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7日文章,那些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能适应的人才能在新世纪有更好的发展,当然,这里指的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文化、做生意的方式以及对世界的大致理解等等。这些人是谁,在国外的时光是怎么改变他们的,他们会对高等教育产业以及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外交政策》对此做了一项新的调查。这次调查涉及343名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
为了获得这一结果,该调查牵扯到了210家学校和非营利组织,他们将具体调查内容分发到那些曾前往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手中。这些机构包括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非营利的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简称CIEE)和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以及中国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等。
在这次调查中,受访对象近54%为男性,超过45%为女性。差不多64%的受访者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20%在25到29岁之间,只有4%的年龄超过40岁。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比例也相对平衡。近半数表示他们可以阅读中文报纸。
343名受调查的对象中,大多数是他们家庭中出国留学的第一人,比例高达69.4%,另外有28.9%的家庭中曾有过出国留学的人。换句话说,看上去赴华留学的美国学生并不是那些曾在巴黎或者伦敦留学的人的后代。
美国留学生会与中国人交朋友,但是仍然更倾向于外籍社交圈。虽然只有11.6%的美国留学生在华没有中国朋友,但是55.9%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朋友圈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比例是中国人,而朋友都是中国人的比例只有3.8%。
那些第一次出国留学的人更加注重双方交流,他们中的4%表示自己在中国的所有朋友都是中国人,另有47%表示自己的朋友超过半数是中国人。2014年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现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高年级生维克多•郑(Victor Zheng)表示,他曾预计自己大部分时间都会和美国同学待在一起,结果却“每天都在和中国人交朋友”。
生活在中国让人对这片土地更亲切。总体来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让这些留学生对当地的印象变得更好。78.4%受访者表达出了这种看法,只有12.2%表示他们对中国的观感变差,另外还有9.4%没有变化。
很多受访者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他们形容自己几乎在每个地方都能交到新朋友,不管是拥挤的火车上还是在星巴克里。目前就职于北卡罗来纳夏洛特市(Charlotte in North Carolina)世界事务委员会(World Affairs Council)的阿什利•里文巴克(Ashley Rivenbark)说道:“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客的人。”她曾于2014年通过美国国务院的关键语言奖学金项目(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前往杭州留学。但是,这种好感并不意味着这些美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有多么轻松。毕竟对美国人来说,中文可能是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
美国留学生对于在中国工作和使用中文的热情很高,但是离开学校后热情开始减退。总体上来说,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目前或者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还有超过82%表示会在自己的工作中使用或者计划用到中文。但是,已经离开学校的受访者在这两点上变化很大,只有31%表示他们在中国工作或者有此计划,而在校生这一比例高达69%。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回到美国后,考虑到在家乡的机会以及现实生活的限制和国外工作的风险,起初在中国就业的热情会就此冷却。
另外,美国留学生对于在中国创业并不看好。虽然中国经济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增长非常迅速,也被视为是一个充满了机会的地方,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次的受访者将这里视为是一个理想的创业地点,至少现在不是这样。不过随着中国政府试图大力鼓励创业,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留学中国总的来说是值得的。97.1%的受访者在被问到在中国的生活是否值得时,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