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东北多数时候都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在1945年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并在1949年后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然而现在,伴随人口的流失,东北经济也拉响了警报,东北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
近段时间,东北人口加速减少连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东北地区很多工厂周边的饭馆不断关张,医院产科护士也愈发清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北三省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离去。
由于东北三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近些年的出生率一直较低。到了这一代,年轻人受到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即使鼓励生育,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多生。
比超低出生率更触目惊心的,是年轻人口的外流。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180万。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东北多数时候都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在1945年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并在1949年后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然而现在,伴随人口的流失,东北经济也拉响了警报,东北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
100年,东北人口从净流入到净流出
东北人口大规模的迁入要追溯的1860年,在这之前的200年,东北被视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限制汉人移垦。但是伴随全国人口的增多以及战争、自然灾害不断,大量难民纷纷犯禁“闯关东”,国际上沙俄也对地广人稀的东北虎视眈眈,清政府于1860年开始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猛增到1911年的1841万。
民国时期,由于华北平原战争、灾害不断,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第二次“闯关东”的高潮,仅1927年到1928年,就有超过百万移民进入东北。从1870年到1940年,中国人口只增加了45%,东北人口却增加了1123%,当时东北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并且移民的综合素质好(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
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1942年东北城市化水平达到23.8%,而全国城市化水平1986年才达到23.7%。东北在1945年时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德等发达国家。
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东北作为经济重点建设地区和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人口迁徙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仍属于迁入地区;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国企普遍经营困难,东北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寻找就业机会。
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达到顶点,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虽然辽宁每年还有大约20万的净流入,但是远比不上一个北京市,而且流入的人口也多来自黑龙江和吉林。而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北地区还有36万的人口净流入。
(资料图:1927年山东大旱,驱使188万人“闯关东”)
谁离开了东北?
每年东北净流出的180万人,他们又是什么人呢?
2010年30-49岁/0-29岁人口之比,全国为1.39,东北为2.09,全国最高;意味着2030年50-69岁/20-49岁人口之比,东北在全国最高,老年化非常严重。东北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豆瓣网友@一只耳在文章中写到:“作为一个辽宁人,考大学时我选择了一个武汉的211高校,高中同学大多数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高校集中的地方,还有5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出国,如今毕业后一部分留在了国外,有几个留在了北京,有几个女生倒是回去了,而我却留在了浙江。”考上外地大学后不愿意回东北,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东北考出去的不愿回,在东北上大学的也留不住。今年5月,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两所“高薪大学”有四成学生流向北上广,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有36%的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大连海事大学则有38%的毕业生外流。
没考上大学的东北年轻人也不愿留下来,而是选择出外打工。在海南三亚,除了人们熟知的“候鸟老人”外,几乎各个行当都有来自东北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数量达到几十万。
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些从业门槛不高的行当,比如房产中介、开黑车、小摊贩……也有数量颇为庞大的东北人,以北京为例,每逢节假日,最为紧张的就是去往东北方向的火车票。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东北净流出的人口中,主要去向就是北京、天津、河北。
东北没法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生活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建设工业化的样板和标兵,东北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1990年代末,东北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全国3000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2000年代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这些国企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东北关键不能把制造业优势丢掉,要将自身农业、重化工业等方面优势更好地发掘出来,并加以巩固。东北振兴的重点并不是政府直接去搞什么项目,而是培育一个创新环境。
东北不能把制造业优势丢掉
面对形势依然严峻的东北经济,习近平近日在吉林调研期间专门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东北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面临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双重压力
去年开始,东北经济明显下行。今年一季度,辽宁经济增速仅为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去甚远的数据也让李克强感到“揪心”。
其实,东北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首先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比较集中,而在中国经济近5年的回落过程中,回落幅度最大的就是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由于产业结构上的这个特点,东北在这一轮经济调整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一个是体制上的困境。不仅仅是东北,全国其他地区资源开发型或者重化工业集中地区都面临着这样的压力。这些地区产能严重过剩,面临着很大的去产能压力,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也遇到很大的困难。越是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东北在产业结构调整大环境下面临的困难更多的话,说明企业竞争力存在问题。
一些不属于重化工业,从全国来讲增长良好的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在东北也表现得比较差,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改变人口净流出关键要增强企业活力
在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一再被呼吁的同时,东北人口流出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180万。同时,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
引发东北人口流出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活力问题,有活力才会对人口具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人口流出就很正常。
不过,尽管这两年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就业和民生改善状况基本稳定。
东北要改变人口净流出的状况,就要把经济振兴起来,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把人留住,把人吸引过来。
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东北地区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发展服务业也主要是在大城市,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国有企业改革应有一个实质性推进
面对不容乐观的东北经济形势,习近平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部署,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在增强企业内在活力方面,习近平特别提到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东北地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企业负担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淘汰等方面有一些实质性的举措。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之一,如何通过区域的推进,以点带面,使局面有所突破和改观备受关注。东北地区也可以通过成立特区或改革试验区进行体制转型,虽然以前东北地区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效果不太好。这一轮可以更大力度把内外开放结合起来。对内,对民营经济、对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对外,对国外投资者开放。
东北关键不能把制造业优势丢掉,东北要将自身农业、重化工业等方面优势更好地发掘出来,并加以巩固。虽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但重化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在中国仍有很大需求,关键要把优势发挥出来。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在东北振兴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在创造创新环境方面下更多工夫,形成一两个创新型城市或者区域创新中心。创新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搞、都能搞得成,还需要环境的支持,应该给每个城市平等的机会去吸引更多创新要素,逐步形成区域性创新中心。东北地区在装备工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但关键并不是政府直接去搞什么项目,而是培育一个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