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文革中長大的美國藝術家 - 访谈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任敏
文革中長大的美國藝術家 - 访谈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任敏
作者:王湛 | 2015/4/19 6:09:07 | 浏览:1653 | 评论:0

在傳統華人家庭的觀念裡,「藝術家」大概是最不穩定的職業。成長於中國文革時期的現任舊金山美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教授任敏(Ming Ren),卻靠對繪畫的堅持,在美國發展出成功的藝術生涯,2003年獲得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金獎,作品獲美國眾多著名大學和博物館收藏。

任敏1984年畢業於中國美院油畫系,1987年應邀到美國羅德島美術設計學院任教,目前擔任舊金山美術學院和加州美術學院教授。

風格 不被中畫規範制約

舊金山美術學院終生榮譽院長馬丁(Fred Martin)這樣評價任敏:「看,細看任敏的作品。聽,聽它的呼喚。聽,傾聽來自你生命那深遠的回響,以及對他作品那呼喚所發出無止境的回應。」

 
文革中長大的美國藝術家 - 访谈舊金山美術學院教授任敏

堅持走自己的藝術之路。(王湛/攝影)

問:你的作品倍受推崇,如何評價自己的作品?

任敏答:中國的宣紙和不同顏料發生反應時,就能產生一些非常漂亮的偶然效果。我這十幾年來藝術探討的過程,就是讓這些效果具有可控性,成為我的繪畫語言。現在我的一些作品,和中國的傳統畫法是背道而馳的。中國畫有很多制約,要遵循南齊畫家謝赫的「六法論」。我目前的創作,除遵循第一法「氣韻生動」外,其他五法已不再遵循。

中國繪畫沒有經歷西方繪畫史的變遷。西方從文藝復興之後,各個流派不斷更替,而中國繪畫在宋代到達頂峰,之後一直走下坡路。

宋代正好和文藝復興同時期,中國現代繪畫和古代繪畫沒有任何連接,缺少西方繪畫史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就像昨天還留著清朝的辮子,今天就突然變成現代人的模樣。

我雖然學的是油畫,但是深受中國傳統繪畫影響。來到西方後,我又受西方繪畫的衝擊。經過十幾年的摸索,我逐漸找到一條包容東西方藝術風格的道路。我歸納當代藝術有三個要素,原創性、藝術性和技術性。藝術品如果技術性很低,誰都可以模仿的話,很難稱得上高級。

啟蒙 從文革宣傳畫開始

問:你成長於中國文革時代,如何開始學習繪畫?

答:剛學畫時,物質條件和現在不能比,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大人都去參加革命運動去了,小孩在家無所事事。我家隔壁住著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夥伴,我們就湊在一起自學畫畫,覺得很好玩,也是娛樂消遣時間最好的方式。

那時畫畫的內容都是革命宣傳畫,像革命口號、毛主席像。主席像可不能隨便畫,要是畫得不像麻煩可大了。起初都是用鉛筆,畫水彩、油畫都是後來的事了。

後來我們有了啟蒙老師,是在浙江省歌舞團畫舞台布景的美工。老師姓沈,風景和水彩畫得特別好,在我們兩個眼中他就是聖人,太厲害了。

沈老師也喜歡和小朋友玩,帶著我們到處寫生。和老師熟悉以後,我們就幫著他畫布景。革命樣板戲的布景很大,只要有時間就畫畫,童年就這樣度過。

到了高中,我因為能畫能寫成了學校宣傳組的骨幹。看到別人有機會畫油畫,心裡就很癢癢,因為油畫顏料很貴。

我家不遠處有個少年宮廣場,有幾塊巨大的鐵皮宣傳牌,有四、五米高。畫其中兩塊的任務就落在少年宮美術老師身上。老師問我:「你想不想畫畫?你要是想畫,這裡有兩大箱顏料,畫完剩下來的顏料就歸你了。」我從沒見過這麼多顏色,眼睛都發亮了,心想要是省著用,應該能省出不少。

那幅革命宣傳畫太大了,搭起的腳手架有四層樓高。畫一個眼珠比我兩隻胳臂伸開還要大。我叫兩個小夥伴站在二、三十米以外,拿著話筒指揮顏色深淺和位置高低。就這麼畫了兩個月,顏料大約省下三分之一。這些顏料我用了四、五年,進大學都還在用。

經歷過文革,顏料對我們來說特別珍貴。現在我也會告訴學生,畫畫時顏料隨便用,一旦畫完一定要保存好,不要浪費。畫筆也要保持清潔,可以用很久。

問:後來怎麼想到考美術學院,成為畫家?

答:高中畢業後,我被分配到美術局當美工。文革結束後1977年恢復高考,渴望讀大學的人積累了十年,都集中在77、78、79三年高考,競爭特別激烈。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每年只招10人,1980年我報考時,全國還是有近1萬人競爭這10個名額。

第一批選拔就要淘汰99%以上,剩幾十個人能拿到准考證。考的科目是油畫、素描、速寫、創作,還有政治、美術史、英文和文學,八科考了六天,累得我們不成人樣,很幸運最終被錄取。

父母起初不希望我考美術學院。他們都從事科技業,我在高中理工科成績也不錯。他們認為美術是比較「危險」的專業,看起來可以天馬行空發揮,但稍不留意就會在政治上「犯錯誤」。不過我很堅持,他們也就不反對了。

當時的大學生和現在不同,學習如飢似渴。上海或北京舉辦國外油畫展,我們在博物館一看就是一天,一張張畫琢磨。我在大學四年沒有浪費一天。沒有周末假日,甚至春節都在學校過。我的畢業作品是描繪芭蕾舞演員練功的油畫,取名「三九天」,被中國舞蹈的權威雜誌「舞蹈」收錄在封底。

轉折 用演講換留學機會

問:為什麼想到來美國發展?

答:大學畢業後,我留在中國美院教書,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國內資源有限,想到國外學習一下。油畫源於西方,學油畫當然要去西方。但我靠什麼申請國外的大學?

我發現,西方藝術學院對中國當代藝術(1911年民國建立到1980年代)的了解幾乎是空白。我就以此為課題,花三年製作了3000多張幻燈片,拜訪了很多藝術家,準備一系列演講。這些演講吸引了羅德島美術學院和東部一些大學,邀請我到美國作訪問學者。

大學上課是用法語,英語完全是我自學的。就靠兩本書,一本是薄冰「英語語法」,一本是美國之音「英語九百句」,那時沒有錄音,只能每天用收音機聽美國之音每晚播「英語九百句」。我的英語口音模仿美國之音,文法靠「英語語法」,整本書一頁一頁都背熟了。

有了英語基礎,我才能著手準備英語幻燈片和演講,先寫成中文,再一點一點翻譯成英文,遇到專業用詞,就跑去外文書店買字典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大學和畢業後的三年中,每天都很忙。

到美國後,我發現演講內容還是不夠「地道」,需要修改。我在羅德島美院每周兩次上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其他時間全都用在準備這三小時的課程。那時沒有電腦,講義和幻燈片都靠手寫。

問:什麼時候來舊金山任教?

答:在東部生活一年後我就搬到西部,舊金山美院給我給教學研究經費。其實我到美國的第一站就是舊金山,一下飛機到列治文區的加州榮軍博物館(Legion of Honor)。

到舊金山後我還想在繼續學些東西,就和學校商量,把研究經費換成獎學金,一邊教書一邊讀書,教的是中國當代藝術,進修西方現代藝術。

舊金山美院畢業後,我完成一批後現代主義的作品,這個風格到目前還是非常流行。大約在1990年到2000年間,我的畫風基本是現代派主導。

問:什麼時候舉辦自己的第一次畫展?

答:我2011年才第一次回國辦展覽,開幕式上來了20個美院院長,中國最出名的美術學院院長全部到齊,還有美國和歐洲的一些院長,是國內開幕式出席院長人數最多的展覽。那麼多年在美國發展,需要向國內同行做一個彙報。我給自己定下標準,作品得到國際大獎並被美國博物館收藏後再回國辦展覽。

問:你最欣賞哪些畫家?

答:在中國的時候,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我的導師,現在回去看他們的作品,還是感覺非常精采。導師中一位是徐永詳,已經過世,另一位是汪城一,還健在。每次回國我也會去拜訪他。

這兩位導師無論在人品,還是作畫技巧上都對我影響很深。別的藝術家也許畫作很出色,但我沒有接觸過,不了解他們的為人,也說不上欣賞或崇拜。

自許 走與眾不同的路

問:對你來說,一個藝術家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答: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藝術家要怎麼走出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追逐某一個時尚的畫風。美術史上的大師都有鮮明的風格,都是前無古人,後人也無法模仿。尋找一條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是大部分藝術家終身奮鬥的過程,但成功者鳳毛麟角。

美術史是不斷淘汰的過程,很多名噪一時的畫家,以後能否被後人記住就不得而知了。

我常舉例,18和19世紀法國是世界的藝術中心,巴黎每年舉行沙龍展覽。沙龍委員會成員都是法國藝術界的大佬,可才過去一兩百年,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些評委的名字?反而被後人尊重的梵谷、莫內等,當時都不是主流藝術家。

這就是我給自己的警訊,在藝術道路上走,永遠要清醒自己在做什麼。資本社會把市場攪得很亂,藝術家難免捲入其中。當代藝術就是探索個人藝術語言的過程,要做大量的嘗試,就像科學家做實驗一樣,藝術流派也不可能在一天創造出來。

任敏文革後繪製的大型宣傳畫。(圖:任敏提供)

★任敏 小檔案

英文名:Ming Ren

現職:加州美術學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教授、院長中國事務顧問

舊金山美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教授、院長特別助理

羅德島美術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教授

舊金山市立大學(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藝術系教授

聖馬刁社區學院(College of San Mateo)藝術系教授

獲獎:2003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Florence Biennale)金獎

著作:2007年出版畫冊「畫中有詩-任敏的作品」

2010年出版畫冊「意外的驚喜-任敏新作」

作品收藏地點: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羅德島美術設計學院、芝加哥美術學院、加州美術學院、舊金山美術學院、明尼阿波利斯美術與設計學院、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05]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01]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86]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183]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157]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32]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36]
邓晓芒:这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世界一流的衙门” 2024-04-10 [230]
希格斯逝世,他是“上帝粒子”背后的科学巨人 2024-04-10 [177]
海归教授:我国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04-10 [27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