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当头,监管方有了“救火”的冲动,接二连三出招,却给人“一蟹不如一蟹”的感觉。日前官方释出“养老金入市”这样的特大利好,仅仅带来股市一天的疯狂,随后又见7月1日的暴跌。官方再次在7月1日晚间连出“大招”:沪、深证券交易所拟调降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此后,证监会微博连续发布消息,先发布两条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举措,再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释放两融空间。
此时,大陆舆论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就是把股市暴跌归结于敌对势力的“做空阴谋”。有媒体甚至将保护牛市提升到“中国价值”保卫战这样吓人的高度。 如证券日报7月1日发布社论,指股市波动“背后是两种力量的大博弈,即坚定维护中国资产价值的力量和坚持做空中国资产价值的力量。”
“阴谋论”言之凿凿,称高盛等机构通过公募公司香港分公司,通过RQFII专户,裸空股指期货。由南方基金香港公司先带头操作,金额有几百亿,诸如此类。但有关部门已经澄清,包括高盛在内的QFII、RQFII在股指期货中只能做套保交易,这些机构近期在股指期货市场的套保交易符合规则,没有所谓的大幅做空行为。
“阴谋论”并不陌生,每逢出现危机,总有一些人拿出做挡箭牌。如当上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就有人将其称为一场“货币战争”,认为从滑铁卢战役、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美国多名总统被刺杀、以至经济大萧条,全部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领导的国际银行家在背后操控。他们透过策划和资助暗杀、战争、经济萧条而获得巨大利润,并进一步控制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命脉。
“阴谋论”很吸引眼球,唯一的缺点是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常识告诉我们,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市场上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而现在,国际资本根本没有做空中国股市的条件。因为,人民币自由兑换还是一个长远目标,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中国股市开通的A股沪港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如何能玩转总市值达70万亿左右,相当于中国一年GDP的股市?中国财政部7月1日公布了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成果,披露中方承诺增进外国金融服务公司和投资者对其资本市场的参与,其措施包括逐步扩大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业务范围。也就是说,外资参股还是一种期货。
我们已经指出,中国股市无论熊市还是牛市,其实都是“政策市”,就本轮牛市和此次股灾的情况来看,具有更强烈的“政策市”色彩。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实体经济不振,房地产投资已然过剩,地方债问题险象环生,当局选择利用股市筹措资金助推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官媒成为股市的操盘手。但是,股市有股市自己的逻辑。在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面前,股价只能靠讲故事、炒概念来推高。这样资本如潮水般涌入,也会如潮水般退出。场外配资和金融杠杆使得其波动力道倍增。这样的股市,不用外部做空,自己就会垮掉。
中国股市确是一场资本盛宴,但享受这场盛宴的,只是机构投资者和企业所有者。他们成为最大获利者,根本不考虑股民甚至股东的利益。股民说,“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段子云:“在共和国建国66年6月的时候,你爹(妈)我在抗击海外反华势力的金融保卫战中,满仓为国护盘……是多么神圣!” 但股民这种神圣感是可悲的。将股市政治化,将其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在掩盖其失职。
中国股市救市不易,救心更难
7月6日,大陆股市的主题是“救市”。从实际效果看,政府从周六开始连续砸出的举措起了作用,上证指数以3975.21点高跳,涨幅达7%。但随后的戏码,先是买盘不多,随后多现抛盘,最终上证指数上涨幅度降至2.41%,而深圳成指和创业板均再次下跌。
这一事实凸显出一个问题:救市的成果能否转化为对市场信心的挽救?
降低交易费,21家证券公司拿出1200亿资金入市,25家公募基金公司以集体增持偏股型基金,暂停IPO发行,央行给予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未言明限额的流动性支持。这轮救市举措是中国拥有股市以来前所未有的。但人们仍忘不了在此之前几天大陆股市的多空搏杀。
在6月至7月的半个月内,杠杆破裂、融资爆仓、期指卖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结果,上证指数“跌跌不休”地下泄了1500点,跌幅近30%。A股市场约20万亿的市值就此蒸发,2000多只股票下跌,500只个股腰斩。随后监管层紧急入场,利好频出,央行也降息降准,但到了7月3日上证指数依旧下探,沪指跌破3700点,创业板也回归2600点时代。
也就是说,政府救市举措已经失败过一轮,上周末的第二轮救市结果尚处于焦灼状态,仍需后市的进一步观察。
政府救市举措是在跟灰暗的市场信心对抗。今年上半年大陆股市虽红火,却也有着浓重的投机氛围,“赚一把就走”的话题成为线上线下各种探讨中的主题。人们今年在向股市进军的同时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中国高层宣布了“经济新常态”,楼市不景气,地方债问题严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关停密集,罢工维权频繁,经济结构转型乏力,种种信号都并未给出利好,为何股市会如此红火。
所以,大家相信这一波“奇怪”的市场本身就是大资本托起的投机市,于是所有人都赶着要在这波浪潮消退之前赚取一笔利益。及时离场的,自然赚了个盆满钵满。股市不是造钱机器,只是资金重新分配的机制,赚钱者只是从众多没有及时离场者兜里掏走了财富。
大陆股市投资者超过99%都是资金不超过100万的普通散户,他们构成了约一半的总市值。早在6月30日的调查就显示,51%的股民认为牛市已经结束,仅36%的股民还坚信牛市仍在,13%的股民处于迷茫当中。尽管如此,当时依然有近4成的股民满仓,仅2成空仓。而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暴跌之后,73%的股民表示自己已经赔钱了,此前上涨中的利润已经转化为亏损。
那么谁在赚钱呢?那些以低成本获得公司非流通股权的人,那些拥有大额资金且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人。前者本来就等着要在市场大好之时将自己手中的股权套现,他们许多甚至不是投资者,而只是一群待机而抛者。后者跟散户一样是投机者,但他们对股市的判断,对政策的解读绝非普通散户可比,及时抽身离场的总是他们。当然,这里还包括一群内幕消息掌握者,他们以其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地位更可以跑在散户前面。
所以,赚钱者总是这些有大额资本的人们,赔钱的却总是散户。资本就这样通过股市重新做了配置。但若论与中国经济的关联度,前者却是比不上后者的。无论是经济的转型,还是消费投资市场的活力,作为支柱存在的都是代表着更广大社会群体的散户们,而非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投资品种的前者。当散户赔钱,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便更加深刻。所以,中央政府这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救市,希望将市场维持住,维持投资者的信心。
但这样做是否能留住大资本,又是否能让散户将赔的钱赚回来,答案恐怕并不让人乐观。因为无论政府如何救市,投机市这一本质很难改变。甚至可以说,政府的救市资金本身又是一大笔投机资金,他们托起了市场,就能维持住市场么?若维持不住,赔钱的还是散户。
真正能够让市场恢复信心的是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而这已经是一个与救市不直接相关的长期目标了。
众评:大陆金融“改革” 损国誉 伤民心
世界银行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需要全面改革金融系统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并将其经济从制造业和政府主导的消费服务行业转变过来。6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是50.2,略低于50.4的预期。6月份中国服务业PMI读数为53.8,也高于50的荣枯线,2015年迄今,该读数一直在53到54之间。
路透社——世行批评中国政府广泛干预金融系统 称可能引发动荡
世界银行周三批评中国广泛干预金融系统,称除非中国政府马上改革消除整体经济中的扭曲现象,否则干预举措可能引发动荡。在这份39页的报告中,世行还批评中国政府广泛干预金融系统,削弱了该国发展稳健金融系统的努力。世行表示,中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没有哪个现代市场经济体能够比得上”。这类政府角色的扭曲,是中国金融业脆弱的“主要根本原因”。某种程度上,世行再次呼吁中国马上采取“根本性改革”,因该国过剩产能、债务水平及金融压力升高。世行重申中国今年经济料将成长7.1%,明年增速料将降温至7.0%,2017年则料增长6.9%。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7/01/wb-cn-idCNKCS0PB3OP20150701?sp=true
《金融时报》——世行对中国金融改革发出预警
按照世界银行(WB)的说法,到2017年以前,中国经济半数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服务业。该行预计,中国将通过“有序的”转型过程,从工业发动机为转型为消费型经济。不过,该行警告说,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不够,以及金融资产的巨大波动性,会为这一转型过程带来挑战。该报告表示:“尽管中国政府正在敦促银行调整放贷行为,为家庭企业、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首次申请房贷的购房者提供更多支持,这方面的进展却十分缓慢。”此外,世行还在报告中警告说,中国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改革其“扭曲的”金融体系,以完成经济转型。世行资深经济学家、该报告首席作者司克礼(Karlis Smits)指出,如果中国不能转型为更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这种扭曲状况或将恶化。此外,他还就中国股市过山车大幅调整的潜在危险提出警告。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2793?full=y
BBC——世界银行:中国政府仍直接干预资源配置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65%由政府持有,总资产的95%实际上由政府掌控,表明中国整个金融系统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而且,政府对资源分配进行“直接、广泛的干预”。上海陆家嘴金融网刊发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对中国股市和经济走势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中国股市仍由政策面主导,“政策市”对经济的影响不是显而易见但无可否认。这是因为政策无法压平经济和信贷的周期性规律,顶多可以延长或缩短周期。A股表现折射出政策干预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他认为今后几年中国经济真正的风险在于,经济链上最弱的高杠杆环节可能顶不住“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出现断裂,经济会出现连锁反应。而且,房地产、地方债和影子银行等高杠杆风险“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通过结构性产品都绑在一起,难以辨析。世界银行在报告中重申了它的一贯主张,敦促北京把一直以来身兼得数职分开,不能同时担任银行的所有者、监管者和策略师。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5/07/150701_china_worldbank
《华尔街日报》——世行:中国需进行根本性改革来支持有效增长
这份长达37页的报告称,中国需要弱化政府的角色,改革要从顶层开始。尤其是需要削弱干预,加强法律架构、竞争政策和金融架构。报告还称,随着改革的推进及新的风险出现,中国还应逐渐减持商业银行股份,突出政策银行的重心,并强化监管机构的角色,从而确保稳定。经济学家们称,由于今年经济增速回落并且股市大幅震荡,中国政府改革的意愿有所减弱。世界银行在其约一年发布两次的《中国经济简报》(China Economic Update)中称,中国政府在金融系统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严重错位。《中国经济简报》称,中国政府非但没有推动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反而以现代市场经济中罕见的方式广泛且直接地干预资源分配。世界银行称,这使得中国政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所有者和一个全球异类。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政府不应太过突然地降低其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还有人质疑,在紧紧把持国民经济几十年后,中国政府改变这一做法的难易程度。http://cn.wsj.com/gb/20150701/cec115339.asp
路透社:中国本轮股灾启示录 - 监管手段滞后引发的恶果
中国股市六月中旬以来的大暴跌,很大程度上缘于场外配资惹的祸,也折射出当监管手段滞后于市场发展时,出现股灾将是早晚的事情。这也为中国诸多领域的改革提供了警示:当市场发展过快,资金杠杆在各个领域随处可见,一旦监管手段不能及时跟上,中国能否承受由此带来的恶果?这一警示尤其适用于对技术监管手段和政策制订都要求很高的领域,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理、财政领域的改革等。或许这也是中国屡屡强调金融领域要控制系统性风险,宏观调控强调底线思维的原因所在。而此次股灾的出现在为资本市场改革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提醒决策者在推进其它领域的改革时,不仅要预判可能产生的风险,更要预先做好风险防控预案。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7/01/cn-stx-reg-idCNKCS0PB3NA20150701?pageNumber=2
《华尔街日报》——中国散户投资者:炒股靠信仰
66岁的冯兆元(音)是一位短线股民,他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交易大厅里说,如果政府想要股市上涨,股市就会涨。他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有着这样看法的股民在中国随处可见。其结果就是,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市值总额已经超过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而不到一年前,两大交易所的市值总额还仅为GDP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股市的历史不长,其标志性为财政机关不断利用散户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来构建和支持股市的繁荣。如果股市最终崩盘,数百万普通散户的储蓄将化为乌有,而这些人之前都期盼着能够在股市触底之前锁定利润并离场。Emerging Advisors Group经济学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在一篇报告中表达了与普遍看法相左的观点,他写道,过去15年里中国政府试图在股市下跌时提供支持,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无能为力。http://cn.wsj.com/gb/20150701/and130209.asp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危言】全民投机,让1990年的台湾股民一夜返贫
又是大悲大喜的一天。昨夜,监管部门连夜下“三道金牌”,力挺股市,但指数还是在一片惨绿中完结。中国股市这13天的“大变局”,让很多新股民感到了森森的寒意。有分析就说,这场股市的下挫,背后是“做空中国”的庞大资本,中国正面临一场生死考验。当然,也有分析家说,哪有这么多国际阴谋,都是中国不成熟的股民和不完善的制度造成的。当然,无论是“做空”还是“唱多”,百年来的资本市场,残酷一直是其本性。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文章,讲述的是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场“股灾”,当时也是全民疯狂炒股投机,使股市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变成资本的“赌局”,而破灭也是转瞬间。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类比如今的大陆和当年的台湾,但有些投机心态和故事,却可以让我们想起老祖宗的四个字:殷鉴不远。
这还不是股灾?A股现超千股停牌 超千股跌停
经过7日晚的紧急停牌潮后,周二A股两市仍大幅低开,沪指大幅低开,盘中跌逾8%后探底回升,连续破3700、3600、3500,逼近3400,盘面上一片哀鸿遍野,午后开盘沪指再度回落,保持低位震荡。
截止收盘,沪指险守3500点,报3507.19点,跌219.93点,跌幅5.90%;深成指报11040.89点,跌334.71点,跌幅2.94%;创业板报2364.05点,逆势上涨12.04点,涨幅0.51%。
板块方面,两市板块普片跌停,安防服务,信息安全、医疗保健、智能机器、互联网、充电桩、智能交通、智能电视、国产软件、互联网金融等逾20个板块几乎全线跌停,个股方面,两市仅有160只股票上涨,近900余只个股跌停。
千股跌停已经常见,现在A股有出现了千股停牌。
缘于A股跌势未缓,7日当晚,又有大批上市公司股票停牌以求“自救”。到8日上午,两市停牌股票已超过1400加,占比超过50%,其中多数为创业板和中小板。分析人士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停牌潮,为A股历史所罕见。
至于停牌原因,上市公司多解释为筹划重大事项、非公开发行事项等。
有网民调侃:“千股涨停偶尔见,千股跌停天天见,千股停牌马上见。”而面对停牌股激增,连市场人士都戏称:“大家都停牌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家公司的停牌是“意料之中”的事。除可能避免股价非理性持续暴跌外,众多上市公司存在借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作为大股东常用的融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前期市场行情火爆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上愈来愈频繁。但如果股价下跌逼近预警线,将有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为了保护大股东利益,上市公司选择停牌是情理之中的事。
另外,部分股票停牌将影响到基金的赎回,倘若基金遭遇赎回,由于部分股票处于停牌,将迫使基金公司卖出其他股票,而停牌类个股则成了避风港。不少投资者就因躲过股价下跌调侃这些公司为“良心公司”。
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越来越多未停牌而残存的可交易股票,为求“自保”避免进一步成为市场出清操作的对象,正在被迫加入停牌行列,这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极其负面。
据悉,停牌潮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使得几大指数失真外,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市场低迷,流动性不好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剧市场流动性枯竭。
而公司方面也纷纷表示,他们其实也不愿意停牌,“向交易所申请停牌,肯定要有一个理由,而且还要准备相关申请材料,不是说停就能停的,即使现在停牌了,事后也可能被追责。”
最近几周的大跌让股民很受伤,也因此,那些停牌的股,被赞为“良心股”。而随着踩踏式下跌的愈演愈烈,社交媒体上对中国政府救市政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
外媒则普遍认为,中国救市政策的失败,让国际空头对中国政府的能力越来越看低,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