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文學系教授陳昭瑛日前受邀在哈佛大學舉行的「劍橋小沙龍」聚會中解析「孔子熱」現象,研討話題吸引各種專業聽眾踴躍發言討論。
陳昭瑛首先介紹台灣學者對孔子熱的三種看法。其一為改革開放後,中國期望繼經濟、政治後,在文化上也能有所表現;其二是在馬、列、毛意識衰退下填補精神的產物。另有「補課」一說,在建國後就欠缺文化的中國急欲彌補中國文化。
儒學不是代替品
但是陳昭瑛認為,儒學並非代替品或填充物。儒學內在動力所散發出的生命力不容忽視壓抑,在趨向多元化的社會中,儒學應該有一席之地,提供人們解惑時的一項選擇。陳昭瑛並說,儒家思想存在平常生活之中,尊重自我的儒家雖具有宗教性,但不是宗教。
張暮輝質疑孔子學院是否為極度膨漲的大躍進。他說明中國提倡孔子學院全球化,平均五年中每周在大學設立一個孔子學院,或在高中開辦孔子課堂。至今在87國有523個學院課堂。由中國教育部下的組織「漢辦」負責行政與經濟所需。他指出,孔子學院宗旨並非宣傳孔子思想,而是漢語教學,和推展中國文化與經濟等目的。
有些聽眾認為孔子只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成為一個「品牌」。在孔子學院只學漢文並無不可。陳昭瑛則認為,稱教漢語的學校孔子學院並不妥當。將文化政治化或商品化時也將種下危機,但若以儒學取代中國文化,就如漢朝「獨尊儒術」般危險。
目前網路系統在大陸對宣揚儒學供獻良多。陳昭瑛希望中國發展儒學時能以台灣經驗為借鏡。台灣民間在日據時代對保存中華文化不遺餘力,光復後官方歡迎儒學,民間反而與儒學脫節,使其過於學院化和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