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近六成在职研究生只为混学历
中国近六成在职研究生只为混学历
2015/4/11 10:37:45 | 浏览:1635 | 评论:0
  《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意图在于提高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标准,并促进招生录取的公平性。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制度的定位,决定了考生是来自实践一线。他们中不乏一些有强烈的终身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希望获得更开阔思路和多元方法,以解决实践问题的人。录取考试标准的提高,却可能会将部分英语和政治薄弱的在职人员排除在校门之外。他认为,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不能单从提高入学标准入手,还应该让招生录取标准和过程进一步公开透明,可接受社会监督和问责。高校也应该更多地担负起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

中国近六成在职研究生只为混学历

  近日,各高校纷纷公布了研究生录取结果。接下来的5月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即将开始,10月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也即将发布。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16年起,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其他类别在职研究生的招考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也就是说,今年将是在职研究生联考存在的最后一年。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89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在职研究生改革,受访者最关心的是“录取标准是否会提高”。58.8%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很多人在职读研只为了混学历。要提高在职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70.6%的受访者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

  受访者中,79.3%的人已参加工作。60.6%的受访者身边有打算在职读研的亲友。

  51.5%受访者关心在职研究生录取标准是否会提高

  李筠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两年前,她报考了某985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我是本科毕业,考研时已经工作了5年。在职场里我发现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想去进修,但又不想放弃目前的工作。所以就选择了在职读研。”在职读研的两年,她所有的周末几乎都用在了听课和备考上,今年5月终于要参加拿证考试,为自己两年的在职读研时光画上句号。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据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消息,截止到2013年7月1日,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18万人,在职研究生成功报考人数就有11万人。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部分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当前,我国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一般是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在职人员获得研究生学位主要有3种途径:参加10月联考、参加1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

  高校研究生院通过联考被录取的在职研究生,毕业率基本能达到90%,而同等学力申硕成功的比例一般不到40%。

  在职研究生联考取消让李筠有几分担心。“如果今年我没能申硕成功,明年的申硕考试也随着联考取消,我该怎么补考?”李筠说,她很想知道取消的联考是否包括5月申硕考试。

  在职研究生招生改革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本次调查显示,对于在职研究生改革,受访者最关心的是:录取标准是否会提高(51.5%),是否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考试题目(41.9%),教学质量是否会提高(35.5%)。其他还有:教学资源是否会与全日制研究生合并,毕业考核难度是否会增大,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总名额是否会增多,学费是否会变化。

  查阅《通知》发现,对于一些在职研究生招考的具体问题,比如5月申硕考试是否保留,在职研究生录取标准、教学质量、毕业考核标准是否会调整,《通知》并没有明确规定。

  58.8%受访者指出当下很多人在职读研只为混学历

  虽然不少职场人在职读研热情高涨,但是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一直受到社会质疑。

  去年取得MBA毕业证书的赵鹏飞认为,现在研究生的概念太宽泛太复杂,除了全日制的学术和专业型研究生,还有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甚至连只上过几天进修班的人都被纳入研究生行列。他告诉记者,其实不少参加研修班、MBA课程班的人,仅仅是为了提高学历或拓展人脉,不一定都是为了学知识,也不一定都会去参加申硕考试。

  对于研修班授课质量,李筠感到十分不满:“研修班授课都是大讲座形式,学习节奏很快,基本是每周学完两三本书的节奏。老师讲课也不够认真,有的老师甚至直接照着PPT念,没有一点讲解。学生翘课很常见,没人会去提醒。”

  目前大部分在职研究生被授予的是专业硕士学位,而且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只有MBA等极少数在职研究生可以获得双证。“双证的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社会认可度会高很多,通常与全日制双证的认可度一样。但是双证的研究生种类太少了,只能覆盖少数相关职业的人。其他在职读研者即使再努力,也只能拿专业硕士证,拿单证。”在李筠看来,只提供专业硕士学位和单证,让在职研究生显得不如全日制那么“高大上”。

  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王霓,美国在传统正牌研究生外,也有一种对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研究生。但两者不以是否在职为划分标准。正牌研究生中也有在职修读者,他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学习和通过考试。美国大学生读研学费比较高,考核也比较严。所以他们大多不会为了结交人脉或“镀金”花很多金钱和时间去读研。

  本次调查中,58.8%的受访者指出当下很多人读在职研究生只为了混学历,55.6%的受访者认为在职研究生教学质量差,45.5%的受访者指出在职研究生面试走过场,38.4%的受访者感觉在职研究生证书认可度低,37.2%的受访者指出在职研究生毕业标准低。

  51.8%受访者不赞成在职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在职研究生取消联考后,考试难度肯定会比原来增加。他指出,现在很多在职研究生存在“在职不研究”的情况,如果想要获得研究生学位,就要更加努力。而“保证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和教学质量”也成为改革的共识。

  在职研究生改革让不少人对其含金量的提高充满希望,但也有人认为,在职人员毕竟不像全日制学生一样时间充裕,对他们统一要求不太公平。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凌晖指出,《通知》的出台意图在于提高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标准,并促进招生录取的公平性。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制度的定位,决定了考生是来自实践一线。他们中不乏一些有强烈的终身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希望获得更开阔思路和多元方法,以解决实践问题的人。不过录取考试标准的提高,却可能会将部分英语和政治薄弱的在职人员排除在校门之外。

  本次调查显示,37.1%的受访者认为对在职和全日制研究生应统一录取、教学、拿证标准。但有51.8%的受访者对此并不赞成。

  要提高在职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70.6%的受访者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57.7%的受访者认为要提高拿证标准,44.8%的受访者表示要提高录取标准。

  “任何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质量和公平之间的关系会因院校、学生,以及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不同产生差异,甚至产生非预期的效应。“田凌晖认为,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不能单从提高入学标准入手。这一问题要得到改善,招生录取标准和过程就应该进一步公开透明,可接受社会监督和问责。高校也应该更多地担负起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

  调查中,34.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在职研究生学费太高。在职研究生收费一般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且没有奖学金制度。受访者希望,如果在职研究生录取门槛提高,学费也能降一降。(周易)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单身? 2024-03-26 [34]
抗抑郁食物排行榜!最推荐吃这些 2024-03-26 [34]
这门很有意思的数学分支,可能你至今都没学过! 2024-03-26 [31]
晚上手机屏幕调亮VS调暗,到底哪个更好? 2024-03-26 [22]
笔记本电脑可以一直插着电源吗?会弄坏电池吗? 2024-03-25 [45]
内核有力量的人,都很会享受孤独 2024-03-25 [45]
从赵鼎新辞职信中读到一点“可怜” 2024-03-25 [41]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2024-03-25 [42]
一夫一妻制将“走向衰落”?三年后,这3种婚恋模式,将席卷中国各地 2024-02-04 [117]
“控制”并非控制论最初的愿景——关于控制论核心知识的历史引入 2024-03-24 [4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