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中国的外部崛起,具有了不可扭转性
中国的外部崛起,具有了不可扭转性
作者:郑永年 | 2015/3/8 1:19:40 | 浏览:1638 | 评论:0

中国的“走出去”是一个和资本接受国互惠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和控制风险,而不是要不要“走出去”。说到底,所有大国的大国地位都是斗争出来的,并非从天上掉下来。

中国的外部崛起,具有了不可扭转性


  首先,随着中国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外部崛起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实际上,从世界历史经验看,在一个国家的外部崛起过程中,政府是一个角色,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资本的角色更为重要。今天人们把世界视为“地球村”,但这个世界之所以变成这样,从一开始是资本造就的,政府只是配角。从最早的“海盗”到近代航海大发现,再到最近一波的全球化,都是资本逐利驱使造就的。这一点马克思看得最清楚。诚如他所言,资本的本质就是盈利,资本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任何障碍,流向任何可以盈利的地方。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功地把自身从一个资本高度短缺的经济体,转型为资本过剩的国家。从其本质而言,中国的资本和其他所有国家的资本都是一样的,都是要通过盈利而得到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资本已经超越所吸引的资本。随着中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和企业在全球的扩张,资本“走出去”的速度会呈现增长的趋势。资本的“走出去”是中国外部崛起的经济基础。除非再次出现明清那样的闭关守国政策,这个趋势不可阻挡。从现有的内外部条件来看,闭关守国几乎已经不可能。在资本大举“走出去”的情况下,政府要维持早期“请进来”和“接轨”阶段的“韬光养晦”政策,已经变得不可能。政府所能做的,就是辅助资本更有效、更和平地“走出去”,而这也是多年来中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内部经济增长减速,也是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因素。这也曾经是西方资本“走出去”的最重要因素,即资本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资本的国际扩张,是西方国家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论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但西方资本的扩张过程,演变成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政府以暴力(军事)征服的方式,对外倾销资本和商品,而置被殖民国家永远处于不发展状态。中国的资本要“走出去”,但必须避免老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方法;中国必须寻求自己“走出去”的方式。对中国来说,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资本的“走出去”,来推动资本接受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资本“走出去”并不是资本的一厢情愿,而是具有资本接受国的客观需要。以“一带一路”为例,沿岸沿线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贫穷的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这些国家急需发展,摆脱贫穷状态。在所有大国中,只有中国才有能力实施大规模的发展计划,帮助它们发展。

  从当今世界的资本分布状态来看,这些国家缺少国内资本(如同改革开放早期的中国一样)。哪些国家可以提供资本呢?西方国家仍然掌握着对外投资的话语权,但实际上已经力不从心。美国经济有所恢复,但在实现结构再平衡之前,很难有像二战之后“走出去”的动力。实际上,美国的恢复走的是相反的方向,即资本和产业的回流,即“再工业化”。欧洲诸国仍然深陷危机,看不出能够在短时期内恢复到正常状态之趋势。日本经常处于和中国的竞争状态,但其资本“走出去”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并且因为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很难达到从前的水平。同时,即使西方各国经济能够恢复经济常态,其资本也不见得能够大规模走到急需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西方的资本已经“民主化”,必须做到“政治上正确”才能到达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西方“政治上正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很多西方国家本身也需要外来资本。

  中国是资本过剩国家

  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呢?人们关切的是所谓的“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不过,在金砖五国中,其他四个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相加,还远远少于中国一个国家的。同时,这些国家仍然处于比较早期发展阶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主要以扩展国内市场,把资本“请进来”作为主题,“走出去”则相对不重要。在没有转型成为资本过剩国家之前,“走出去”没有实质性的动力。

  对中国来说,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西方所不能比的优势。就能力而言,如上所说,中国已经是资本过剩国家,并且中国在很多方面产能过剩,也拥有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无论是过剩的资本还是产能,或者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走出去”是一个和资本接受国互惠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涉及中国“走出去”的方式。中国要避免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主义路线,就必须寻求自己发展国际经济的道路,那就是包容和共同发展。在西方,中国的“走出去”经常被视为是“新殖民地主义”。不过,实际上中国资本的行为方式和西方是很不一样的。老殖民地主义开拓海外市场,在经济层面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市场,二是原材料,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对被殖民国家的政治统治来实现的。西方现在把中国和老殖民地相提并论,则是对它们自己那段历史的有选择的“健忘”。毕竟,西方殖民地的统治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牺牲甚至屠杀了多少被殖民的人民,只不过现在西方人“方便地”把这部历史忘掉了。

  中国的情况是如何呢?尽管中国也有开拓市场和购买原材料的需要,但中国已经避免了老殖民地的方式。中国“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贸易,而是通过资本“走出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例如体育、医疗卫生、公共活动设施等),而这些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当然,中国也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例如早期中国倾向于雇佣本国的工人,而非所在国的工人,容易忽视环保问题等。但不管如何,中国并没有任何野心和企图,来实行早期殖民者那样的“殖民统治”。恰恰相反,中国所需要高度重视的就是,在没有“殖民统治”的条件下,如何保障自己海外资本的利益。

  缺乏“走出去”的经验

  在国内,中国资本“走出去”遭到了质疑是因为“走出去”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无非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既得利益的阻碍。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西方殖民,西方利益已经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资本要“走出去”,势必构成和西方既得利益的竞争,遭到他们的抵制很容易理解。

  第二,受制于西方压力的一些国家。尽管这些国家有需要和中国合作,也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来自西方的压力,使得它们不敢公开出来支持中国。

  第三,对中国崛起仍然抱有不确定的国家,对中国持犹豫不决的态度。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力量。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欢迎中国的资本。不过,很多国家都拥有反对党或者反对派力量(包括一些非政府组织),其中也不乏受西方或者其他大国政治影响的政治势力。在反对执政党的政治过程中,这些反对力量都会拿中国说事,夸大来自中国的“威胁”。不过,一旦执政,这些力量也势必调整其政治话语。很现实的是,如果需要发展,外来资本是必需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资本提供国。

  第五,中国本身缺乏“走出去”的经验。中国“走出去”开始不久,较之西方国家,缺少有效的经验。这些不足很明显体现在例如上面所说的雇工、环保等问题上。同时,这和中国“走出去”的规模也有关系。中国所承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对中国来说是经济项目,但对很多较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战略性,它们需要评估这些项目对它们的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

  缺少经验发生在中国本身的认知层面,最显著的就是所谓的“文化走出去”。为了克服外在的阻力,减少外界对中国的担忧,多年来中国的有关当局一直在宣扬文化“走出去”,以塑造软实力,让外界了解和接受中国。从宏观层面看,这并没有什么错误。问题出在文化如何“走出去”?文化必须“走出去”,但“走出去”的方式很重要。过分强调国家和政府在文化“走出去”过程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一旦政府卷入,文化很容易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就是这些年来,政府所推行的那些文化“走出去”项目,使得国家形象越来越成问题的根源。文化更多的是个体层面的事情,中国文化会随着中国的资本、企业家、旅游者等等而传播到世界各地。政府应该改变策略,把重点放到“走出去”的个体之上,而非用国家力量来推行文化。实际上,西方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经验,成功的文化推广发生在个体层面,而失败在政府层面。例如,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随着西方个体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而政府组织的推广,只要看看今天中东的局面就知道如何失败的了。中国必须避免西方失败的道路,而从西方成功的方面学到经验。

  中国的“走出去”的确具有很大的风险。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和控制风险,而已经不是要不要“走出去”。说到底,所有大国的大国地位都是斗争出来的,并非从天上掉下来。成功的例子有大英帝国和美国,而德国和日本则是失败的例子。这些国家都是通过斗争而成为大国的,但成功还是失败则取决于斗争的方法和方式的不同。在明朝,航海时代刚刚开始,中国有个大好的崛起机会,但放弃了。之后实行封闭政策,最终失去了海洋时代,演变成封闭的陆地国家。失去了这个机会之后,中国便衰落和积弱,受到了惩罚,而且是严重的惩罚,即被西方列强所征服。今天中国再次面临崛起的机会,尽管有困难和风险,但中国别无他路。选择只有一个,即在困难和风险中继续崛起。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1]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69]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1]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7]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6]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