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裔教育研究學者恩茲(右)和華人學者黃海波探討大學錄取政策。(丁曙╱攝影)
長春藤盟校有無限制亞裔入學長期爭論不休。哈佛大學校友、猶太裔教育學者恩茲(Run Unz)指出,過去廿多年來,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 universities)執行一項「亞裔配額」(Asian quotas)制度,長期將亞裔入學率維持在17%左右。但其他學者指出,考分不是唯一的錄取資格。
恩茲(Ron Unz)指出,長春藤盟校哈佛(Harvard)、耶魯(Yale)、普林斯頓(Princeton)等一直否認「亞裔配額」,但統計數據證明恰恰相反。哈佛大學的報告也顯示,亞裔生登記註冊率從1993年的20.6%,下降到以後十年間大約16.5%左右,拒絕亞裔生享有平等的入學機會。
恩茲分析,雖然下降比率不大,但同一時期大學適齡的亞裔青年大幅增長,在1992年到2011年之間幾乎翻了一番。不僅如此,亞裔生的教育素質也有了顯著成長。在全國多項高中學術競賽和國家績優獎學金中,亞裔得獎人的比率大幅上升,但是,這種趨勢沒有反映到哈佛等常春藤盟校招生比率的同步增長。
同一時期,適齡亞裔生就讀其他常春藤盟校的註冊率也在下降,這些長春藤盟校將亞裔錄取率也收縮到一個非常相似的水準,並保持穩定的狀況。因此恩茲質疑,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限制亞裔生,並將人數控制在一個特定的百分比。最後,恩茲讚揚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始終遵循高度選擇性和種族中立(race-neutral)的招生政策,亞裔生的錄取增長幾乎完全符合亞裔在美國的人口增長率。
但是,曾經任職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招生和財務資助委員會的亞裔專家Rod Bugarin指出,考分不是唯一的錄取資格。長春藤盟校錄取新生並沒有最低分數線。招生委員會尋找那些超出預期的學生。如果僅僅依據考試分數,校園內只有那些會考試的書卷學生,缺乏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元化生態,將使頂尖大學缺乏吸引力,即使對亞裔生也是如此。
他進一步指出,進入高度個性化和錄取過程終端的學生,往往是那些具備綜合優勢的申請人。依他本人觀察大學生的學習、成長和在頂尖校園發展的經驗,很少發現,標準化測試的技巧,能夠在與同行和教授做研究時,可以增強課堂討論或人際互動的技能。平權計畫(affirmative action)等政策允許招生人員自由判斷並確定誰超越期望的「資格」,只有引進人才、興趣、技能和見解,才能幫助大學校園每一個人豐富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