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等大陆一流本科院校,在民间素有“留美预科班”的别名。据说一个清华理科班排名前三成的学生,最后都会在美利坚继续他们的研究生生涯。这一“西征大军”目前还在不断扩容中。据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的一份最新报告,中国本科生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的数量,连续数年呈两位数增长,2009年的增幅更是达到19%,而美国名校的研究生资格申请竞争也愈演愈激烈。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优秀的人才被美国吸走,留给本土研究机构的,基本都属二三流。这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来说坏消息:中华民族的优秀才俊正在全面流失,或说得更戏剧化一点,未来的中美智力角逐,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本土华人和海外华人的对决。而好消息则是,万一我们输了,还可以用阿Q式的方式自嘲:嗯,毕竟是被自己人打败了,不丢人!我们华人就是牛!
有人会认为我的担忧言过其实,因为很多学成的海归正呈现回流之势,形成反哺祖国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根据笔者这几年的观察,这种反哺机制在运作时问题重重,这也从侧面解释,为啥六成以上的留美精英,最后还是选择驻扎在美利坚继续他们的研究生涯。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僧多粥少”的缘故,我们很难为科研启动阶段的海归人才配置比较高的科研条件,这就使得有能力留在海外的学子很难下决心回国。在这里,我们似乎要衷心地感谢辛苦捞钱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他们理应再得一个“阻吓海外人才不敢归国奖”——很多海归想到买房问题,立刻就打消了回国念头。
第二个问题是,大陆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为海归人才施展抱负提供足够的空间。海归人士要把西方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加以传播,就会面临现有教学体制的制约:课程表的设置不是他能定的,培养方案不是他设计的,一些该淘汰的课程还没有被淘汰,反而占据了他的教学资源。总之,他会觉得自己像是在一所希望小学里唱普契尼的歌剧——完全使不上劲。
第三个问题是,大陆的科研机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人才的上升空间。别的不说,做研究总得看外文资料吧,但随便一个美国的二流大学,其藏书量就远远超过北大的图书馆,而在大陆高校,北大图书馆已是大陆大学图书馆之翘楚了。借不到书,那就自己买书?那非得穷死不可,我国从西方进口图书的渠道还很不通畅,进书又贵又慢。即使这些问题都咬牙解决了,海外人才还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没人交流。如果他的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主要都分布在海外的话,那么回国做研究,基本上等于学术上的自我流放。其道理也很简单:大洋相隔,参加圈子里的学术讨论的时间及金钱成本都会陡升。
第四个问题是,大陆的科研布局没有做好和西方接轨的制度准备。最近几十年西方科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是走交叉学科的道路,比如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融合、数学和生物学的融合、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融合等等。但我国的学科分类机制,目前还是未摆脱计划经济的老模式,完全跟不上形势发展。比如说,像心理学这样的西方热门学科,在我国竟然是属于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可以说,学科的发展若没有官方的分类标准做参照,学科运作的资源就肯定没戏。这样一来,从事新兴学科研究的海外人才,自然就会感到报国无门。
以上四个瓶颈,死死卡住了海外优秀人才归国报效的通道,并在相当程度上卡住了我国科研水平上升的通道。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优秀科研人才资源的枯竭,将成为一个很难被扭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