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30年前,那是台灣人移民美國的高峰期。台灣經濟狂飆,許多人賺了錢、發了財,決定移民國外,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也有些人不喜歡孩子在台接受填鴨式的死板教育,不惜代價,硬著頭皮帶著一家老小到美國,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半工半讀 學業有成挺進MIT
史丹福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Jason Wang),就生長在「因為教育來美」的家庭。父母在台灣時均任職於公立小學,工作雖穩定但收入也稱不上豐厚,40出頭決定離職,帶著三個小孩到南加州。異鄉奮鬥並不容易,為了生活打過很多工,旅館清潔、電腦公司送貨、組裝都做過。
王智弘當然也得打工賺錢,中學時就下課後要去汽車旅館清潔鋪床。有些家長認為中學生打工是浪費時間,還有人堅持孩子打工必須要選「對未來有幫助的工作」。但王智弘那時並沒有太多選擇,「不過做起來也滿開心,打工反而讓我更懂得安排時間。」
進入哈佛 出書分享名噪一時
王智弘很爭氣,申請上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後再進入哈佛醫學院,還在台灣出版了「一個台灣小留學生到哈佛之路」,賣了十多萬冊,算是一時暢銷作家。
書出版至今正好20年。王智弘離小留學生的年代已經很遠了,換過幾個職位,目前一方面在史丹福做研究、看診,另外也擠出時間創業,跨足醫療設備研發,公司產品已成功進入台美兩地醫院系統。
30年前的苦學經歷,還有多年訓練出來的善用時間功力,都慢慢開花結果。
王智弘在麻省理工念書時的模樣。(圖:王智弘提供)
問:能否談一下你的家庭背景?什麼樣的機緣之下來到美國?
王智弘答:我爸媽都是教職。父親是高雄明正國小校長,母親也是小學老師。當時因為想要讓小孩在美國受教育,父親43歲就「退休」,全家移民來美。
父親先在朋友的公司幫忙,生活也是滿辛苦的。後來爸媽從事過很多不同的職業,清潔打掃自然是一個相對好入門的工作。還有那時候個人電腦剛興起,不少台灣人自己開電腦公司。我爸也在台灣人開的電腦公司,幫忙過好一段時間。
問:其實那時後台灣社會正處於起飛期,社會欣欣向榮的感覺。在學校工作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美國的教育真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答:就我來看,那時台灣的教育太填鴨。台灣的老師總是把學生的時間都填滿,考試、測驗什麼的。而且好像學生都是為了一個標準答案,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是回答自己的問題。
美國的想法就比較不一樣,學生從小就一直做「project」(專案),在專案的過程中,練習處理與面對障礙,並且回答自己的問題。
還有,台灣過去都是用考試決定升學的機制,社會普遍認為考試比較公平。不過考試也有很多盲點,出題的方向、語言都會影響學生做答。美國也是啊,如果找一個在非裔社區長大的人來出考題,用他們習慣的語言,搞不好白人學生都答不出來。
另外一點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教育讓學生比較有時間思考,沒那麼緊湊。人一定要有時間可以「idle」(放鬆),放鬆很重要,讓人有時間發夢,有空間思考未來的機會。
敲教授門 越級參與大學研究
問: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求學過程像一場夢?
答:我真的很感謝美國這個社會,給了我很多機會。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時很吃驚。哇,有學費全免的獎學金,還有生活費、住宿、吃飯,連來回機票都包了。
醫學院申請時,我原本考慮舊金山加大(UCSF)與哈佛大學,因為加大比較便宜,結果哈佛幫我找了一個「新移民獎學金」,幫我付四年的學費,解決了我經濟上的煩惱。
那時學校安排獎學金的捐贈人面試。他說,要領這獎學金有一個條件:每年要跟他吃一次飯,說明自己這一年做了什麼,飯錢他出。我一聽,覺得太好了,對於這種條件當然沒有意見。
問:我猜他自己也是新移民?歐洲來的?
答:對。他也是哈佛醫學院的校友。我想這就是一種文化,他們願意回饋,美國就是有這種人。
問:身為小留學生,生活與學業適應肯定不太容易。你覺得當時你能被頂尖學校錄取的關鍵是什麼?你念的是明星高中嗎?
答:我的學校在爾灣,算是個很好的高中,一年能有好幾個人進哈佛、麻省理工這些名校。當初我爸媽就是為了學區搬去租房子的。
其實我很早就對科學有興趣。高中時我想到一個問題,是關於老人消化系統的老化。我想到研究口水,例如口中的酵素在老化的過程中有什麼變化。
那時不太知道怎麼開始,我就跑去爾灣加大敲教授的門碰運氣。有一名教授伍佛克(Cliff Woolfolk)剛好也對這主題研究,有設備可以分析,我就常常下了課去找他。他人非常好,還教我英文,跟我分享美國文化,討論新聞議題,有時還會載我回家。
伍佛克教導我怎麼做研究、讀文獻、運用統計,還有學術論文寫作。這項研究先在研討會發表,後來更正式在學術期刊發表,那時候我才大二。
樂於嘗試 勇闖麥肯錫當顧問
問:你好像也嘗試過不同的職業。除了當醫師,還去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 管理諮詢公司)當過顧問?
答:當時我在想,是不是有機會能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有什麼工作可以有機會出差,到處看看?
後來我想到,報紙上總有一部分我看不太懂,就是財經版。我覺得,一個人要能夠完整吸收資訊再做決定,報紙總要能讀懂吧。我就想來試試看當顧問。
還記得面試那天,是在舊金山的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高級酒店。我當住院醫師執完班,梳洗一下就去了。
一開始一起面試的人很多,後來人愈來愈少。我也沒太注意,因為那時我很餓,在現場還一直吃餅乾。到最後一個人出來告訴我:「我們在考慮雇用你。」我還回他:「你知道(財經方面)我什麼都不懂吧?」
後來公司把新進人員送去上一個短期企管 Mini-MBA 課程,濃縮在三、四個禮拜內學完。就開始了在麥肯錫工作。
回饋故鄉 任職台灣全民健保
問:但你沒多久便離開,到台灣工作,加入全民健保體檢小組?
答:那也是很奇妙的機緣。一次在飛機上,我看遠見雜誌,發現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寫的一篇文章,正好講到「一個台灣小留學生到哈佛之路」那本書,還介紹了我的經驗。我覺得很興奮,畢竟他是很令人尊敬的前輩。我下飛機就打電話到他辦公室,兩人之後成了忘年之交,我也因此參與全民健保體檢。
那時台灣正好想要檢討健保的制度設計,我也問過麥肯錫要不要接下這個案子,但麥肯錫認為「政治的風險」比較高,因此讓我留職停薪,加入體檢小組。
問:醫師進入顧問業,又從事健保政策的設計評估,然後再回到學校與醫院。現在又創業,你的頭銜多了一個美思科技(MedicusTek)共同創辦人?
答:本來是朋友想創業,後來我就一起跳進來了。我覺得正好可以運用我的專長,而且結合台灣與美國的產業,說不定會有新契機。
台灣的製造業水準不錯,但是醫院裡的設備卻很少是台灣製造,主要是因為醫療規格要求多又複雜,且常牽涉到政策規定與創新。同時,醫療設備產業一定要知道未來的醫療照顧政策趨勢,掌握醫院確實的需求,才能成功。
例如現在我們設計感應墊,可以記錄病人翻身的狀況,什麼時候翻身、姿勢維持了多久,都能夠立即感知,透過電腦與網路傳到雲端。一方面讓家屬更了解病患的狀況。另一方面也讓醫院掌握病人移動,甚至能提前反應預防跌倒,創造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