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绝望的大学生
前两天出差,回程刷手机,看到马佳佳的演讲实录。一贯的聪明、直接,也是例来的话挑着说。在贩售“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学”的道路上,马佳佳堪称旗手。
标题写《绝望的大学生》,深意是:“本文献给那些渴望在身强力壮的年纪,完成阶层流动,获得财务自由的年轻人。”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马佳佳分享了很多亲身经历。我愿意相信其中的真实性,也赞同部分观点,但有一个道理,她始终未曾明言:听得懂,不等于做得到。
再直白一点,对目标人群而言,精致或粗糙的成功学,从来都不可能有效,因为容器本身存在问题。而运转如常的个体,又无需这些养料,就能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拥有坚实的心灵世界。
相较互联网思维、新生存法则的鼓吹者,我更愿意谈谈亘古难变的事。
在异乡见到同学,聊起不少变化,偶尔感慨。曾经同处一间教室,朝夕相对,四散之后,也并无奇峰突起,就步入各自的职业轨道。
尤其传媒行业面临倾覆之虞,正处在人心思变的当口,不少选择,近看都合理,连贯起来,却留下令人感喟的轨迹。性情的差异,在更宏观的背景中,不断放大。昨日的壮志豪情,与今朝烦扰相比,也显得可贵又可笑。
绝望的大学生,或者进而言之,焦虑的年轻人,之所以连绵不绝,与技术迭代或者躬逢盛世并无多大关联,根子还在人心。而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愤怒积郁良久,时而表现为倨傲,时而又成了自卑,总是意难平。听过很多业内的故事,起手就将自己推至理想的高位,又不堪安贫乐道背后的物质凋蔽,终于跳入进退维谷的泥沼。
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现实的冲撞、偶像的坍塌,常常会和对群体、行业乃至更多未来的悲观联系在一起。
未经试错,就很难明了,外因再繁复,症结依然出在能力和欲望并不匹配。破解之道,除了努力精进,也包括转圜、退让。因为任何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
这样的说法,并非为怠惰找借口。内心炽焰过盛,灼伤的终是自己。个体实现的道路有千百种,目力所及的,只不过是浩瀚世界再渺小不过的一部分,若还是紧盯着阶层流动、财务自由不放,容易发展成自苦。
赚钱不丢人,并且十分重要,可有些人、有些职业、有些选择,注定与日进斗金无关。既然做出了决定,不妨让自己开心一点。
眼下诚然是千般不自由、万种惹人嫌的年景,但也落得一个好:再独特的生活方式,都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包容。留待个人的,唯有抉择、直面,得亦坦荡,失亦欣然。
正向的成功学每每是敛财的幻象,反向的灰心则令人消极,难于在险恶世道里谋生。能想通这一层的人,固然要亲尝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但真的不必绝望。此后的进益,不过是倚仗既定的人生格局而已。
钱要挣,心态要稳,对自我,且看淡一些。接触过很多学弟学妹,进取的鏖战正酣,谦冲的悠然自得。到现在,还有绝望的大学生,反倒是件奇怪的事了。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