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不能任由中国经济的增速探底
不能任由中国经济的增速探底
作者:陈兴动 | 2015/8/3 9:55:55 | 浏览:1660 | 评论:0

2020年GDP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才达到全面小康,算下来GDP增长率年均不能低于6.7%。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确实有必要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来避免短期和中期各种风险变成现实。

不能任由中国经济的增速探底

  近4个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要大。尽管5月份一些数据有所变动,但还看不出有明确好转的迹象。

  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制约,以往采用的周期性刺激经济的办法难以解决结构性问题,刺激政策不仅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甚至出现当期刺激政策只在当期有效。第二,在经济增长下行期间,纠正地方政府和金融体系的问题进一步带来了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治理问题本身是正确的,但时机不合适。第三,反腐是中央非常英明的决定,但客观上对经济增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地方政府做事的动力不足,行政不作为、少作为、不敢为、不知为,工作效率下降。李克强总理指出的“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就是一个证明。

  我们能否对当前经济增速下行置之不理,任由其继续探底甚至突破底线?还是应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用增量来解决存量的问题?我倾向于后者。如果把中国经济增长比作开车,车现在出了一些毛病,我们是停下来修理,还是边开边调整?如果停下来修理,很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也可能修着修着发现根本修不好,车反而很难再开起来了。

  从正面来看,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经济增长是基础。2020年GDP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全面小康,算下来GDP增长率年均不能低于6.7%。

  从反面来看,如果经济增速慢下来,会面临各种风险。

  短期来看,主要有四个风险。一是就业风险。虽然整体来看就业情况尚好,但一季度已经初现端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去年一季度减少了20万人,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从企业方面来看,用工需求没有增长,这在不同机构编制的PMI指数里都有体现。同时,产能过剩的企业开始关门歇业,这会导致结构性失业。二是通货紧缩风险。自去年9月以来,CPI一直停留在“1时代”,最低一个月曾经达到0.8%;PPI已经38个月负增长。如果拘泥于理论,会认为CPI要到负值才是通缩;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结合实际情况,CPI在1%以下就要考虑进入通缩了。相较通胀而言,通缩的治理要困难很多。三是金融风险。我们统算了政府、企业与居民三方面的债务总额,大约是139万亿元,是GDP的220%。从绝对数值来看,债务率不低,但与日本等国比,还不是太高;问题在于增长速度太快——2007年,中国全国债务总量还不到40万亿元,7年间涨了100万亿元,每年债务增长速度超过24%,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同时,债务成本很高,以7%来估算借债利率,一年全国利息支出9.8万亿元,相当于2014年GDP的15%,也就是大约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去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3次降息,借债成本有所降低,但债务和利息总量还是相当可观。如果经济下行,企业可能连利息都还不起,银行坏账将迅速暴露。四是财政收入下滑风险。2015年财政收入预算增长7.3%,但今年1至5月,财政收入增长仅为5%;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同口径增长低至3.1%。保证财政收入完成预算增长是政府完成各项行政计划的基础。

  中长期来看,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某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简单来讲,就是国家在发展中逐渐失去竞争力,面临困难境地——一方面由于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竞争不过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技术没有进步,竞争不过发达国家。亚洲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数十年没能走出去,经济萧条,甚至出现债务危机。而日本、韩国则成功冲破了陷阱,实现了产业转型,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目前,从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接近中等收入的上线,但人口结构也出现变化,16至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已连续3年下降。如果2030年不能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将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未来可能也很难有机会再完成工业化了。

  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判断,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确实有必要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来避免短期和中期各种风险变成现实。

  为了让刺激措施有的放矢,我们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到底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中国经济不是全盘有问题,从宏观数据来看,自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增长就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今年一季度,就名义增长而言,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82%,可以说相当不错。出问题的是传统型工业经济这部分。比如工业制造业3月份的名义增长只有0.53%,这个数字太低了;一季度出口增长只有1.6%,这与制造业的数据表现差是相互印证的。出口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反而拖了后腿。当然,在总需求中,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投资,今年1到3月固定资产投资还有13%的增长,但1到4月份就变为了12%,意味着4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掉到10%以下。更加严重的是,在建项目预算投资的增长速度只有5.4%,而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计划要达到15%,项目不足怎么达到?对微观企业层面的调查也显示,现在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资金不足,而是没有订单,缺乏需求。

  从近期政策来看,应当说政府已经意识到相关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首先是发改委推出7类重大工程项目包,提出总投资金额1万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1万亿元的地下管网改造项目,1万亿元的电信改造项目,以及投资量非常大的京津冀一体化项目等。从货币金融数据来看,1到4月新增的社会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量减少21%,考虑到贷款中借新还旧占到相当比重,以及表外贷款转回表内,可以推断新增融资量非常少,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由此,人民银行进行了降息、降准等总量宽松型政策,并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对政策性银行开展了定向宽松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问题。同时,房地产方面各地出台利好政策,稳定了市场,这对中国短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最后,是解决地方债问题,财政部下达了两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降低了融资成本,缓解了还债压力。在以往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中,第一推动力就是地方政府,之后依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解决好地方债问题,才能让地方政府恢复融资能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动力

  中国经济应该怎么办?未来靠什么拉动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服务业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增长源。服务业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很快,现在占GDP比重已经达到50%左右,但是和发达国家80%的占比相比,还差约30个百分点,因此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其次是推动消费。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是,居民消费还只占35%左右。消费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可持续的。

  但上面两个都是慢变量,怎么解决当前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呢?当我们考察潜在经济增长率时,潜在经济增长取决于三因素:一是新增劳动力;二是资本存量的增长;三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存量增长,90年代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2000年到2008年劳动生产率很高;2009年到2011年主要靠资本存量的增长,也就是投资,劳动力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到了限制。这意味着很多投资投向了无效率领域。从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资本的形成也就是投资,仍然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但是,不能再重复以往无效率、低效率的投资,要让投资更加有效率,投资要讲回报。


  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鉴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开始站在国际角度布局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我们观察到,中国于2013年10月正式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拥有全世界人口的60%、占全球GDP的30%,设计重在互联互通,存在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出口,带来大量的外部需求。这无疑对于解决中国的资本过剩、制造业产能过剩局面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的带动下,日本政府决定拿出1100亿美元进行相关投资,亚洲开发银行决定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翻一番,世界银行决定要向亚洲基础设施每年投资500亿美元,再加上中国丝路基金的400亿美元,全部国际承诺资金达到了4000亿美元。

  从国内角度来看,城镇化远未完成。尽管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城镇化率2014年达到54%,但是若考虑户口控制因素,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城镇化率恐怕不会超过45%。推动加快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决定性领域。相较于其他工业化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过程缓慢,起点也低。经济学意义上的城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于1980年代初才开始,由于户籍管理的控制,人口城镇化速度大大慢于土地城镇化。现在大约有1.25亿农村人口在城市居住和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所以接下来要推进人口的城镇化。根据规划,城镇户籍人口要从2013年的4.8亿人上升到2020年的6.5亿人,增加约1.7亿人,增长35.4%,每年增长要达4.4%。

  推动中国城镇化还有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区域整合,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江流域的区域经济整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部地区城镇带和消费社会的培养。特别是东部消费社会的培育和发展经济意义重大,将推动东部工业升级,一般工业制造业转移布局到中西部,东部地区成为中西部制造品的校舍地,将极大地减少中国经济的对外出口的依赖程度。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北京人均GDP已经达到16000美元,天津人均GDP达到17000美元(天津人均超过北京GDP可能有统计问题),而河北人均GDP只有6500美元。如果帮助河北发展起来,拉升河北人均GDP,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在京津冀整体规划中,要做交通一体化、制造业再布局、污染整治的一体化、能源结构改造,要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转移出去,要建设9500公里的轻轨和铁路,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要对9个环渤海的亿吨吞吐量港口进行整合,要把本地区的4个机场进行整合,要对495家大的企业和777条生产线进行改造。到2020要完成这些工作,投资量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估计会有几十万亿元。

  如果依照上面所说的状态走下去,可以得出两个推论:一是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在二、三季度触底;中期来看中国经济将会迎来新一轮增长,这个增长不是9%、10%的增长,而是6%、7%到8%的增长。二是中国通过带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本国城镇化进程,将带动能源、建筑材料等行业,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会上升。从全球角度看,大宗商品的通缩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结束。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当然,上述情形能否顺利出现,也面临一些变数和挑战。

  从国际方面看,首先是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到底如何。过去美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是非常支持的,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成为一个兴起的大国,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态度已经发生明显改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但从美国的表态来看,对此并不积极。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也带来挑战。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开放和国际化,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再只是国内的货币政策,而具有地区性、国际性货币政策的色彩。中国是否具备这样的管理能力,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间应如何平衡,这也是一个挑战。

  对于国内而言,首先现在各种观点、论调很多,如何像当年邓小平号召大家搞改革开放那样,把全体人民都调动起来,让全社会朝着一致的方向努力,这个挑战蛮大的。其次,刚才提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存在不足,如何增强来自地方的动力,如何在“政府之手”不能再强行起作用的情况下推动经济复苏,这也是一个挑战。此外,如何理顺投融资体制、“铺好管道”,将水库里的资金之水灌溉好项目这块稻田,这是第三个挑战。

  要应对上面的挑战,我认为五项改革最为关键: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制度改革

财政预算税收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以及城镇化改革

要充分挖掘改革红利,逐渐填平经济增长的洼地,才能完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67]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2]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4]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1]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4]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