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京津冀一体化,一个“自私”的好主意
京津冀一体化,一个“自私”的好主意
作者:徐建国 | 2015/7/15 0:10:52 | 浏览:1306 | 评论:0
城市最重要特点,是聚集而不是铺开。这一次,城市化的地点是选定的,不是全国各地全面铺开,而是在京津冀地区搞城市化。

京津冀一体化,一个“自私”的好主意


 

  城市化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这个过程已经历经了两三千年。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如古巴比伦王国、古罗马帝国、唐宋盛世,都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革命以来,制造技术、建筑技术、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对于空间的依赖减小,聚集受到的空间约束减小,人口聚集的速度加快、规模加大。

  就是这么个普普通通的现象,近几年却占据了财经讨论的头条,反倒成了个有意思的现象。稍微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原来我们的城市化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受到重重约束。建国以后大约有30年时间,我们对城市化是持控制的态度的,对农民进城从户籍、就业、保障、子女入学各方面进行控制。直到1984年,才“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俗称“自带干粮进城”。大批农民工进城,则是19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

  到了这几年,经济减速,“保增长”的压力增大,城市化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抓手”。你看,城市化就要搞建设,建房子、修桥、铺路,需求就有了,GDP就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原来是如此简单。

  可是,这是真正的城市化吗?城市化不是“人口的聚集”吗?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是不能和“城市”等价的。倘若加上强制,或可以和监狱等价。造的城倘若有人愿意来,也就罢了,可是在很多县城、新城,土木工程热火朝天,就是不见人口聚起来。国外也有“鬼城”,大多是因为产业没落,人口流失。而我们的“鬼城”,就没人来过,连“鬼”也没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简言之,这是强调了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土地和建筑物。相比以前,进步了。

  认识是进步了,怎么做却依然不清楚。作为城市化纲领文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依然只是一系列的原则,比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优化布局”,“绿色低碳”,“文化传承”,确立了一些目标,比如城市化率达到60%,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人均城市建设面积控制在100平米以内”等等。

  我们的政策文件,向来不缺原则、目标、做法、工作机制、措施、支撑等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文件落地。比如,“增加城市承载力”是一句很好听的话,但是倘若不辅以如何做、在哪里做、谁来做,这些具体的安排,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或者正是这个原因,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城市化的讨论渐渐平息下来,没有前一阵子那么热闹了。轰轰烈烈的城镇化,似乎暂时安静下来。安静不一定是坏事,或者会孕育其中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一哄而上,不一定是好事情。最近的一个可能的亮点,或者是“京津冀一体化”。

  和很多重大的事件一样,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带有浓重的政府主导色彩。在2013年5月,习近平提出了京津“双城记”的概念。同年8月,他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作为一项战略被提出,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2014年12月,京津冀三地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实际操作。

  笃信市场的观察者,对这种政府主导的庞大规模的运作,不免会有疑虑。一眼看去,像极了另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以往造城运动中的问题,看起来都可能继续存在。

  不同的是,这个城市造在“京津冀”,围绕着京、津两大城。笔者妄言,京津冀一体化的初衷,应该是缓解北京的人口、环境压力,希望毗邻的天津、河北来分担。听起来是个“自私”的想法,可是结果未必坏。北京人口这么多,凝聚力这么强,倘若能够既保留北京城的凝聚力,又在附近建新城,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带,带动城市进程,不一定是坏事情。至少,比全面开花,各地同时建城要好得多。

  京津冀一体化和以往城市化的最重要区别,是“具体”相对于“抽象”的区别。这一次,城市的地点是选定的。不是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搞城市化,而是在京津冀地区搞城市化。城市最重要特点,是聚集而不是铺开。同样的策略,在京津地区搞得成,换在其他地区不一定搞得成。比如,在新疆、西藏,很难建成千万以上的大城市,更别提城市带了。倘若成功,京津地区将汇集更多的人口,其他地区就没有那么多人口了。

  看起来,京津冀一体化是很有希望的。本来基础就很好,坐拥两大城市,聚集着1.1亿人口。倘若加把劲,再吸引几千万人口,形成一个2亿人的城市带,规模就很可观了。2亿人的聚集,可不是闹着玩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么大的城市带。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隐隐约约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发展城市不再以小城镇为重点,而是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大城市带。这一转变,其实很难的。在很长时间里,我们都侧重发展小城镇,严格控制大城市。正因为如此,讨论中通常用“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决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规划,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镇,建设新的小城镇”。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这一系列的文件告诉我们,小城镇建设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2013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才指出“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至此,“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替代了“小城镇战略”。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3]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48]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3]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3]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5]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8]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76]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