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家们日益将减肥纳入政策视野,除了推动有机、健康食品之外,更鼓励人们增加锻炼。
大约偏热与偏冷的地带,都容易使人懒散,进而催生胖子的。美联社曾经披露《男子健美》(Men's Fitness)杂志评选全美“最肥胖城市”年度排行榜,大致可以佐证上述观点。该排行榜的前十名城市有五个位于偏热的德克萨斯州,分别是休士顿(第二)、达拉斯(第三)、圣安东尼奥(第四)、福和市(第六)和阿灵顿;另外五个恰恰是处在寒冷区域的城市,分别是密歇根州的底特律(第一)、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宾州的费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和哥伦布市。
曾经连续三年名列全美“最肥胖城市”冠军的休士顿,虽然后来退居第二,让贤给底特律,但以它领衔的德州五城市在前十名排行榜中相对居前,依然让人对热带地区的火辣劲刮目相看;不禁想起一些非洲的贫穷国家,居然也有不少胖子的现像。据称,十多年前公布这一排行榜的该杂志,是由营养、医学专家依据每个城市居民运动、饮食及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的节制度以及城市水质与空气品质、公园与户外休闲设施比率、拥有多少快餐连锁店、居民平均驾车通勤时间等14项指标,而予以衡量评鉴。
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没有一个州肥胖率下降,有6个州肥胖率上升;20个州成年人肥胖率超过30%,42个州肥胖率在25%以上。密西西比州与西弗吉尼亚州肥胖率甚至超出了35%。
最新披露的盖洛普-健康之路康乐指数的调查显示,美国人的集体腰围又要增加了。国家平均肥胖率从2008年开始的26%到2013年录得的27%,然后再到2014年的28%。密西西比州和西弗吉尼亚州自2011年来,一直占据着榜单的前两名。紧随其后的有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奥克拉荷马州、阿拉巴马州、肯塔基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密苏里州。
位居夏威夷之后的科罗拉多州,自2008年以来一直位列拥有最低肥胖率的州,蒙大拿州、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爱达荷州、南达科达州、纽约州、明尼苏达州、康涅狄格州也相继居于最低肥胖率的前十名。
这样看来,说过热、过冷区域居民必然偏于肥胖也不是绝对的。譬如位居最低肥胖率榜第七名的南达科达州,气候极端,夏季非常炎热,冬季却十分严寒。而德克萨斯州居然也没有在盖洛普-健康之路康乐指数调查榜跻身最高肥胖率的前十名。该州在这项调查中还居于肥胖率在25%-29%的中位数行列。可见,暑热与寒冷地带居民肥胖者偏多,也是相对而言的。本来具备“牛仔精神”的德州人,在西部片中的形像往往以彪悍、结实甚或精瘦干练者出现,奈何如今物质条件日益优渥,丰盛美味大餐成了不容抗拒的家常便饭,又缺少运动,惯于做个“沙发马铃薯片”的电视迷,要不胖也很难了。而底特律跃居榜首的理由包括天气寒冷、空气品质差、电视观众人数剧增、健身设施不全,等等;早些年底特律市长的回应突出了底特律作为“全球汽车之都”的特征:“我们的文化是,想去哪里就走出家门,坐汽车或搭巴士。”过度仰赖汽车代步,正是容易发胖的因素之一。其实无论寒热地带或是气候公认为最适宜的加州,全美国事实上哪儿都不乏过度肥胖之人,除夏威夷之外,新大陆目前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是过度肥胖者。
另有调查显示,美国非洲裔(黑人)的肥胖率为36%,远远高于其他族裔。位于其后的西班牙裔的肥胖率是29%,白人为24%。美联社曾经披露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的调查报告,有17个州的黑人肥胖率都比其他族裔高许多,其他州的这一比率也稍高或近似。
健康部门的官员认为有多种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是在许多地方,包括黑人在内的少数族裔都属于贫穷群体,低收入造成了他们不能获得足够的医疗服务,运动设施,或者更加昂贵的健康食品。而在观念上,非裔和西班牙裔似乎更容易接受大体重,对自己的体型超重不在乎亦不太会去刻意减肥或运动。
高企的肥胖率也跟体重相关的健康问题挂钩。2013年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 poll)发现,那些居住在高肥胖率州的人们在饮食和运动上较居住在低肥胖率州不健康。高肥胖率州的居民也更容易受到高血压、抑郁、高胆固醇、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困扰。
美国政府旨在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营养水平而推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其中发放的“食品券”可用来购买食物。于是有了美国穷人拿补助天天吃龙虾的极端说法。现实中,当然有许多穷人没有用食品券购买“提高营养水平”的食物,而是购买了过多糖果、薯片、汽水等垃圾食品。穷人的肥胖现象有增无减,“食品券”便成了共和党借题发挥的靶子。密苏里州一名共和党人显然放大这个现象说:“我见过有人用SNAP补助买菲力牛排和蟹腿……如果以我的收入都吃不起,那些占纳税人便宜的人也别想吃到。”他因此在2015年提案禁止SNAP受益者购买海鲜和牛排。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所辖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的研究显示,美国人肥胖的罪魁祸首是“方便”,而不完全是经济因素或缺乏教育。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以及快餐文化汹涌蔓延,使得美国食品的总体质量与口碑不断下降,逐渐成为“垃圾食品”的代名词。
美国中等收入人士的超重比例最高,他们比其他人群更经常吃快餐。相比之下,80%的低收入人士每周至少在家里做五次饭。
研究也认为,相比较20年前,美国人其实没有吃得更多,而是运动太少,太懒。体力劳动工作不断下跌,办公室工作愈来愈普及。更多美国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或使用笔记本电脑工作。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所有年龄组的美国人都不如过去活跃,尤其是18岁至39岁之间的男女;其中白人和非裔女子愈来愈缺乏运动量,墨西哥裔女性几乎翻了一番。
美国医学会(AMA)2013年6月18日正式将“肥胖”划归为“疾病范畴”,“需要一定程度的医疗干预”。目前美国35%的成年人和17%的青少年肥胖者被界定为此类患者。每年美国用于肥胖问题的医疗开支超过1900亿美元,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美国政治家们日益将减肥纳入政策视野,除了推动有机、健康食品之外,更鼓励人们增加锻炼。第一夫人米歇尔2010年2月就宣布启动“动起来(Let’s Move!)”计划,旨在解决美国日益严峻的儿童肥胖问题。整个计划包括帮助家长合理安排膳食,在学校自动售货机和午餐食谱中提供更健康的食品,让健康食品更普及、价格更合理,以及勉励孩子们多锻炼。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的校园广告也被一一撤掉。与此同时,得到奥巴马总统支持的米歇尔计划也获得学生的抱怨;他们纷纷在推特上发文,吐槽学校新的自动贩售机里面少了很多他们喜爱的零食;众多渴望卡路里的孩子们只能选择蛋白棒、蔬菜和矿泉水。孩子们不满米歇尔“仅凭一己之力就毁掉了我的生活”。可见,减少垃圾食品的努力仍会遭遇传统的抵制,推广减肥的计划需要民间切实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