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也玩起了“离婚限号”。想在天河区办理离婚,至少要等一个月。想在海珠区办理离婚,也要等上半个月,最快到7月17日才能办理。
为什么搞“离婚限号”?“离婚限号”真能遏制离婚率的飙升吗?
“离婚限号”有其合理的“内核”
公众对“离婚限号”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此举是为了挽救盲目离婚的家庭,值得鼓励;反对者指责这是用行政方式干涉离婚自由,甚至称这是“懒政”行为。公众舆论褒贬不一,哪个更有理姑且不提,在笔者看来,“离婚限号”的做法带有一定的合理性。
离婚虽然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如果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阶段之内,夫妻扎堆离婚的多,确实不可能立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况且我国办理婚姻登记的机构数量整体较少,在基层分布的点并不算太多。
许多夫妻闹离婚,大多因为“一时激情”,夫妻双方的感情未必真的破裂。通过“限号”,或许能让夫妻双方冷静一下,省了些折腾,少了些家庭不睦。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基于此,我认为“离婚限号”的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人性化“内核”。至于干涉公民婚姻自由,其实也不尽然,假如婚姻真走到尽头了,哪一个部门能拦得住呢?(毕晓哲)
“离婚限号”不如制度缓冲
按照中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由此解读,民政部门希冀以“限号”迟滞或阻止当事人离婚的行为,尽管用心良苦,但却难脱干涉婚姻自由的侵权之嫌,未必就是明智与妥当之举。
面对离婚率增长的社会隐忧和扎堆离婚的现实窘境,如何规避“离婚限号”的尴尬,力求在情与法的两难境遇中寻出一条合理合法的处置之道,制度性缓冲或不失为可行之策,即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婚姻家庭的解体设置必要与科学的缓冲期和路线图。
比如加大对婚内纠纷的调解力度,对夫妻离婚增加社区调解的规定性程序,亦或是参照国外一些通行做法,为夫妻双方留出一定的等候时间,让其稳定情绪、思前想后,确保夫妻双方真正处于理性状态,防止意气用事的草率离婚。(张玉胜)
离婚人数12年连涨 社交工具成“新杀手”
近日,中国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北京市离婚登记办理数量也连续12年递增,去年以5万5千余对“领跑”全国各大城市。
2013年成离婚小高潮
查阅2002年至今的数据发现,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逐年递增。离婚人数更是持续走高,从2010年的267.8对增加至2014年的363.7万对。近年来,北京、上海仍然是离婚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市2014年办理的离婚登记达55944对,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闪婚闪离的现象近年来有所增多,海淀、朝阳为离婚办理最多的区县。
分析近十几年的数据发现,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为增幅最大的年份。北京市在2013年离婚人数从上年的3万多对增长至5万4千对,增幅最大。上海市当年办理的离婚人数超过了6万对,为该市史上最高。而在广州,2013年该市离婚登记24822对,较之上一年增长逾4000对,超过2003年离婚数量的5倍。
专家分析,2013年3月楼市新“国五条”细则出台,规定“出售房产征税按转让所得的20%”的规定,有些夫妻离婚成为了“避税”的“便捷途径”。
专家称微信、陌陌成婚姻新杀手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专家卢明生认为,2011年最高法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是近年来离婚数量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司法解释出来后,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更容易了。加之2003年起国务院颁布新《婚姻登记条例》大大简化了离婚手续,离婚无需等待一个月的审查,也不用介绍信。”卢明生说。
相对于离婚程序的简化和婚姻家庭中个人财产权的明晰,卢明生认为导致中国近年来离婚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社会节奏加快以及社会观念的变化。“生存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不足,夫妻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也会减弱。另一方面,对婚姻的看法也不如从前那么神圣,不对付就离的情况很多。”
此外,卢明生说,婚外情增多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我们从一些律师事务所了解到,在离婚官司中,一半以上的都涉及婚外情。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就更可能成为诱发婚外情的工具,变为婚姻的‘新杀手’。”(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