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流行语,叫“看评论我就放心了”。看到一个引发争议的事件,看到新闻背后的评论很符合自己的情绪,会说“看评论就放心了”。看到某人的言论引发讨论,看到微博中的很多跟帖跟自己的观点一样,会说“看评论就放心了”。看到自己“阵营”这边的人受到批评,但网络评论中也有不少支持的声音,寻找认同,也会说“看评论就放心了”。
这句“看评论我就放心了”很有意思,见证着网络的自闭。虽然网络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语境,自由、开放和海量的网络信息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可能――但这种开放在我们的网络空间中并没有带来理性的对话和坦诚的交流,并没有让真理越辩越明,相反,在很多事件和话题上变得越来越撕裂和对立,很多话题陷入了一提起就互相撕咬攻击的“不可讨论状态”,极端主义思潮带来了很多网络戾气。网络在技术上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可能,但因为人心的封闭,手拿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党同伐异,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原则,网络反而加剧着阶层的隔膜和人心的封闭。
网络上人心的封闭,在“看评论我就放心了”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些人上网,根本不是讨论问题,不是以理服人,不是了解未知世界和不同观点,而是寻找符合自己立场的评论,在“朋友的评论”中寻找温暖和慰藉,寻找“抱团取暖”的站队快感。
人的一个缺点是,求同厌异,听不得不同观点,一听相反观点就觉得别人是跟自己作对。所以,有人写文章时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到网上寻找与自己差不多的认同,搜索能够证明自己论点的材料。平常也喜欢看那些符合自己判断、跟自己价值观差不多的学者的书。这样的习惯,是营造了一个虚假的观念世界,生活在自欺欺人自我强化之中。有些人之所以越来越极端和偏执,就是总活在自己营造的圈子中,天天寻找“看评论我就放心了”的抱团温暖,于是心灵越来越封闭。
有句话叫做,如果只看自己认同的书,那么每天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儿。一些人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偏执,就是偏执观点的自我强化。本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只跟符合自己观点的人交流,只看跟自己一样的观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自我强化,越来越偏执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掌握着真理,其他都是扯淡。这种习惯是打造了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否认了这个世界认知的多元,以人为方式屏蔽不同观点,看不到自身的局限和漏洞。
专栏作家候虹斌在《胖一点的花木兰又伤害了谁?》中讲过一个故事:曾参加过一次讲座,谈的是三国里的真实人物。有一位嘉宾根据自己对谈史料的分析,称某位在传说中很正义很勇猛的将军可能也“好色”――结果,在场有观众很不高兴地站起来提问说:你怎么可以这么抹黑这位将军?这跟我们学的完全不一样,你让我们怎么能接受这样的关羽?听了多难受?!这位嘉宾很有修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看的书,都和你已有的知识一模一样,你还有必要再读吗?”作者感慨:同样道理,如果你看到的所有新事物,都和你已知的经典一模一样,让你躺在熟悉的认知里舒舒坦坦,这个世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人有一种思维的惰性,寻找认同和熟悉,看到熟悉的事物和道理才会有一种安全感,不需要论证,不需要思考,可以安全地使用。面对一个不同的观点,会颠覆以前的认知,会打破知识的平衡,带来重新思考的负担。久而久之,天天接受那些不经思考的“免检信息”,思维在封闭中不断僵化,逻辑的思辨能力越来越退化,结果就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者。斯泰宾先生在《有效思维》中也批评过这种“罐头思维”:人们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而终于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我写作有个习惯,就是在写一篇评论前,先把自己的观点放到微博上求板砖,微博不像微信圈,微信圈都是点赞叫好的,微博可不给面子,人们喜欢在微博上通过否定和打击别人、找别人观点的碴儿寻找优越感――把观点放出来后,各种不同角度的思考会喷涌而来,不必生气,这是一个让自己的逻辑更加完善和自洽的机会,听取那些有价值的不同观点,把不同的视角融入评论之中,再去动笔写文章,逻辑就会严密很多。自己坐在电脑前写文章,很容易陷入自闭之中,孤芳自赏,其他漏洞百出,需要不同的视角来帮你完善自己的有限理性。
所谓僵化,就是排斥新鲜事物――最新鲜的事物是什么,就是跟你以前认同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有足够的观点自信,根本不会拒斥相反观点。经常接受不同观点的挑战,自己的某种信念也才更有生命力。看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书,丰富自己的阅读世界,也才能锻炼在不同观点的冲突中如何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有一颗开放心灵的人,总能够抵制“看评论我就放心了”的诱惑,习惯在让自己不安的“不同观点”中挑战自己的偏见,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