旁密度增高灶来分析:无病灶,5.7%;1个病灶,11.5%;>2个病灶,23.7%。这些病灶多少和不能“金鸡独立”的比例均呈线性关系。
  另外分析“金鸡独立”时间短和认知功能,发现时间短者其记忆力及思考能力均差。因为他们过去已经有过不少“小中风”,将来可能发展为痴呆、走路不稳及跌跤。时间短和认知功能差的关系非常强,即使上述的无症状大脑小血管灶不多,两者仍显著相关(P=0.002)。
  一般情况
健康的人发现卒中危险性大怎么办?当然应该预防为主。此可参考2014年12月8日新民晚报《康健园》中文章“最新的预防卒中指南”。

携手健康网温馨提示:预防卒中主要是从健康饮食、预防高血压及控制高血压、限制食盐及不吸烟也不吸二手烟等着手。希望用简单的“金鸡独立”的方法普及测评卒中的危险性,更好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睡眠不足是如何影响你的大脑和性格的? 2024-04-15 [42]
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丨《摆脱强迫症》 2024-04-15 [16]
胆小慎入:把人全身的神经都抽出来,会得到什么? 2024-04-13 [36]
原来鼻子也是「情绪器官」? 2024-04-10 [74]
2024 AACR:BioNTech公布癌症疫苗研究成果,接种3年后仍存在免疫反应 2024-04-09 [110]
你的卵子,可能比你更会挑伴侣 | 研究实锤 2024-04-04 [181]
不懂就问!不吃早饭VS不吃晚饭,哪个危害更大? 2024-04-04 [177]
Nature重磅:mRNA技术里程碑!首次人体试验展示出对抗遗传疾病的希望 2024-04-04 [159]
宇宙是如何变透明的?用表观遗传学控制胆固醇的可行性、如何在肥皂膜上刻凹槽? | 2024-04-01 [179]
大脑复杂性的演化:一个空间、时间和熵的故事 2024-04-01 [16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