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上周宣布推出減稅政策,要挽救美國的中產階級,圖為在場的聽眾。(路透)
歐巴馬上周宣布推出減稅政策,要挽救美國的中產階級。(路透)
美國今天最大的分裂不在種族差異、而是階級對立,而且最重要的地方是家庭。保守派數十年來都在抨擊家庭價值瓦解。而今全美最著名的自由派學者也響應了。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前任院長羅伯‧普特南(Robert Putnam),2000年出版的大作「一個人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惋歎美國社會資本衰退。現在他推出新作「我們的子女:美國夢陷入危機」(Our Kids: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描述富人和窮人養育小孩的差異愈來愈大。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但是普特南提出更驚人的細節。
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傳統家庭價值重新振興。女性大學畢業生不到10%是非婚生子——這個數字只略高於1970年以前的統計。反之,2007年,高中學歷的女性65%的生育是非婚生子。種族是個重要因素:大學學歷白人女性只有2%非婚生子,而中學(含)以下學歷的非洲裔女子非婚生子人數高達80%。不過,這兩項數字自1970年代以來改變不大。
可是,高中學歷白人女性非婚生子比率已增為四倍,達到50%;大學學歷非洲裔女子非婚生子比率則降低三分之一,只剩25%。因此可以說,即使種族差異縮小,階級差異卻擴大。
如何養育會影響子女未來的機會。中高階級家庭不僅比較富裕(有兩份專業收入)、也比較穩定;他們也比較注重養育。1970年代,父母親花在和幼童說、讀、玩的時間,幾乎沒有階級差異。現在大學學歷雙親的子女多得到50%的呵護。
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親不斷地與子女對話,教導他們辨別是非對錯、智愚賢劣。這很費時費力,因此有個可靠的配偶分攤責任相當重要,若能雇保母、清潔工幫忙,再加上有錢上劇院就更棒。
勞動階級的雙親沒有餘裕,往往要求子女聽命服從就好。短期而言,這樣做省了時間,長期下來卻阻礙子女學習打理生活或獨立思考的過程。父母貧窮、不善育幼遂成了社會地位改變的障礙;現在的世界愈來愈複雜,更需要具備高超的認知技能。
普特南的研究團隊訪問了數十個家庭。有些故事的確令人心碎。史黛芬妮的丈夫棄家離去,研究人員問她,她的父母對她親切不親切?她「很驚訝我們竟然這麼天真」。她說:「不,我們不會親一親、抱一抱。你在底特律不能軟趴趴的……你必須強悍,你一軟弱、就會遭到霸凌。」她父母親揍她,現在她也如法炮製、實行打罵教育,只盼望小孩不蹺課、不喝酒、別混幫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