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家庭重視讀書與教育,但「追求自我喜好」的意識近年也逐漸抬頭。頗負盛名的整形美容外科醫師李建相(Peter Lee)擁有「學霸」級的學歷,但認為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人才,追求自己的喜好才是重要的第一步。也謙虛表示從不自認是傑出亞裔,但在自己喜愛的行業中,盡力做到最好,獲得認同仍舊十分驕傲。
14歲讀大學
李建相14歲就進入芝加哥大學主修生物,畢業後三年便自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師博士學位,更獲得該醫學院最佳醫師獎。爾後於伊州大學芝加哥分校(UIC)醫院接受外科醫師訓練,再到紐約市耶希華大學(Yeshiva University)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接受整形外科醫師訓練。現在年僅45歲,自行開業已邁入第15年。期間也多次應邀到韓國、中國等各地做臨床手術技術指導。
李建相表示,自己對整形外科的熱情並非一夕之間擦出火花,而是從大範圍循序漸進縮小到專科。從小就喜愛科學,高中時發現科學三科中,又偏好生物,開始考慮就讀醫學院。在外科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才選定整形外科。「應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未來志向,醫學領域多廣,更是需要逐漸發掘」。
李建相表示,父母從不逼迫自己唸書,而是讓他摸索出自己興趣所在。他對小孩也是相同的教育方式。他的孩子現在13歲,尚未對任何事情有特定興趣,「也是好事」。李建相說,自己14歲就讀大學時的同窗室友年僅12歲,四年的大量資訊與生活經驗,讓年紀輕的孩子精疲力竭,徹底崩潰。因此他認為,孩子就是孩子,人格與習慣基礎教育做好,「上高中再開始鞭策」。
整形外科=醫學+藝術+……
對於「如何成功」,李建相表示應跳脫「只是一份工作」的想法,要有工作熱情,且將工作晉升到視為「事業」。對他而言,一份工作做再久都不感到厭倦,或發現自己愈發喜愛。他熱愛外科手術,整形外科除了屬醫學,更融合許多方面,比如藝術直覺與創新、與人的互動技巧等,這些對他都很具挑戰性,「是我十分熱愛的事業,賦予我成就感和滿足感」。
李建相表示自己喜歡追求不斷成長與創新,及新舊事物的融會貫通。整形外科的技術與儀器推陳出新,正好符合喜好。如20年前雷射手術乏人問津,現在則是整形美容的一大環節,現今幹細胞、3D立體印表機等技術,還有無邊無際的獨特新技術尚未融合發展,發掘適用與不適用的技術,「持續的創新與變化,鼓舞人心,不怕老」。
最大的壓力 來自於完美主義
不過,激勵人心的各個環節,同時也造成壓力,比如是否能達到客戶的期望、手術本身的要求等。與其他醫學專科不同的是,整形外科手術的結果一目了然,「做什麼就看到什麼」。但與多數整形外科醫師相同,「最大的壓力來源還是自己『近乎強迫症』的完美主義」,尤其外科醫師的責任重大,更是小心謹慎。若是手術結果不盡預期,壓力最大。
一些做過上千台、熟悉到感覺「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手術,但因每個人的外觀都不同,因此做手術也需因人而異,「要達到期望的效果,每一台刀都是一個挑戰」。手術的技術都大同小異,就靠藝術天份達到每人不同的設計與效果。即使每個人都要求圓的眼型,也不是一種手法開到底。「紓解壓力的管道就是成就感」。李建相表示,若顧客得到想要的結果而開心,或是做讓人驕傲的特定手術,成就感的滋味遠勝過負面壓力。
創業賺錢 追求熱情
李建相表示,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建議有意創業的年輕人,「即使是以賺大錢為目標,也應追求自己的熱情」。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人才,也有賺大錢的人士,但做自己喜歡的事、發掘自己的夢想,才是奠定基石的第一步。他說,一向認為自己的職業就是不斷的學習與進步,不斷追求超越自我的成就感,「保持學習慾望,渴望不斷的進步」是他對自己事業始終如一的展望。 「我想要做更好、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