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往往都是从危机开始的,历史证明这个道理是对的,我想拿我个人的案例来说明一下。
1995年医生诊断我腰椎间有一个血管瘤,当时因为压迫左腿疼痛难忍,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瘫痪。就当医生做出诊断说我下肢可能瘫痪的时候,当时我脑海里第一个闪现出来的就是,我要去看看珠穆朗玛峰。其实我一直想着去西藏,一直想去看看珠穆朗玛峰,但是没有时间,总觉得随时可以去,也就一直没有去。当然,我对生活并没有悲观,无非就是下肢瘫痪,头脑还很清楚。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小儿麻痹后遗症,都不影响他当总统,所以我在万科继续可以当董事长,但坐轮椅去西藏就不大方便了,所以作出在瘫痪前去趟西藏的决定。
1997年我就去了西藏,给自己放足一个月的假。这是我1983年到深圳创业后第一次给自己放假,平时工作恨不得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很可惜整个公司关门了,所以只好给自己放春节假。到深圳之后这是我第一次到西藏,这样回来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1998年开始,就开始全面地训练自己的身体,从1999年开始登第一座雪山,一直是登到现在,完成七大洲,徒步穿越南极、北极,假如说我明天瘫痪,我觉得一点不遗憾,因为在瘫痪前,已经完成了7+2全球旅行。
我之所以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危机转型问题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医生的诊断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当然作为一个人,正好我那时候年富力强,我今年64,如果是现在诊断我腰椎间有血管瘤,可能会有不同的决定。对一个企业,对一个国家,我想可能那就要难一点。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你再开始准备考虑转型可能就来不及了。
在转型创新面前,你是应该可以清楚的,应该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在中国已经和全球融为一体的情况下,你不能还是从一个国家主义,一个民族主义,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你必须是国际主义,必须是真正的全球化。中国已经无法孤立地单独存在,尽管万科95%的市场在中国,但你用大量的材料是国外的,也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你任何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全球的这样一个变化。
万科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我们消耗的材料很主要的一个当然里面有水泥、钢材、木材、水、电,以木材为例,我们知道朱镕基总理执政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政策,叫退耕还林,不允许中国的这些森林进行砍伐,不但不能砍伐,还要很多的地方把原来林地的种庄稼的现在反回去叫退耕还林,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成功。
但是中国还需要木材,木材哪来?进口。中国的木材不砍伐了,砍伐亚马逊的。而万科是中国乃至世界全球最大的建筑商,进口到中国的木材除了制造家具制造一些材料再出口之外,留在中国用的是70%用在建筑工地,建筑工地的70%是用在住宅建筑工地上。万科是最大的开发商,你可以不懂得创新,但是这个你懂的。自然破坏,中国的森林保护住了,但是国外的破坏了。
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主动找到了绿色和平组织。绿色和平组织驻北京干事是一个香港人,他吓了一跳,他说我知道万科,但是万科董事会主席为什么找我呢?你们一般都是躲着我们的。我说我知道我躲是躲不过去的,有一天你会来找我。既然你找我,不如我先来找你。他一听笑了,显然在那之后,万科走上了一条“如何从减少木材使用,到保护热带雨林这条路”。当然,如何来做面对环保你知道了要去环保,也有一个模仿的问题。我们模仿的对象就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路径是什么呢?如何减少用水,因为它的原材料就是水,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水消耗到保护水资源。这条路径万科照搬,如何减少木材使用到保护热带雨林。
可口可乐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万科也是WWF的战略合作伙伴。不仅仅是现在保护木材开始保护像水资源,两年前和WWF签订的保护雪豹,整个走上这样一条环保之路,可以这样说,中国是2007年公布了绿色建筑,也就是节能环保的建筑标准叫绿色三星,2009年申请建筑绿色三星就有万科一家,到现在更多公司加入这样一个行列,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目前每年达到国家绿色三星标准的万科就占了一半。
但是,万科的市场占有份额是多少,市场占有份额是3%。在中国需要这样来减少木材使用,减少碳排放,如何来面对全球变暖这样的一个课题,仅仅万科一家是不够的。我个人在行业上,在跨行业上来进行推动这样的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环保,从2008年,我作为中国民营的企业家,代表团的团长,率领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团参加哥本哈根的气候变暖大会,之后每年都参加。去年是在利马,前年在华沙再前些年是在多哈,通过这样的会议,我发现如何面对全球变暖,如何检讨你企业的碳足迹,这是地球人要思考的问题。
借这个机会我也呼吁在中国谈到转型创新可能我们在创新面前还在摸索,我们在困惑的摸索,但是我们如何面对我们一个全球变暖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的犹豫,我们应该一块来面对这个问题,这才是我们在转型当中应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