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哈佛大学:体内细菌、粪便 辨身分“新指纹”
哈佛大学:体内细菌、粪便 辨身分“新指纹”
作者:黄秀媛 编译 | 2015/5/12 2:58:44 | 浏览:1790 | 评论:0

人体细菌可能因当事人的年纪、饮食、居住地方和整体健康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而哈佛的研究首次探讨这种差异对识别身分的作用。

哈佛生物统计学系研究员傅兰索沙(Eric Franzosa)说:“把人类基因样本与基因‘指纹’样本加以连结,是刑事鉴识基因学的基础。我们显示利用存在人体的微生物的基因序列,也可能形成这种连结,而且完全不需人类基因。”

科学家发现,粪便样本在这方面特别可靠。肠胃细菌存留一年后,仍可用以确定多达86%的人的身分。

皮肤样本则较不可靠。事隔一年后,只能用以比对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的身分。

但是,即使不能用以确定当事人身分的样本,也极少出现误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样本会明确指出当事人,或没有确定结果,可是极少错误指认。

这项人体微生物研究计画利用电脑运算程式,为120人捐出的粪便、唾液和皮肤样本的身体微生物建立个别识别密码,用以与后续追踪收集的样本和另外一批陌生人的样本进行比对,并显示利用不同数据库做人体微生物样本比对,可以追查出当事人的身分。

但是,研究人员警告说,这种做法也构成道德问题,因为纯粹微生物基因可能造成的资料隐私问题虽然很小,可是人体微生物仍可能在没有当事人的基因或同意下,暴露敏感的私人资料,像是感染性病。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11]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71]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14]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73]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391]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07]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25]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85]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2]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1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