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美国航空航天局于去年9月宣布,波音公司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得了载人飞船合同,美国将结束依赖俄罗斯向空间站运送宇航员。计划波音公司制造的美国首艘载人飞船CST-100将不早于2017年底完成。 美国拟向NASA拨款2亿美元 探索外星生命 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近日公布预算计划书,打算给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26亿美元,用来在太阳系内外探索外星生命。NASA在新财年中的预算总额将达到185亿美元。 2.26亿美元中的1.4亿美元将专门用来支持木星的一颗卫星——“欧罗巴”探索项目,并为之建造登陆航天器。这一数额比NASA最初申请的拨款数多了1.1亿美元。木卫二“欧罗巴”上拥有大量岩石和冰块,星球表面之下可能还有液态海洋的存在。 另外,众议院还计划拿出8600万美元用于开展“海洋世界探索项目”,用来研发星球探索技术,在太阳系深处的星球上寻找生命。科学家认为,除了“欧罗巴”之外,土星的两个卫星——土卫六“泰坦”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外壳之下可能有生命存在。 在最新拨款项目的支持下,NASA的外星探测器也许不会局限于“路过”这些卫星,可能会建造航天器尝试着陆,甚至打入地底,深入星球内部。 众议院提出的这份预算计划数仍然有待审核,如果通过,NASA到2016年9月前,就能获得总额超过185亿美元的拨款,比去年多了5.19亿美元。 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获得了13.56亿美元的拨款,比申请数额多了将近5亿美元。众议院希望NASA能最晚在2022年发射“太空发射系统”的火箭。 除此之外,国会希望NASA在关注太阳系内部星球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星系之外。“广域红外勘测望远镜”(WFIRST)就获得了3600万美元的拨款,专门用来直接观测太阳系外的星球。国会希望NASA能够在太阳系外找到可供人类居住的星球。 拨款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外星探索项目大受欢迎之时,地球科学项目却受到冷落,拨款总额将削减2.68亿美元。受此影响,有的地球卫星发射项目就直接夭折了。 另外,国会给SpaceX和波音等公司的商业航空项目拨出了10亿美元,比申请的数额少了2.46亿美元。NASA局长博尔登表示,这可能直接影响载人登录火星计划。 拨款计划书出台之后,白宫也有话说。白宫批评“欧罗巴”探索项目“不够实用”,希望更加贴近生活的地球科学项目能赢得更多拨款。
虽然低地轨道上有越来越多与面包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卫星在采集数据,但这种低成本技术尚未被应用于观测太空中的物理现象。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技术专家杰米·艾斯珀正在推进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概念——利用立方体纳卫星(CubeSat)开展行星探索。 这个名为“纳卫星应用于行星进入任务(CAPE)”的概念涉及两个组件的开发:一个机械舱,用于推进飞船抵达空间目标,一个独立的行星进入探测器,能够在快速坠入并穿过一颗地外行星大气的过程中幸存,并一路传回可靠的科学和工程数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称,艾斯珀的团队计划今年夏天在新墨西哥州萨姆纳开展高空气球飞行任务,测试进入探测器原型——微返回舱(MIRCA)的稳定性。 “CAPE/MIRCA概念与其他的纳卫星任务都不一样。”艾斯珀说,“它有一个额外步骤:发射一个完整的探测器进行科学调查。我们是唯一检测这一概念是否可行的研究者。” 按照设想,CAPE/MIRCA飞船(包括机械舱和进入探测器)的重量不超过4.9千克,边长不超过10.1厘米。从母船释放后,进入探测器将展开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或依靠内部电池供电,开始前往另一个行星体的旅程。一旦抵达,携带着传感器的进入探测器将与机械舱分离,坠入目标行星的大气中,并向母船发送大气压力、温度和组成的数据,这些信息随即被传回地球。 纳卫星的美妙之处在于其多功能性。由于建造和部署成本相对较低,科学家可以发射多个探测器进行多点采样,这是目前NASA的标配——单一的行星探测器力所不能及的。科学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行星量身打造仪器包。艾斯珀将在MIRCA上安装加速计、陀螺仪、热和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特定气体的辐射计。 今年夏天的高空气球测试任务将是CAPE/MIRCA概念迈向可行性的第一步。根据计划,MIRCA原型将从距地面30公里高空中的气球吊篮上坠下,以测试其空气动力稳定性和操作理念。MIRCA的自由落体速度最高有望达到1马赫,与音速相当。艾斯珀说:“如果进入探测器证明是成功的,就能吸引潜在的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其余的部分(指机械舱,包括推进和姿态控制子系统)。” 除了高空气球,艾斯珀还想在国际空间站上测试进入探测器,使其暴露在空间飞行和再入加热条件下,这个实验最早可在2016年进行。 “MIRCA高空气球实验标志着纳卫星行星进入探测器的首次飞行测试。”艾斯珀说,“这将给行星探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对于戈达德来说,也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